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餐之間該吃什麼?實做100道寶寶副食品,新手媽媽一定要收藏!
作者\K力’s 幸福芳程式
我是一位媽媽,也是一位廚師。
帶二寶回診打預防針,醫生告知波妹也有像糖姊一樣的輕微異位性皮膚炎,因此最好四個月就開始嘗試多樣化的副食品,讓她提高身體的耐敏度。
所以這100道食譜總計近100種食材,每道都是我親手下廚準備給女兒嘗試過的料理,也因為適齡主動變化食材的結構與烹飪之下,現在一歲四個月的波妹,已經被訓練的不挑食,每餐都一碗飯的食量,而且在一歲時就可以跟大人共桌飲食,只要菜肉剪碎,不需要準備額外的寶寶料理,非常方便。
準備副食品的方向我跟黃醫師(黃瑽寧:5原則,分辨正確的飲食建議)的想法所見略同。
其實不管是西方或是亞洲國家,各民族所準備的嬰兒副食品差異甚大,但是,其實準備副食品並沒有所謂的「禁忌」食材,反而是「處理食材的方法」與「給予食材的時間階段」才是最重要的事,不過我發現國人常常會把重點放在「吃什麼?」而非「如何烹調」。
因此我整理了這個專區,要用最簡單的方法和正確的觀念,來教大家如何準備副食品。
這100道食譜總共花費了我一年的時間才完成,每一個字、每一段影片都是由K力獨立製作完成,免費無償提供給需要準備副食品的媽媽使用,希望能幫助道更多母親,一起輕鬆育兒更省時省力,歡迎轉貼分享,但請備註來源尊重作者唷。
對於開始吃副食品的寶寶,就可以開始嘗試坐在椅子上餵食了,剛開始會坐不穩,可以用毛巾墊在周圍增加穩定度,不要用抱著餵食的方式,這樣才能建立正確規範。
市面上有些米麥精雖然號稱方便,但是舉例咖啡來說,即溶包的味道一定沒有現沖咖啡來的香,副食品也是一樣,用口感、香味、營養度來比較,一定是現做>冰磚>市售即溶包,所以建議各位父母可以在這階段稍微用點心思,就能提高小孩對「好食物」的接受度,未來也能減少挑食/偏食的壞習慣。
◎四~五個月
1.四、五個月的寶寶,因為腸胃系統較弱,所盡量每次嘗試一種食材就好,以免增加腸胃負擔。
2. 要用湯匙餵食,因為這階段是在訓練孩子從「吸吮」到「吞嚥」的過程,而且澱粉一定要由口水中的澱粉酶一同分解,才有利於孩子的吸收及消化。
3.未長牙與牙齒較少的嬰幼兒可選擇矽膠等軟性的湯匙材質,避免傷害寶寶柔軟的牙齦。
4.每次嘗試新食材都要試三到五天,試完才可以試另一種,這樣當有過敏時,才有辦法辨別孩子對哪種食材過敏。
另外盡量選擇中午前,兩餐奶之間,寶寶情緒愉快時嘗試副食品,這樣發生嚴重過敏時,也方便趕快看醫生,孩子情緒愉快吃副食品,才不會因為太餓喝不到奶而生氣。
5.有些副食品派別會提到紅蘿蔔、菠菜、小白菜…等等蔬菜,內含硝酸鹽含量稍高而建議滿六個月再給寶寶吃,其實只要足夠的日照+不急於收成施過多肥料的話,K力覺得給寶寶食用也沒關係。
也就是說不要用「連幾日大雨後的蔬菜」給寶寶做副食品,因為商人也許會急於上市想賣好價格,就施過多的氮肥,卻沒有足夠的日照促使收成。(蔬菜中硝酸鹽含量較高的依序是:菠菜、白莧菜、紅蘿蔔、小白菜,以及芹菜、茄子、雪裡紅)
6.如何避免吃下過多的硝酸鹽?
硝酸鹽具微水溶性,蔬菜買回家後先泡在水裡,再運用強光讓它充分進行光合作用,至少兩個小時,就能把硝酸鹽轉換成對身體有益的胺基酸,雖然不方便,不過卻可以保證,吃下的每一口菜,比較安心。
7.高敏食材不一定就會引發過敏,低敏食材也不一定就能保證安全,所以父母親還是要仔細觀察寶寶的身體狀況,才能確認該食材是否對孩子會過敏喔!
另外即使試過該食材孩子皮膚有長出小紅疹(範圍不大一點點的話),仍然可以過幾週再試試看。
8.寶寶如果只吃一、兩口也不用太擔心喔!因為4-6M這階段的目標是讓寶寶學習吞嚥,所以流出來、拒食、大哭、撇頭不吃這些都是有可能會發生的。
寶寶的氣質天生不同,以我自己餵食的經驗來說,大寶初試副食品都只吃一兩口,而且試了近兩個月都是如此,但是一歲後就跟我們吃三餐+早晚奶,二寶目前初試一週,即可吃45-60ml,所以每個寶寶個性都不相同,因此父母不要太計較食量,讓孩子愉快的用餐才是重點。
9.食材的順序我有特地安排,讓寶寶不要一直吃「同類型」或「同口味」的食材。
舉例來說,如果一直讓寶寶連著吃小松葉、地瓜葉、紅鳳菜,孩子很容易對副食品產生厭惡感。並且這兩個月我也不使用「甜味重的澱粉類」,因為單吃地瓜泥、南瓜泥不但難吞嚥,而且甜味太高寶寶也容易拒吃其他口味的副食品。
10.這一階段有些食材我會和十倍粥一起打泥,主要用意是降低不適的味道(如紅鳳菜等等)以及幫助食材攪打成泥狀(如馬鈴薯、小松菜等等)。
11.寶寶不吃,不一定是討厭這項食材,有可能是不喜歡這比例的濃稠度,譬如黑木耳泥、馬鈴薯泥,可以試試看加水調稀一點,再試餵看看。
12.種食材都會因為水份的含量不同,多少造成成品的差異,但是不用擔心,基本上就是將這階段的食材,做成十倍粥米糊的濃稠度即可,太稠就加一點水,太稀就加點澱粉(白飯、馬鈴薯等)幫助打泥。
米湯
十倍粥、米糊教學
小米粥米糊
小白菜米糊
小黃瓜泥
紅鳳菜米糊
黑木耳泥
蘋果泥
馬鈴薯米糊
小松菜米糊
滑順玉米泥
高麗菜泥
青椒泥米糊
洋蔥泥米糊
花椰菜泥
葡萄泥
◎六個月
1.這階段仍然一次添加一種「新」食材,然後搭配著一到兩種「吃過的」食材,可以讓寶寶練習腸胃的消化能力。
2.食材的比例與種類都是特地搭配的,吃起來寶寶的接受度一般來說都沒問題。
3.個月寶寶的飲食重點在於:
■從吃一種食材到吃二到四種食材。(一種新食材其餘是舊食材)
■從吃十倍粥打泥的米糊到吃十倍粥一半打泥一半不打泥的米糊,到吃十倍粥不打泥到吃八倍粥。
■從吃素到吃植物性蛋白(黃豆、毛豆等等)到喝魚高湯到吃魚肉。
4.寶寶第一次吃到顆粒狀的十倍粥時,會很愛把「顆粒」從嘴巴噴出來,這是正常的。
我的作法就是將「嘴角的顆粒」用湯匙接回寶寶嘴裡,然後下一口就用他喜歡的「泥狀副食品」保持他愉快的吃飯心情,慢慢的寶寶就能接受不打泥的十倍粥了。(PS:糖姐三天,波妹七天就順利轉換)
番茄/毛豆快速做七天的副食品Part1
南瓜/大白菜快速做七天的副食品Part2
紅蘿蔔/紅杏菜/金針菇快速做七天的副食品Part3
冬瓜/枸杞葉快速做七天的副食品Part4
香菇高湯
蔬菜高湯
虱目魚骨高湯
鱸魚二吃-取魚片&煮高湯
神奇洋蔥水
南瓜豆漿
預防便秘的黑棗泥
Q:寶寶厭奶怎麼辦?我可以增加副食品份量嘛?
A:
1.寶寶厭奶是代表孩子有自己的喜好和個性了,其實是一項非常好的反應,所以父母不需要太緊張。
大人來說,每餐都吃白飯,相信三天就受不了了!因為如此,一般而言,寶寶的生長體重平均會在六個月大時減緩增長,所以厭奶是非常正常的,讓寶寶依著自己的喜好就好。(糖姐2M半厭奶三週,波妹親餵所以我不知道奶量)
2.四~五個月的寶寶,即使副食品吃的很好,我仍建議每次份量吃30-50ml就好,因為這階段只是嘗試會不會對該種食材過敏而已,並不是為了讓寶寶吃飽,如果吃過量,針對該食材的特性,反而可能會讓寶寶脹氣、便秘或不舒服。
6M的寶寶我建議是可以吃50-100ml,因為這階段開始可以多種食材一起搭配,所以只要搭配恰當,反而不太需要擔心該問題。
推薦閱讀:副食品怎麼吃?四個階段重點攻略
Q:可以用微波爐加熱副食品嘛?
A:可以唷,以我為例,800瓦加熱30-60秒(視份量而定)就可以加熱完成。
Q:用電鍋蒸副食品,外鍋的水要加多少?即使加蓋了,碗裡還是出好多水,這是為什麼?
1.其實食材項目&冰磚份量的不同,會影響外鍋的水也會不同。這需要幾次的觀察才會慢慢拿捏的住。以4-6M的副食品份量來說,我通常是1/2杯外鍋水+跳起來燜5-10分鐘就足夠。
2.水的問題可能原因是
■食材放涼會變稠(有澱粉類的食材都會這樣),所以外表看起來以為很稠,事實加熱後還會再稀一點。
■蓋子不緊或者電鍋沸騰時造成蓋子搖晃,蒸氣跑入。
解決方法就是用根筷子或湯匙,讓電鍋蓋不要蓋太緊,有點微微打開,蒸氣就不會全部衝進副食品的碗裡了
Q:怎麼讓寶寶喝水呢?
A:4-6M這階段的寶寶不會用吸管,可以用市面上的副食品水杯(品牌太多不一一贅述),給孩子吸管慢慢地讓他咬著咬著引導喝水,然後搭配用湯匙餵水,就足夠了。
Q:外出該如何準備副食品呢?
A:4-6M的寶寶需要外出旅遊時,我都給寶寶吃飯店早餐的粥+蛋黃或南瓜或地瓜壓泥,台灣或日本飯店的自助式早餐通常都會有粥,這樣旅行度假父母也比較輕鬆,或者帶個燜燒罐和米來煮粥,也都很方便。
有時候拿香蕉、火龍果或木瓜等等軟的水果,用叉子壓成泥再拌點水餵食也是可以唷,重點是讓寶寶有持續習慣用湯匙餵食的感覺就好。
Q:如何知道寶寶便秘呢?
A:覺寶寶用力擠便便,卻擠不出來,甚至擠到會痛、會哭、會生氣;寶寶煩躁、情緒不安,肚子鼓鼓的,小腹硬硬的;便便次數比平時還少,而且大出來的便便乾硬,像羊便便小小顆的;食品的食量減少,食慾不佳。
以上這些現象出現時,除非是感冒生病,不然就是寶寶「便秘」了,這時就要多攝取水、油、蔬果纖維質,幫助寶寶排便,平常也可以不時做黑棗泥給寶寶吃,有預防便秘的功效。
Q:寶寶要喝多少水呢?
A:開始吃副食品的寶寶就可以喝水。
每天的水量依體重、年齡和副食品的份量做增減,通常K力都是飯前、飯後餵些水,平常遊戲玩樂間也不時拿水杯給寶寶吸一下(寶寶很聰明的,會依自己口渴程度選擇喝多喝少),但是有時候還是會遇到寶寶似乎便秘的狀況,所以平常可以不時煮些黑棗泥給寶寶吃,有預防便秘的功效。
Q:四個月、五個月、六個月寶寶副食品可以吃到多少?
A:每個寶寶的天生氣質不一,持續讓寶寶練習咀嚼比較重要,當初我的老大也是「一口寶」,持續了兩個月,慢慢的量就拉上來了!
較要注意的是要讓寶寶保持愉快的用餐環境,一旦寶寶對吃副食品的印象不佳(譬如一直被催促而哭鬧),要調整回來就需要花更多心力。
Q:打泥後還是有顆粒或纖維怎麼辦?
A:多打幾次,且試試加點澱粉(粥)一起打泥。如果情況沒有改善,就是機器的問題了!
◎七、八個月
1.個月的寶寶一般來說要吃「兩餐副食品」+「一次點心」,副食品約90-150ml,點心約30-50ml,粥要能吃八、七倍粥,不需要打泥,食材打泥即可。
2.已給生水果,也就是指沒經過加熱的水果,我會選擇現做而且容易被壓成泥狀的種類。
如香蕉、火龍果、木瓜、酪梨、桃子、葡萄等等,因為經過叉匙壓泥的水果沒辦法像攪拌器一樣打的綿密細緻,這也代表寶寶要自己試著用牙齦壓爛、咀嚼再吞嚥。
3.八個月一般來說平均要吃「兩餐副食品」+「一次點心」,副食品約90-150ml,點心約30-50ml,粥要能吃六、七倍粥,不需要打泥,食材也切細碎至0.2-0.3cm即可。
4.因為寶寶月齡更大了,所以每次試新食材試兩到三天即可,因此我會一次準備三種新食材讓寶寶當週嘗試。
5.「七坐八爬九發牙」,這階段的寶寶通常好奇心豐富,甚至會想搶媽媽手中的湯匙了,所以可以準備手指食物讓孩子學習抓握。
7M綿密細緻雞肉泥
做七天的副食品-雞蛋、絲瓜、八倍粥
7M細緻豬肉泥
7M細緻牛肉泥、胚芽粥
做七天的副食品-地瓜、鴻喜菇、七倍胚芽粥
7M辛香料:蔥、薑、蒜頭、九層塔、香菜
輕鬆做牛肉高湯
快速做七天新食材:筊白筍、菜豆、豆薯
天然簡單的雞蛋豆腐
寶寶蓮藕茶、蓮藕挑選與處理
8M快速做七天新食材-吻仔魚、甜豆、白蘿蔔
8M快速做七天新食材:山藥、竹筍、青江菜
寶寶點心檸香梨汁山粉圓
◎九個月
1.九個月的寶寶一般來說平均要吃「兩餐副食品」+「一次點心」,副食品約90-150ml,點心約30-50ml,粥要能吃五倍粥,粥不需要打泥,食材也切細碎至0.3-0.4cm即可。
2.寶應會用舌頭前後、上下嚼動著吃,舌頭把食物放在上顎處壓碎吃。
3.這年紀的寶寶父母所遇到最頭痛的問題,就是不肯張嘴吃飯。其實這是孩子想主導吃飯權的訊息,所以父母可以準備多一些的手指食物,讓寶寶自行抓握。
9M手指食物:豆腐雞肉蘋果丸子
9M手指食物:燕麥雞蛋玉子燒
是正餐也是手指食物:絲瓜蛤蠣麵線
預防甚於治療的黑棗豬肉粥
蒸蛋&豬肉洋蔥湯
玉米櫛瓜泥&玉米濃湯
草魚菠菜菇菇泥&五倍紅藜粥
9M五種類型點心分享
Q:寶寶7M還沒長牙,真的不需要打泥嘛?
A:只要適當的質地和份量,給寶寶練習接受不同型態的食物是必要的,沒牙的老人也是能咀嚼吞嚥,相對的寶寶也可以,未來才能順利銜接一歲與大人用餐(就不用另外準備副食品)。
9M的波妹沒牙齒也可以自己啃完一根水煮筊白筍,現在10M的她也仍然沒有長牙,但是食譜介紹的副食品她都有吃唷,而且吃的非常好。
Q:副食品這麼多派別,K力是哪一派,有聽過BLW嘛?
A:BLW當初研究一陣子,我覺得它不是不好,是太極端了,它最大問題是:
■六個月開始吃,初期吃到的食物份量少,營養不均問題。
■需謹慎看顧小孩吃東西,怕噎到的問題。
所以我用循序漸進的主動積極導向,讓寶寶攝取到完整均衡營養的副食品,並且讓孩子適時地積極練習咀嚼能力,而且要能完整銜接上適合月齡的軌道。
推薦閱讀:副食品懶人包:新朋友添加法,天天吃到新食材!
照顧者主動的變化食材的型態,讓寶寶去學習並且品嚐到真食材的美味,進而獲取完整的營養與健康的體魄,是最重要的事。
◎十~十一個月
1.十到十一個月大的寶寶,因為活動力很大,所以一般來說已經要吃「三餐副食品」+「兩次點心」,副食品約100-150ml,點心約50-80ml,粥要能3倍粥~濃粥,不需要打泥,食材也切至0.4cm大小即可。
10M寶寶版肉燥作法
10M寶寶營養滿分的牛蒡雞湯
10M寶寶,自製香酥豬肉鬆(雞肉也可用此作法)
10M寶寶,麵線烘蛋
鮮百合黑棗粥
10M寶寶,義式番茄肉醬義大利麵
10M寶寶,香濃松子芝麻糊
10M寶寶,營養南瓜濃湯(無油版)
10M寶寶手指食物,鮮蝦櫛瓜餛飩
10M寶寶,蒜苗蘿蔔豬肉粥
11M寶寶手指食物,虱目魚起司棒
11M寶寶手指食物,翡翠飯糰
香濃滑蛋牛肉粥
幸福鱸魚米麵
寶寶版麻油雞
11M寶寶版蘿蔔糕
香菇紅棗雞湯佐麵線
◎十二個月
1.十二個月的寶寶,通常吞嚥與咀嚼能力都非常的好囉,會用牙齦或門牙來咬食物,已吃飯來說,都可以吃「炊飯」(1杯米+1.5杯水的軟硬度)或者直接和大人吃米飯囉!
以這階段K力設計的食譜,都是偏「大片狀」的食物,讓寶寶自己拿取,咬下,咀嚼吞嚥。
2一歲過後才能喝鮮奶,但是我也找不到相關資料說10M、11M寶寶喝鮮奶會不會有什麼影響(酪蛋白雖然說比較難消化但還是消化的了),而且這個分界也訂的有點讓我不知所然。(可能是奶粉商怕沒人買奶粉的統一說法)
所以為了安全起見,我一律將有含牛奶製作的副食品,都放在12M這邊的分類,讓大家可以一目了然。
雙色黑糖鮮奶饅頭
「蒸」的是漢堡
香酥地瓜片
輕鬆做鬆餅(無泡打粉配方)
寶寶版南瓜蛋糕(無油、無泡打粉、減糖版)
寶寶手指食物,鮮嫩多汁漢堡排
馬鈴薯煎餅
寶寶優格製作(烤箱法)
Q:一歲後的寶寶都能吃什麼呢?
A:一歲後的寶寶可以跟著大人吃三餐,像波妹就是跟著我們早餐吃饅頭、土司或稀飯配菜,午餐晚餐就是吃飯+菜肉剪碎,而點心時間可以給予牛奶、優格、水果等等,營養就很均衡囉。
Q:為什麼K力不做寶寶米餅或很少做寶寶零嘴?
A:很久以前(2014第一胎)K力就曾經把網路上自製米餅的食譜,全部都做了一遍,但是因為米飯或米飯打泥烘烤過後,仍然會有「硬Q」的口感,沒辦法入口即化還很容易卡在喉道裡。
所以為了寶寶的安全起見,我建議乾脆給饅頭、土司之類的製品,或學K力上列的手指食物,反而對孩子比較安全。
而一歲前,我幾乎很少用糖做副食品(有也是減糖版),這是因為「糖」是嬰幼兒絕對不需要的添加物,甚至有些細心的媽咪一定會發現,當寶寶吃了「糖製品」過後,會特別好動、亢奮。
但是當之後沒吃糖,寶寶情緒則會變得不穩定、暴躁,甚至提早得到新陳代謝疾病,如糖尿病,因此,我很少分享甜點類的副食品,加上台灣的水果大部分已經改良的很甜了,從水果中獲取糖分就十分足夠,因此我才會很少分享甜點點心類副食品。
Q:十到十二個月寶寶,外出該如何準備副食品呢?
A:寶寶需要外出旅遊時,我都給寶寶吃飯店或餐廳的飯+拌點粥或湯+菜肉剪刀剪碎(約剪成0.5公分大小)這樣旅行度假父母也比較輕鬆,或者帶個燜燒罐和米來煮粥,也都很方便。
有時候麵包店買個麵包隨身攜帶,或買易攜帶又不需要切洗的水果(香蕉、橘子)也是很方便唷!重點是好好玩,享受一家人難得的度假。
◎十三~十六個月
1.滿一歲後的寶寶,只要咀嚼能力訓練適當,已經不需要所謂的副食品。通常只剩早晚奶或者是不需要喝奶粉,可以改喝鮮奶了,這時期的幼童營養攝取均衡+足夠的活動+作息規律+良好睡眠品質,就能擁有健康的體魄。
2.飲食部分和成人的攝取組合六大類食物相似(全穀根莖類、豆魚肉蛋類、乳品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蔬菜類、水果類)一樣,但是每大類的食物份量要記得不一樣。
3.根據〈國民飲食指標〉的建議,活動量大的寶寶和活動量少的寶寶,其熱量建議分別是1,350大卡和1,150大卡。
4.記得,蜂蜜一歲後才能給予,巧克力三歲後才給予,而堅果類還是建議磨成粉或磨碎,才給予唷。
用米做發糕
手工水餃
長肉食譜玉米南瓜溫沙拉
法式香煎鮭魚佐橘子奶油醬
用壓力鍋輕鬆做紅燒豬腳
用兩種材料自製天然起司
濃醇香的番茄牛肉麵
減糖版芝麻奶酪
干貝鮮蝦蒜香奶油義大利麵
粒粒分明的鮭魚高麗菜蛋炒飯
營養杏仁奶
寶寶咖哩
蔓越莓奶酥抹醬
番茄蛋花湯餃
寶寶青醬、紅醬、白醬製作
山藥百合煲全雞
卡茲卡茲炸雞塊
焗烤雞肉白醬筆管麵
紅燒蹄膀(給寶寶吃不要放酒)
蘋果烏魚子(給寶寶吃不要放酒)
紅蟳米糕(給寶寶吃不要放酒)
清蒸石斑(給寶寶吃不要放酒)
長年菜蛤仔雞湯
波士頓龍蝦沙拉
干貝燴海參(給寶寶吃不要放酒)
強身補氣自製滴雞精
Q:一歲後的寶寶水份攝取是多少呢?(連食物中的水份也要計算)
A:每公斤攝取100ml。
Q:何時才能給予整顆堅果呢?
A:建議三歲。
Q:一歲四個月的波妹長幾顆牙了呢?
A:四顆而已,但是因為咀嚼能力訓練足夠,所以幾乎大部分的食物都可以跟著我們吃。
會拍攝副食品影片這件事的原因,是因為有鑑於第一胎寶寶的經驗發現,市面上很多副食品製作教學,可是當媽媽已經分身乏術了,根本沒時間一位位爬文。
而且市面上所謂的副食品專家,沒有一位是由「廚師」出身,所以我希望結合自己的廚師專長以及育兒的經驗,耗時耗力挑燈夜戰,就是為了整理出一個方向,免費無償提供給需要準備副食品的媽媽使用,希望能幫助到更多像我當初一樣毫無頭緒的母親,一起輕鬆育兒更省時省力。
【K力’s 幸福芳程式】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史上最詳盡,100道副食品影音教學,新手媽媽一定要收藏!】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地震來了不擔心!降低損傷、兼顧美感的5項居家設計安全密技大公開!
作者\信義居家 夜晚入睡後如果遇上地震,是否能睡好呢?地震來臨時,為避免嚴重的財物損害,良...
不只孩子會光盤,就連老公也搶著吃的12道甜點食譜!
作者\朴星美 舒芙蕾鬆餅 Soufflé Pan Cake 蓬鬆柔軟的舒芙蕾...
崩潰!每天都有洗不完的衣服?四招讓你減少洗衣次數!
作者\佐光紀子 早上起來做早餐、叫孩子起床,再開車送丈夫、兒女去車站、學校,回來還要洗碗,...
【分齡食材總整理】小心吃了狂發炎!別讓寶寶吃到過敏地雷食物
作者\小P媽咪 最近電視某牌子益生菌狂打廣告,其中「過兒!敏兒!我們會生出過敏兒!」的台詞...
吐司的6個神仙吃法,老公孩子吃過一次後,保證搶著要再來一份!
作者\Goody25 學生黨或上班族的時間一般上都很緊張,很多人每天趕著出門,沒有時間和精...
好用心!!!
請問版主有做法嗎><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