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說話是貴人語遲,還是早說早聰明?想讓孩子說得早又好,爸媽可以這樣做

寶寶說話是貴人語遲,還是早說早聰明?想讓孩子說得早又好,爸媽可以這樣做

寶寶,說話,聰明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1~3 歲學說話,循序漸進有規律

我們先來看看孩子在1~3歲,語言發育的幾個關鍵環節:

12~16 個月大的孩子:能夠聽懂 100~150 個詞彙,能聽懂簡單的句子,能夠對接收到的請求作出反應,能夠說出 20~30 個詞;

16~20 個月大的孩子:能夠聽懂 200 個詞彙和詞彙的簡單組合,能說出 50~200 個詞。尤其到了 18 個月,會進入一個詞彙的暴漲期;

20~24 個月大的孩子:已經開始能夠理解語句關係和語言順序,還能掌握重組發音和表達意圖的能力;

24~36 個月的孩子:可以理解複雜的句子,還能推導語法結構和規則。

通過這幾個時間段,大家可以清晰地瞭解到,孩子語言的大概發展規律。大多數 1 歲左右的寶寶,能掌握 20 個左右的詞語。但根據個體差異,不同孩子的語言發展能力也會存在高低。年紀差不多的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相差個半年左右,也是正常的。

寶寶,說話,聰明

年齡相同說話有早晚,竟然是因為它

孩子年齡差不多,為什麼開口有早晚?不同孩子對語言能力的掌握深度,為什麼會相差這麼大呢?在這裡就要介紹我們大腦中的一個神秘區域——Broca’s area,英文叫做 Broca’s area。布羅卡區是大腦中語言發展的重要區域之一,負責語言編碼,也就是「說出來」。

從嬰兒第一次叫爸爸媽媽,到變成愛說話,他們每一次語言能力的飛躍,都和布羅卡區的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繫。就算是同年齡的孩子,大腦發育情況也是不一樣的,布羅卡區的發育程度也相應有所有差別。開口早的孩子,其實是因為他們的Broca’s area發育相對更早。

到底是貴人語遲,還是早說早聰明?

可能很多家長會問:有人說,說話早的孩子更聰明,也有人說「貴人語遲」,說話晚更聰明?到底哪個是對的呢?

其實,聰明不聰明和後天的環境培養,以及父母智商的遺傳都有關係,並不能直接以孩子說話早晚去定論。但如果非要扯上點兒聯繫的話,說話早的孩子,確實在語言能力上會相對更有優勢。

你看,語言是信息獲取和自我表達的工具,說得早、說得好的孩子,當然在接受各種信息以及學習上相對更快。如果一個孩子的布羅卡區發育相對較慢,他的語言能力確實會「相對延遲」。

2011 年的一項研究表明,言語延遲的孩子會比語言正常的孩子在讀寫,注意力和社交能力上更容易出現問題(Mclaughlin.2011)。如果能更早去開發孩子的布羅卡區域,幫助孩子更早更好的說話,有益無害。

想讓孩子說得早又好,家長應該怎麼做?

想要刺激孩子的語言能力發育,那把握好Broca’s area的黃金發育期,也就是孩子3歲以前。怎麼做呢?首先,從嬰兒期就可以和寶寶說話。研究表明,在嬰兒時期,當嬰兒捕捉到一些聲音時,Broca’s area就會活躍起來(Dehaene-Lambertz,et.al,2006)。

第二,重複刺激。腦科學專家們發現當嬰兒聽到重複的句子時,Broca’s area的反應會比第一次聽到時要強烈。這和成人是恰恰相反的(Dehaene-Lambertz,et.al,2006)。重複就是幫助咿呀學語的嬰兒,學習說話最好的方式之一。

第三,引導寶寶模仿。通常寶寶還只會咿咿呀呀的時候,一個表情就能讓父母明白意思。這時候,寶爸寶媽不要悶不作聲直接就代勞了,可以幫助寶寶說出來,比如說「寶寶現在餓了,寶寶要吃菜菜了」「飯飯在桌子上,寶寶要吃飯了」。不斷重複,不斷模仿,久而久之,寶寶便能自己表達出心中所想。

大家記住了嗎?秘訣就是三個,早說,重複說,引導說。

推薦閱讀
照顧寶寶別忘了照顧自己!給新手媽媽的6個放鬆小練習
居家物品搖身一變成玩具!一歲寶寶超愛的幾種親子遊戲輕鬆玩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專欄作家

想投稿想分享,媽媽經專欄作家換你當!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