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食也要吃得健康!掌握青少年外食3大重點
外食會好吃,主要就是外食通常重調味,也因此含油量及鹽分往往過高,再加上通常皆為高熱量、肉食偏多、蔬果少的組合,孩子長期選擇這樣的食物,自然變的圓滾滾。要如何讓孩子正確的選擇外食,則是身為家長需要認真思考的。
1. 建立對飲食的正確觀念
均衡攝取各類食物
在這裡指的分類為全穀根莖類、豆蛋魚肉類、低脂奶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衛生福利部在2011年公布了新版的「每日飲食指南」,其中提供了各類食物的每日建議量,雖然每個人對於食物的種類和需求並不相同,也不一定適用任何人,但這張圖表仍具有參考的價值,重點在於能讓孩子對於食物有正確的認知,教育其營養知識,從而改善現有飲食習慣。
把握三少三多原則
所謂的三少三多便是指「少油、少鹽、少加工,多水、多穀、多蔬果」。正因為外食高油又重口味,所以應教導我們的孩子,在選擇外食上盡量不買油炸的食物,減少油脂攝取;隨餐附贈的沾醬也盡量不碰,如番茄醬、沙茶醬、胡椒鹽等,都是屬於高糖、高熱量、高鹽分,卻毫無營養的食物。若可以的話,每天為孩子準備1~2分的新鮮水果來替代零食,可以攝取到成長所需的維生素,還有豐富的纖維;另外也盡量讓孩子了解,含糖飲料雖好喝,卻不健康,更不解渴,最好還是以白開水為主要水分的補充來源,若嫌水沒味道,則選擇無糖茶飲來取來有糖飲料。
選購食品需多留心
需要外食的孩子,有不少為了方便,也可能到超商選擇食物。家長平時可先要導孩子如何認清食品標示及營養標示,讓孩子知道自己究竟是吃進了什麼樣的食物內容,分辨其對於自身有無營養價值。
2. 身為父母可以身作則
所謂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而且身教的效果往往都是強過言教的,所以建議父母平常放假有空時,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做這些事,培養孩子能正確選擇外食的能力。
平日休假時,若家長可以在家烹調一餐均衡美味的菜餚固然不錯,但或許也有家長平日上班太累,假日只想好好休息,不願再進廚房忙得滿頭大汗。那麼帶孩子出外用餐時,就可藉此機會教導孩子如何選擇正確均衡的飲食,培養孩子「點餐」的能力。
3. 幫孩子補充蔬果
絕大多數的外食,蔬果份量都是較為缺乏的,建議父母為了孩子的成長,也為了幫孩子補足平時缺乏的營養,可以買些便於料理的新鮮蔬菜、水果放置家中,讓孩子方便隨時取得,興致來時也可自行做個生菜沙拉補充營養,讓孩子有更多機會能攝取到纖維質,達到「一日五蔬果」的需求。
健康成長小提醒
與其強制禁止速食、零食,反加深青少年的叛逆和反抗心態,不如教他建立飲食均衡的概念,例如一餐吃速食,另外兩餐也許就多攝取蔬果纖維。才不會有越是禁止,卻造成孩子越想吃,或是家長看不到時拚命吃的惡習,也傷害親子關係。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另一半的支持包容很重要!研究: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現「壓力後遺症」
作者\健康醫療網 你是否有女性比男性更脆弱、心理復原力較差的刻板印象?真的是性別造成的影響...
選對智慧空氣清淨機,PCI自動除菌離子助守護居家好空氣
全台約有480萬敏感體質的人,特別是在季節交替期間、氣候不穩定、濕度變化大,容易明顯出現敏感不適...
女性遇更年、空巢、孩子叛逆期 如何自我調適?可協助資源報妳知!
作者\健康醫療網 更年期來臨時大約是在中年期左右,此時女性不僅要面對生理、心理的不適症狀,...
給彼此一個深呼吸!照顧過動症孩子9大要點一步步來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撫養患有過動症的孩子不像傳統的育兒方式,正常的規則制定和家庭日常活動幾...
食物掉地上「三秒前能吃?」專家聊聊「消毒」真正意義
作者\鷹孩計畫 媽媽經編按:許多父母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必然會面對:「掉在地上的食物能吃嗎...
我要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