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熊孩子」?這些行為與家長3個行為有關
熊孩子,源於無底線的溺愛
不難發現,孩子的脾氣都是在面對家人的時候。大部分熊孩子,身邊都有溺愛的家長。電視劇《都挺好》,裡面的蘇明成就是典型的脾氣。在外對人彬彬有禮,在家便經常欺負自己的妹妹。
在母親的葬禮上,他和妹妹起了一點爭執便揚言道“我是不是好久沒打你了!”在妻子和妹妹因公事有一些矛盾時,他二話不說就衝到妹妹家打了她一頓。面對這樣的蘇明成,妹妹毫不客氣的指出:“蘇家的男人,都是脾氣。”
蘇明成脾氣的原因,歸根結底是有一個溺愛他的媽媽。從小到大,不管蘇明成提什麼要求,蘇母都無條件的滿足。在蘇母的溺愛下,蘇明成成了一個沒有擔當、沒有責任心的“巨嬰”。
家長愛孩子沒有錯,但是當這種滿足讓他持寵而嬌,那就要引起重視了。長期的恃寵而驕,就是他們脾氣性格的助長劑。
熊孩子,社交能力都很差
熊孩子,在外面的特點就是“兇”。和同齡人在一起玩耍的時候,他們通常會表現出膽怯,甚至連主動與人交流的勇氣都沒有。之前帶蛋蛋出去玩的時候,看到過一對父子,印像很深刻。
熊孩子,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常常會表現出膽怯。這是因為家長沒有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反而越俎代庖,“替”孩子社交。這種做法看似解決了問題,實際上卻造成了孩子社交能力的缺失。
熊孩子,父母也需要反思
“家長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家長的影子。”熊孩子,父母也需要反思,看看自身有沒有一些“壞毛病”。當孩子出現了脾氣的情況時,家長要記得反省下自己:是否在外面受了氣,就回家發火;是否在情緒崩潰的時候,對孩子的態度也很惡劣;是否對外人謙卑有禮,卻只對家里人毫無耐心。
對待熊孩子,需要這樣做
孩子脾氣不可怕,可怕的是縱容孩子的脾氣。家長要知道,脾氣並不是一件好事,我們要儘自己的能力引導他們遠離脾氣。
停止溺愛,建立原則
前面講到,孩子脾氣的大多數原因都是家長的溺愛。如果想讓孩子遠離脾氣,就必須要停止溺愛。並且,家長要有堅定的原則,當孩子發火撒潑的時候,不要順從,要及時的製止。
鼓勵社交,放手孩子
美國心理學家M·斯科特·派克說:真正愛的本質之一,就是希望對方擁有獨立的人格。父母越俎代庖,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兇。鼓勵孩子勇敢的去交朋友,培養他們的社交能力,也能夠幫助他們走出脾氣。
以身作則,內外如一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想讓孩子不脾氣,家長先要以身作則。不管對待外人,還是對待家人,都要拿出一樣的脾氣和性格。回家之前將壞情緒隔離,才是為人父母最該有的樣子。
脾氣並非天生,和後天的環境和教育有著密切的關係。沒有“壞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其實,孩子的脾氣並不難“解決”,只要家長不溺愛、不包辦、以身作則,再橫的孩子都可以改掉脾氣,變得可愛。
推薦閱讀:
孩子有這4種表現,說明已經被寵壞!
6歲前,千萬別逼孩子做這幾件事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2022高雄全新智能自助住宿體驗–西悠巢旅,近高雄車站館,享受無時無刻都便利的智能入住模式 ,全家出遊GoGoGo🏃平日四人住宿每人只要$600元~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此專案的客服由旅館負責,請直接聯繫旅館,不用透過放心玩[email protected]呦‼ ‼此專案的客服由旅館負...
給肚肚3倍呵護,爸媽3倍放心!亞培心美力3HMO親護水解,育兒神救援!
相信許多爸媽都有以下經驗,晚上為了照顧情緒反應較大的寶寶,從量體溫、餵奶到換尿布…各個面向找原因...
媽媽的斜槓生活更需要滴雞精守護!呵護自己 照顧家人就靠滴雞精!
小時候總是驕傲自己有位「超人媽媽」,上班以外,還要張羅家庭的三餐與孩子們的大小事。長大後才發現,...
也許不是他太慢,是有些孩子太快!別讓妳和孩子,一起被分數綁架
作者\番紅花 冬日寒雨的黃昏,手機叮噹響,是補習班傳來的訊息:「您的小孩已於17:52進班...
教養不單是陪孩子成長,也是陪著自己的內在小孩長大
作者/尚瑞君 教養不單是陪孩子成長,也是陪著自己內在小孩長大 當孩子平安誕生,我們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