首頁 » 分齡談教養 » 三歲看「天賦」,七歲「個性」!每個孩子都不同,爸媽不要強迫修正

三歲看「天賦」,七歲「個性」!每個孩子都不同,爸媽不要強迫修正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 廖笙光(光光老師)

我一直都很喜歡幾米的繪本,特別是「向左走  向右走」。當有了兩個孩子之後,更有另外一番感受,即使是一起長大的寶貝,卻擁有兩個截然不同的個性,擺明就是不往一個方向走。

姊姊的眼淚像水龍頭,妹妹卻是一個嘴硬都不哭。 姊姊只要覺得自己做不好,眼淚就流不停,還是一滴一滴的落。 要她不要哭,沒有什麼大不了了,她就會抬頭微笑,但是眼淚依然會默默地從眼匡中流出來。相反地,妹妹則是完全不認輸,凡事不低頭,一定要做到好才願意收手。當然,做錯事也不低頭,就會跟大人僵持在那裡。但只要柔聲的說我們都很愛妳,要乖乖的,就會默默地哭。

學習,天賦,幼兒發展

 

都是住在同樣的家,用同樣的帶法,但是孩子的個性就是不一樣。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那不是偏心、也不是順著孩子………. ,而是孩子的特質不同,所以帶法也會有所不同。 請不要陷入公平的迷思,「絕對公平」只是形式上的公平,對兩個孩子說一點也「不公平」。而是給予不同的引導,讓孩子都可以表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才是我們需要思考的。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從兒童發展的歷程來看,也滿有道理的,只是三歲看的是「天賦」,七歲看的是「個性」。在三歲時,發掘孩子對於哪些事情特別有興趣,在哪裡有天賦,只要順著引導就能看出長大的成就。相反地,孩子的「個性」需要循序漸進地發展,透過信賴、自我概念、自信、權力、自我控制的發展,當孩子七歲時就基本定型,成為終生的「基本人格」。

帶孩子要分辨「天賦」與「個性」,我們應該要順著孩子的「天賦」,引導孩子發展出自己優點;相反地,我們不是順的孩子的「個性」,任由它自由發展,而是要給予適當的堅持與規範。但是,我們常常做相反地,逼著孩子學他不喜歡的才藝,但順著孩子隨意的亂發脾氣,也難怪在家裡常會雞飛夠跳的。

先接納一個事實,「每個孩子都不同」,不要比較或強迫修正,硬要孩子變成你所期望的樣子。順著孩子發展出他的天賦,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才能幫助孩子發展出後續的心理發展——「權力」與「自我控制」,幫孩子培養出完整的人格。

「關鍵」不是順不順著孩子,而是要先學會分辨「天賦」與「個性」的不同。「問題」不是公平不公平,而是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帶法自然也就大不同了。

推薦閱讀
《光光老師》孩子總是說「我不要」?三分鐘測出孩子情緒敏感度
讚美孩子別說「你好棒」! 錯誤誇獎,會扼殺他的成長型思維

光光老師—孩子的專注力小學堂】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向左走,向右走~每個孩子都不同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專欄作家

想投稿想分享,媽媽經專欄作家換你當!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