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齡談教養 » 0-2歲 » 四度挑戰不教ㄅㄆㄇ的公幼

四度挑戰不教ㄅㄆㄇ的公幼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今年真是值得紀念,歷時五年、抽籤4次,本人終於從抽公幼的無限迴圈中畢業,從此不必在每年春天的某一個夜晚研讀複雜的公幼招生辦法,仔細評估孩子的比序條件,和逛學校聽說明會了。

五年來從大寶到小寶總共抽了4次公幼,兩個都是第二度叩關才得擠進窄門;第一次是閉眼向前衝的無頭蒼蠅,第二次靠朋友好心指路才越區錄取,第三次雖是識途老馬但三歲的比序條件弱勢於是鎩羽而歸,第四次終於憑藉大寶在該校的優勢推前一個比序,加上今年龍尾孩子畢業生多,才得以把小寶送進中班,全家都鬆了一口氣,要是再沒抽中,預計將演變成姐弟每天分送不同學校、不同時間放學,其中的折騰真不是開玩笑的。

出生率已經在世界上敬陪末座的台灣,還要設計這麼複雜的公幼招生辦法,讓家長年年開玩笑稱「比大學還難考」、「比當兵抽籤更緊張」,雖然政治人物都說要搞托育政策讓家長安心,不過在我抽公幼的這五年來,比序辦法沒有重大的變革,只有登記系統總算數位化了,從紙本的人工作業進化到線上完成,並且公布即時登記狀態、餘額、線上公佈抽籤結果並且報到。今年我們發生的小插曲,是線上確認是正取生之後,必須在90分鐘內完成線上報到,卻不料線上報到系統大塞車而無法順利完成,好在即時趕到學校完成現場報到,否則剛到手的名額在下午4點一過,就留給備取生了。

就在我們完成報到手續正要離開的當下,一位媽媽奔進教室,老師問「是哪一位的媽媽?」答:「我是備取一號……」眼見只差5分鐘報到就要截止,老師們興奮地大喊:「只剩5分鐘了,您坐一下,有機會!有機會的!」一時間安靜的教室突然沸騰起來,因為備取2號的家長也帶著孩子進來了,接著大家望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4點鐘一到,教室裡分秒不差地爆出歡呼,因為有二位正取生未報到,到場的備取1、2號當場錄取。

實在太精彩了,抽中公幼如同中彩券一般,好像必須仰賴幸運之神眷顧才可能達成。

可是公幼真有那麼好嗎?林葉亭才剛抱怨孩子被小一注音課嚇哭,因為公幼沒教,進了小學立即成了學習最弱勢的孩子,她說得一點沒錯,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大寶身上,哪個家長有耐心看孩子一進小學就被國語課操得自信受挫,難道這時才後悔當初怎麼不把孩子送進提早寫簿本、ㄅㄆㄇ與ABC都不放過的私幼呢?

大家抽公幼的用意何在?真的只是為了「學費便宜」?那日後付出的代價未免過大。老實說,在同樣以「主題式教學」為前提的條件下(也是坊間才藝教室經常強調的project-based learning),才真的能說「公幼真便宜」。

雖然小一開學時,大寶的老師便說「沒學過注音不要緊,老師手把手教你」,實際上,在公幼僧多粥少、導致多數同學來自私幼的情況下,公幼畢業的孩子注定要在注音這個項目吃悶虧的,但純注音畢竟只有十週,即開始學寫國字,以國字之博大精深,每一課都有10個生字的分量,再不可能靠提早學習來「趕上進度」。這時候,出自公幼的孩子即使如同大寶一樣完全沒有學過注音就進入國小,落後也只是十週而已,何況補教業盛行開設「小一先修」、「正音班」、「幼小銜接班」,還怕沒機會「補強」嗎?

在陪伴大寶學注音還要急起直追的過程中,大寶的導師祭出各種手段也令人嘆為觀止,除了課文的拼讀、課外閱讀等,還有令媽媽看了也佩服的拼音表,用橫縱座標歸納出拼音的變化與規律,根本不是任何在私幼「提早學習」的孩子可以輕鬆達陣。

經歷了陪大寶「趕進度」的過程,才更覺得公幼的可貴,除了寬闊的操場,也不急於叫孩子寫簿本或拼讀,有更多時間透過主題式教學讓孩子醞釀想法、學習表達,中大或中小班混齡讓孩子都有機會扮演弟妹或兄姊,在這個缺乏手足的年代更顯珍貴。

猶記得5年前第一次踏進公幼說明會時,身邊坐了一位全身上下都是一線國際精品的媽媽,一只手錶的價格足夠讓孩子讀20年公幼,當時只管湊熱鬧的我,內心還納悶得很「怎麼妳也要來跟我們這些民間媽媽擠公幼,拜託留個名額給我家大寶吧?」五年後終於明白我當時想錯了,公幼的軟硬體根本不是私幼可能提供的,如果可以,那也保證所費不貲,尤其在台北市。

今天看小寶抽籤結果時,發現備取依然排到120多號,公幼的錄取率完全說明了台灣的低生育率只是剛好而已(龍年過後恐怕繼續探底),5年過去,北市發的津貼只夠買幾包尿布、國家減免的稅收只夠繳一學期的公幼學費,還不如大刀闊斧整合資源,讓那些因為少子化不斷減班而空出來的教室,用來普設公幼,家長們再也不需要年年評估孩子的比序條件抽籤,有了安心生養的條件,國家才有談催生的誘因吧!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拖油瓶手記

媒體人、公關人,現職為馬麻,最喜歡這個身分,豢養一對姊弟。
由於生養一個不容易,再生一個更猶豫,因為身邊許多親友面對是否再生第二胎苦惱抓頭,於是寫下家有大小寶的酸甜苦辣,以及姊弟培養手足情感的妙趣橫生,還有每天一打二的錦囊妙計!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