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婦夜晚暖暖包貼腳底入睡,起床雙腳燙傷起水泡!使用暖暖包的正確方式?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暖暖包是天氣冷時便宜又好用的保暖物品,前幾波寒流來襲時,甚至還發生各賣場暖暖包賣到缺貨的情形。不過暖暖包看似沒什麼危害,若使用不當也可能造成傷害!南投縣一名70歲周姓老婦人,因為手腳冰冷,晚上睡覺時把暖暖包貼在腳底,並穿襪子裹住睡覺,沒想到隔天一起床,雙腳腳底燙傷且起水泡。
據媒體報導,周姓老婦人因為手腳冰冷之故,冬天夜晚不易入睡,才想到把暖暖包貼在腳底,隔天早上發現雙腳起水泡,趕緊至醫院治療,並說「沒想到不能這樣用暖暖包」。皮膚科醫師李瑜芬說,暖暖包雖然平均溫度約50度,但長時間接觸皮膚,還是可能造成真皮層受損,進而泛紅、起水泡。
醫師也提醒,尤其年長者因末梢血液循環不佳、感覺神經退化,皮膚對溫度的敏感度較低,因此老年人、循環功能不良者及周邊血管疾病患者(如糖尿病患)等,在使用暖暖包、電熱毯、熱水袋等保暖物品,都要注意不要長時間將熱源朝向同一個位置,也不要直接接觸身體。

▲醫師提醒使用暖暖包需注意勿直接接觸皮膚。圖:三立新聞
保暖小心反被灼傷,暖暖包擺對位置效果加倍!
冬天冷颼颼除了包妥厚衣外套、喝熱飲暖身之外,暖暖包也是大家常用的保暖小物。
不過常有民眾為了禦寒,將暖暖包貼在腹部、腳底甚至背後等部位,造成低溫燙傷或引發皮膚紅腫、發癢。尤其嬰幼兒、年長者、糖尿病患者以及中風患者,因感覺神經退化,造成大腦中樞調節能力變差,被燙傷卻不自知。
醫師建議使用暖暖包應隔著衣物,使用時間也不宜長時間貼著,睡覺時一定要將暖暖包取出,不能因為暖暖包的溫度沒那麼燙而掉以輕心,如果長時間直接接觸皮膚,容易造成一度或二度的燙傷。
暖暖包裡面成分有鐵粉、還有鹽跟活性碳,拆開包裝後,暖暖包接觸到空氣就會發熱,產生氧化反應。
暖暖包放在手上,無法做到保暖效果,必須擺對位子才能讓效果加倍。
醫生建議每隔半小時拿下來讓皮膚透透氣,換位子貼,正確貼在衣服上,就算使用時間長達一天,引起灼傷的機率也會大大降低。
暖暖包使用方式
暖暖包不用搓
非貼式暖暖包只需搖晃3到5下即可,貼式暖暖包完全不須要搓揉就會發熱,如果搓揉反而容易使暖暖包裡的鐵粉分佈不均,造成暖暖包無法均勻受熱!
暖暖包擺對位置,效果加倍
貼在頸部後方的大椎穴
(背部脊椎)稍微凹下的部位為大椎穴,有效針對頸、肩痠痛及頭痛,在寒冷的時候能快速感受到暖意。
肚臍下方
能加快新陳代謝,改善下腹部冰冷,舒緩經痛、腹瀉。
大腿根部或鼠蹊處位置
有粗血管通過的重要部位,促進血液循環。
腰部後方
腰部周圍聚集了肝臟、腎臟等血液量多的內臟器官,腰部暖和,身體就為感到溫暖。
背後肩胛骨之間
舒緩肩膀痠痛、頭痛的症狀。
拋棄式暖暖包價位平實又輕便。黏貼式的暖暖包即使沒有口袋也可以使用。貼式暖暖包可能因久坐或在睡時使用,使皮膚受熱太久,造成低溫燙傷,請務必小心。
目前也有充電式、蒸氣熱敷貼、中藥暖暖包、可微波加熱重複使用的環保暖暖包…等,種類豐富多樣。
此外也有熱水袋、電熱毯及電暖爐,使用時依然也要小心不要長時間直接接觸皮膚,以防止低溫燙傷的危害發生。
推薦閱讀:
熱水袋電熱毯需特別留心使用時間,長時間接觸有可能「低溫燙傷」
家長注意!冷冬來襲保暖家電出動,醫師提醒幼兒不要用暖暖包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牛奶、奶精及煉乳含有多少脂肪與乳糖,營養師一次告訴你
喝茶或喝咖啡時,很多人喜歡加入牛奶、奶精或煉乳來增添風味。然而,這些添加物在健康方面有何不同?該如何選擇才能既滿...
高度近視易引起黃斑部病變,醫師呼籲定期檢查
文字突然扭曲變形,竟與高度近視有關?64歲陳先生有一天晚上閱讀時,突然覺得字體扭曲看不清,因此求診。醫師詳細問診...
別再喝咖啡提神啦,人蔘補氣提神飲食譜,自己DIY超簡單
夏天熱到全身無力,即使早睡也容易感覺沒充飽電,因此不少人每天透過咖啡來提神,但咖啡喝太多可能造成咖啡因成癮,一旦...
小腹難瘦有解方!營養師傳授「瘦小腹飲食」5招秘訣:蛋白質這樣吃、主餐澱粉這樣選不發胖!
年節、聚餐免不了大魚大肉、熱量超額攝取,而享受美食佳餚後,顯露在身材、腰圍上的肥胖反嗜問題更是讓女性苦惱不已!到...
「胃食道逆流」反覆發作?醫揭NG習慣,改姿勢換一個胃
作者\優活健康 30多歲陳小姐,吃飯時習慣一邊看手機一邊吃。她知道吃完躺下容易胃食道逆流,雖然飯後沒有立即...
我要回應
2019-12-16 09:0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