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齡談教養 » 0-2歲 » 寶寶超黏媽媽?改善分離焦慮有撇步

寶寶超黏媽媽?改善分離焦慮有撇步

寶寶超黏媽媽?改善分離焦慮有撇步!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寶寶超黏媽媽?改善分離焦慮有撇步!

我家小可從小喝母奶長大,整天黏著媽媽,嚴重分離焦慮,就連媽媽上廁所、洗澡都要哭鬧找媽媽。每次朋友到家裡來作客,小可總是在很黏著媽媽,也不讓其他大人哄騙,使得媽媽沒耐性的斥責孩子,小可只是哭鬧更的激動。媽媽想說讓孩子去幼稚園上學會改善,但是孩子卻被幼稚園勸退,因為小可在幼稚園整天哭鬧。

寶寶超黏媽媽?改善分離焦慮有撇步!

「了解幼兒的分離焦慮」

◎4-5個月:

寶寶能區辨熟悉的人與陌生人,喜歡熟悉的家人,不喜歡陌生人的反應出現。

◎6-8個月:

寶寶會對主要照顧者發展出依附關係。因此通常寶寶看到媽媽會開心雀躍、媽媽離開時寶寶則會哭鬧不休。同時小寶寶的認知能力有限,無法理解「物體恆存概念」,認為媽媽走開即是消失,所以寶寶才會媽媽上個廁所也哭、整天視線不能離開媽媽。

◎1-2歲:

最明顯分離焦慮期在1-2歲,但通常只是過度期。隨著年齡增長,孩童在動作、語言和認知理解能力逐步發展後,分離焦慮也應該會逐步減弱。

「孩童分離焦慮常見原因」

1.嬰幼兒早期沒有與父母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如爸媽過度嚴格不抱孩子、長時間托育在保姆家等。

2.父母過度保護,使孩子習慣依賴無法獨立。

3.與孩子分離時,照顧者本身容易焦慮。生活中主要照顧者容易焦慮,使孩子時時感受到焦慮。

4. 孩童本身氣質屬於較害羞或退縮的個性。

5.生活中面臨突然的改變,如搬家、上幼稚園或國小、弟弟妹妹出生、主要照顧者更換…等。

「家長NG觀念」

1.認為孩子內向而怕生,大一點就會好

常見分離焦慮最明顯時期應在1歲至2.5歲左右,接著逐步減少。若過了這些時期仍出現分離焦慮,此時應請專家進一步評估且提供策略來改善,而非等待孩子自己會克服,以避免分離焦慮而日漸影響學習、社交,甚至造成更多難以矯正的行為問題,將來要進入幼稚園更是一大挑戰。

2.家長也有分離焦慮

當孩子分離焦慮哭鬧當下,常見到家長更焦慮,容易順著孩子拖延著而離不開,使孩子哭鬧加劇。甚至有家長情緒激動處時對孩子說「你在這樣,媽媽就要離開你!媽媽就要不愛你了歐!」這樣負面的語句只會造成孩子分離焦慮更加劇!

3.急著斷母奶來改善黏媽媽狀況

家長認為寶寶喝母奶所以特別黏,馬上戒斷母奶就會改善。突然的戒斷母奶,會造成孩子極度不安全感,分離焦慮加劇與情緒不穩定。

4.提前送去幼稚園來強迫分離

大人常認為送去幼稚園哭幾天就會適應,對於還沒準備好的孩子,會造成更大分離焦慮與不安全感,甚至會出現作惡夢、不睡覺、拒食、哭鬧情緒等負面行為。

寶寶超黏媽媽?改善分離焦慮有撇步!

「改善分離焦慮狀況6撇步」

1.多抱/撫摸孩子:

觸覺能安撫孩子情緒,也是嬰幼兒時期建立與照顧者的安全感和依附關係媒介。因此多抱抱撫摸孩子,別擔心寵壞他,媽媽能幫嬰幼兒按摩更好。

2.「物體恆存」的認知建立:

較小的孩子容易有分離焦慮,其實是因為無法理解「東西看不到仍在」與「媽媽不在等回會再回來」的概念,所以感到害怕。從孩子4-6個月開始,可與孩子玩躲貓貓,或者找藏起來東西的遊戲,刺激孩子的心智發展。

3.逐步演練分離、練習說掰掰:

若孩童有分離焦慮狀況,從2歲開始可以從生活中逐步減敏感提供分離經驗。請在熟悉的環境中演練分離的狀況,分離時間可由短逐步拉長,如從媽媽洗澡時間,到媽媽去超市買東西,慢慢延長到媽媽離開一個早上時間。

4.避免不告而別、約定時間:

與孩子短暫分離前,一定要先告知,不要偷偷離開和不告而別。離開前先明確約定回來時間,如「媽媽去上班,你下午吃完點心,媽媽就回來接你!」。父母也一定要遵守承諾,信任才能逐步建立。

5.鼓勵孩子勇於探索、不過度依賴:

家長從小在生活中要鼓勵孩子勇敢去探索,大人時常過於保護常過度禁止孩子許多行為,只會讓孩。子沒自信而更依賴大人。大人要引導孩子自己去嘗試新環境,你只要告訴他:「媽媽會陪伴你,你去沒關係!」,如自己爬樓梯、到公園遊樂器材遊玩時。

6.閱讀相關繪本:

與孩子閱讀和分離有關的故事繪本,可以讓孩子可以預先想像分離的感受和說出心理的感覺,幫助改善分離焦慮的情緒。

寶寶分離焦慮的情況,通常只是一段過渡時期,若發展時間正確,父母不需過度恐慌,只需要多點耐心引導。但若孩子2歲以後分離焦慮仍很嚴重,沒有逐漸減少,則應該尋求專業提供方法改善,避免造成日後人際和學習問題。

在此也特別提醒,孩子自嬰幼兒期,過度安靜且完全沒有分離焦慮問題,常常不會注視他人和觀察環境時,則可能孩子有其他問題(如自閉症),應儘早處理。

可樂雙寶vs阿木育兒戰】原文出處【寶寶超黏媽媽?改善分離焦慮有撇步!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雙寶VS治療師阿木育兒戰

臨床十多年的兒童發展職能治療師,育有一對龍鳳胎,治療師阿木
專長兒童發展、感覺統合、兒童心理學、親子遊戲與運動。希望透過我精采的育兒體驗與教養,,拯救無助與手忙腳亂的媽媽們阿!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