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婦夜晚暖暖包貼腳底入睡,起床雙腳燙傷起水泡!使用暖暖包的正確方式?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暖暖包是天氣冷時便宜又好用的保暖物品,前幾波寒流來襲時,甚至還發生各賣場暖暖包賣到缺貨的情形。不過暖暖包看似沒什麼危害,若使用不當也可能造成傷害!南投縣一名70歲周姓老婦人,因為手腳冰冷,晚上睡覺時把暖暖包貼在腳底,並穿襪子裹住睡覺,沒想到隔天一起床,雙腳腳底燙傷且起水泡。
據媒體報導,周姓老婦人因為手腳冰冷之故,冬天夜晚不易入睡,才想到把暖暖包貼在腳底,隔天早上發現雙腳起水泡,趕緊至醫院治療,並說「沒想到不能這樣用暖暖包」。皮膚科醫師李瑜芬說,暖暖包雖然平均溫度約50度,但長時間接觸皮膚,還是可能造成真皮層受損,進而泛紅、起水泡。
醫師也提醒,尤其年長者因末梢血液循環不佳、感覺神經退化,皮膚對溫度的敏感度較低,因此老年人、循環功能不良者及周邊血管疾病患者(如糖尿病患)等,在使用暖暖包、電熱毯、熱水袋等保暖物品,都要注意不要長時間將熱源朝向同一個位置,也不要直接接觸身體。

▲醫師提醒使用暖暖包需注意勿直接接觸皮膚。圖:三立新聞
保暖小心反被灼傷,暖暖包擺對位置效果加倍!
冬天冷颼颼除了包妥厚衣外套、喝熱飲暖身之外,暖暖包也是大家常用的保暖小物。
不過常有民眾為了禦寒,將暖暖包貼在腹部、腳底甚至背後等部位,造成低溫燙傷或引發皮膚紅腫、發癢。尤其嬰幼兒、年長者、糖尿病患者以及中風患者,因感覺神經退化,造成大腦中樞調節能力變差,被燙傷卻不自知。
醫師建議使用暖暖包應隔著衣物,使用時間也不宜長時間貼著,睡覺時一定要將暖暖包取出,不能因為暖暖包的溫度沒那麼燙而掉以輕心,如果長時間直接接觸皮膚,容易造成一度或二度的燙傷。
暖暖包裡面成分有鐵粉、還有鹽跟活性碳,拆開包裝後,暖暖包接觸到空氣就會發熱,產生氧化反應。
暖暖包放在手上,無法做到保暖效果,必須擺對位子才能讓效果加倍。
醫生建議每隔半小時拿下來讓皮膚透透氣,換位子貼,正確貼在衣服上,就算使用時間長達一天,引起灼傷的機率也會大大降低。
暖暖包使用方式
暖暖包不用搓
非貼式暖暖包只需搖晃3到5下即可,貼式暖暖包完全不須要搓揉就會發熱,如果搓揉反而容易使暖暖包裡的鐵粉分佈不均,造成暖暖包無法均勻受熱!
暖暖包擺對位置,效果加倍
貼在頸部後方的大椎穴
(背部脊椎)稍微凹下的部位為大椎穴,有效針對頸、肩痠痛及頭痛,在寒冷的時候能快速感受到暖意。
肚臍下方
能加快新陳代謝,改善下腹部冰冷,舒緩經痛、腹瀉。
大腿根部或鼠蹊處位置
有粗血管通過的重要部位,促進血液循環。
腰部後方
腰部周圍聚集了肝臟、腎臟等血液量多的內臟器官,腰部暖和,身體就為感到溫暖。
背後肩胛骨之間
舒緩肩膀痠痛、頭痛的症狀。
拋棄式暖暖包價位平實又輕便。黏貼式的暖暖包即使沒有口袋也可以使用。貼式暖暖包可能因久坐或在睡時使用,使皮膚受熱太久,造成低溫燙傷,請務必小心。
目前也有充電式、蒸氣熱敷貼、中藥暖暖包、可微波加熱重複使用的環保暖暖包…等,種類豐富多樣。
此外也有熱水袋、電熱毯及電暖爐,使用時依然也要小心不要長時間直接接觸皮膚,以防止低溫燙傷的危害發生。
推薦閱讀:
熱水袋電熱毯需特別留心使用時間,長時間接觸有可能「低溫燙傷」
家長注意!冷冬來襲保暖家電出動,醫師提醒幼兒不要用暖暖包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爸媽的體重也很重要!研究:寶寶的大腦發展,其實從出生前就開始了!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發表於《小兒科期刊(Pediatrics)》的報...
人真的有可能「笑死」!情緒過大會影響心臟,醫:這類人風險較大
作者\健康醫療網 我們經常會用「笑死」來形容一件事真的非常好笑,然而沒想到現實中真的有人被...
矯正年齡是什麼?如何計算?兒科醫師:關於矯正年齡的早產兒必備觀念
台灣每年約有將近兩萬名早產兒,2021年未滿37週的早產兒占比提高至11.66%。週數越低、出生...
被稱為「孕婦剋星」的空汙好傷肺!用五種營養素增加防護力!
作者\李錦秋 營養師 有研究報導每年全球有270萬例早產和戶外空氣污染有關,佔總數18%,...
線上課程導致孩子近視?醫師解析常見矯正方式,孩子年紀越小越要注意!
作者\健康醫療網 小明小學一年級,姊姊小美則是升小五,這天媽媽帶著姊弟到眼科門診,檢查後竟...
我要回應
2019-12-16 09:0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