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常見過敏疾病「黴漿菌蕁麻疹」,應視兩種不同症狀治療
作者\健康醫療網 記者林怡亭
八歲的佑佑某天從學校回來,身體出現微凸起、略帶紅色的皮疹,一塊一塊的像蚊子叮到一樣,也抓個不停,當天晚上馬上到診所就醫,醫師診斷為蕁麻疹,但服用藥物後,症狀改善不明顯,進一步至奇美醫學中心住院檢查時,發現黴漿菌抗體呈現陽性反應,確診是黴漿菌引起的蕁麻疹。
兒童常見過敏疾病 嚴重恐影響呼吸
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主治醫師陳威毓指出,蕁麻疹是兒童常見的過敏性疾病之一,發作時皮膚上會有略帶紅色、摸起來浮腫、具有癢感、稍微隆起的斑塊,如果用手去抓沒有病灶的皮膚會出現上述類似的斑塊,這些皮疹可能在幾個小時內消失;此外,當過敏反應會發生在深層的組織會產生血管性水腫,造成眼睛周圍或是嘴唇腫脹,甚至發生在喉部周圍,嚴重可能會影響到呼吸。
推薦閱讀:說來就來的「蕁麻疹」真是其癢難忍,如何有效控制與止癢?
蕁麻疹分2種 出現超過6週為慢性
根據文獻指出每個人一生當中大約有20%機率會發生蕁麻疹。依據蕁麻疹持續發作的時間分為「急性」和「慢性」,一般來說超過六週幾乎每天皮膚上都會出現蕁麻疹會定義為慢性蕁麻疹。
常見的急性蕁麻疹的原因包括食物、藥物、昆蟲叮咬、過敏原接觸、輸注血液製品、感染(A型鏈球菌、黴漿菌、鼻竇炎、肝炎、EB病毒等);至於慢性蕁麻疹的原因更加複雜,約有60〜70%是慢性特發性蕁麻疹、約30%是誘發性蕁麻疹(冷刺激、運動、洗熱水澡、流汗、皮膚劃紋、壓力性等),少數則是因為自體免疫疾病、血管炎、甲狀腺疾病、腫瘤所引起的。
治療需視症狀而定 過敏原檢測僅對食物型、接觸型才有效
陳威毓主治醫師說明,蕁麻疹在治療方面,若僅有皮膚上的症狀,如紅腫癢等,可以冰敷或輕拍緩解症狀;藥物方面,目前以抗組織胺藥物為主,不過,若是細菌或是黴漿菌感染引起的則要使用適當的抗生素治療;另一方面,若為較嚴重的蕁麻疹合併血管性水腫,甚至影響到呼吸,須至急診處理以維持呼吸道暢通,也可能要使用腎上腺素或是注射類固醇。
而臨床上診斷蕁麻疹並不困難,但是要找出原因並不容易,即便是急性蕁麻疹仍有超過50%找不出原因,門診中常有家長詢問需不需要檢驗過敏原來找出蕁麻疹的原因,通常過敏原檢測對於食物過敏型或是接觸過敏原後產生的蕁麻疹診斷上才有幫助。
【健康醫療網】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半數急性蕁麻疹找不出原因!檢測過敏原有用嗎?】
執行編輯:Hovis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癌症「次世代基因檢測」納健保!未來有望「一藥治多癌」
作者\優活健康 癌症治療觀念新突破!未來癌症可能不僅只依靠切片檢查,隨著基因檢測技術進步,可揪出不常見於該器官...
別再喝咖啡提神啦,人蔘補氣提神飲食譜,自己DIY超簡單
夏天熱到全身無力,即使早睡也容易感覺沒充飽電,因此不少人每天透過咖啡來提神,但咖啡喝太多可能造成咖啡因成癮,一旦...
寒假過得太舒適,開學時調整心態困難?中醫指出「開學症候群」的六症狀:優先補足睡眠再說。
下週就要開學啦!今年寒假碰上春節,開學次日又碰到元宵,寒假後的開學季,學生們重新適應學校生活時,將面臨生活節奏的...
失眠恐是體內「甲基化失衡」惹禍!快改掉5個壞習慣
作者\優活健康 你有聽過「甲基化」嗎?甲基化就像基因表達的開關一樣,除了在DNA的製造、維持和修復中扮演關鍵角...
「長時間用眼增近視風險3成!家長必學3大護眼秘訣保護孩子視力」
孩子猛滑手機、平板電腦?兒童長時間近距離使用3C產品,睫狀肌持續用力收縮,易導致眼球軸長增加,加深近視。對此,衛...
我要回應
2020-05-05 23:53:31
2020-05-05 23: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