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百寶箱 » 孩子健康事 » 媽媽最愛問這題!兒童牙齒矯正醫師最常被問的五大迷思!

媽媽最愛問這題!兒童牙齒矯正醫師最常被問的五大迷思!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蛤?牙齒矯正為什麼要這麼早做?」、「黃醫師那小孩現在做矯正,將來就可以不用做?」、「做矯正變成大鋼牙,小孩能接受嗎?」每每遇到憂心孩子的家長,總有各種問題問不完。但到底哪些小孩需要牙齒矯正?家長最關心、醫師最常被問的問題又是什麼呢?

媽媽經的專欄作家,同時也是開業牙醫診所的黃榆鈞醫師,將常見問題打包,把兒童牙齒矯正懶人包資訊完整告訴你。

牙齒矯正,自信心,隱形牙套

黃榆鈞醫師分享美國醫學會建議,7歲應做齒顎檢查及評估!

Q1. 孩子還這麼小,為什麼要這麼早做?

這一題榮登媽媽最愛問榜首,伴隨這題還有一連串問題,例如:「長大會不會又歪掉?」「一定要現在做嗎?」「長大再做會不會比較有效?」等等。黃榆鈞醫師表示,6到8歲介入是最佳時機,小孩這時候正值發育期,還能調整骨骼生長方向、大小,這時候做矯正速度快、方法簡單,如果等到換完牙才矯正、12到13 歲已快要結束生長期才矯正,不但效果沒那麼好,而且可能必須考慮拔牙,或使用骨釘等較強力介入的治療方法。

美國醫學會建議:7歲應做齒顎檢查及評估!黃醫師強調,根據美國齒顎矯正醫學會建議,兒童最好在7歲時就應進行齒列不正的檢查及評估,因為這時候進行牙齒矯正治療,有機會引導上下顎骨良好生長,所以黃醫師建議爸媽,即使孩子平常都固定在一般兒童牙科回診、塗氟,也應該在孩子7歲或是開始換牙時,接受齒顎矯正專科醫師的評估,以確定孩子的齒顎發育是否正常。

Q2. 小孩小時候做矯正,將來長大是不是不用再做?牙齒都能一直維持?

黃榆鈞醫師指出,很多爸媽想要孩子做矯正,還是擔心到底能不能一勞永逸?最好能不能有「終生保固」?其實讓孩子做早期的齒顎矯正,目的是大幅減少將來矯正的麻煩手續,因為先將顎骨生長發育的問題解決了,先把牙齒的空間建構出來,當然可以減少未來牙齒發生不整齊問題的機會,即使將來若有排列等小調整也會變得較容易許多。

Q3. 牙齒排列真有這麼重要嗎?不夠美觀又不會怎麼樣?

黃榆鈞醫師指出齒顎發育絕不只是美觀而已,根據研究指出,門牙凸出的小孩,發生斷牙、外傷的機率大於一般孩童,甚至必須接受根管治療,受到永久性的傷害,對長期而言反而更不利!而且齒顎不正,特別是牙齒交錯嚴重,可容易因死角而造成清潔不易,引發蛀牙、牙肉發炎。此外,部分兒童心理學家就提出,兒童階段其實就已經開始發展自我評價與審美的觀念,倘若牙齒排列不整齊,也可能招致孩童的自尊心低落,甚至受到同儕的嘲笑與排斥,對於心理健康發展而言,反而因此造成隱藏的壓力。

牙齒矯正,自信心,隱形牙套

齒列不整可能會影響兒童自尊心,造成心理健康上的壓力!

Q4. 齒顎不正不會影響小孩健康、發育不良吧?我小孩吃飯沒問題啊!

黃榆鈞醫師感嘆,天下父母心,家長都希望孩子長得健康、長得好,但是齒顎不正的孩子可能因此不好咀嚼、吃得慢,或因齒顎不正口腔肌肉無力,吃飯都用吞的,吃太快導致消化負擔及脹氣問題。臨床上曾有一個11歲的孩子吃飯掉屑掉滿桌,檢查發現竟是因為齒顎不正導致嘴巴咀嚼時不易閉攏,相比一般孩子吃完正常份量要花較多時間,因此黃醫師提醒家長,要從更全面、宏觀的角度思考孩子整體發育的問題。

Q5. 牙齒矯正不就要戴大鋼牙?又痛又戴很久?小孩恐怕沒辦法配合?

很多家長以為矯正牙齒一定要用傳統矯正器,黃榆鈞醫師強調,傳統矯正器刷牙時不容易清潔,且容易因碰撞而刮傷口腔黏膜,使得小孩遵從醫師建議的順從度往往較差,但現在有了隱形牙套等新一代的矯正技術,不但可以在進食之間脫下來用餐,也更便於進行口腔清潔,降低因矯正無法清潔牙齒所引發的蛀牙。

此外,針對還在換牙階段的孩童,也具有針對未長出來的成齒,引導其萌發並長到較正確的位置的設計,也有一些小巧思的設計,能幫助醫師及家長掌握孩童配戴的配合度。但無論哪種矯正方式,過程最重要的都是和孩子溝通,因孩子要能明白矯正這件事情對他的好處,而不是爸媽或醫生硬性規定照做,隱形牙套是目前接受度較高的新型矯正方式,即使是6到8歲的孩子,透過充分溝通,也能信任孩子有足夠能力配合治療過程。

牙齒矯正,自信心,隱形牙套

隱形牙套可以隨時脫下,方便進食與清潔牙齒,6到8歲的孩子,透過充分溝通,也能信任孩子有足夠能力配合治療過程。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廣編企劃

媽媽經廣告特別企劃專區。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