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一定要挺住太太意見,媽寶不是一家之主的格局
作者\劉宗瑀(小劉醫師)
我結婚之後,沒有婆媳問題。這篇文章可以結束了?當然不是。
近來結婚版面上,有許多靠北婆婆的文章,各種天怒人怨的瘋狂婆媳問題揭露起來嚇壞眾人。我只能說:「真的非常萬幸,我有一位非常開明、非常萌的婆婆。」
婆婆有自己的工作,我結婚初始她就表明:我不用幫忙做飯、不用整理家務。身為一個外科醫師忙碌到不行,聽到的當下還真是有點不敢相信。回想當年先生還是男友,跟著他到他家作客,我在客廳假裝乖巧的等候做飯,當準婆婆喊開動時,我卻已經累到在沙發上睡死…… 這麼大逆不道的事情,竟然還不是我婚後更扯的事情(值班後過累昏死在醫院值班室、半夜醫院急叩只好找出婆婆幫忙接手照顧小孩),居然一點都沒有惹我婆婆生氣過。
EQ之高、心胸之寬,在我看過諸多朋友抱怨各自的婆婆之後,我很驚訝的發現自己是多麼幸運!
開明婆婆曾是委屈小媳婦
平日,也常常被婆婆各種深具童心的趣事逗笑:一看到臉書上有人分享螢火蟲照片,馬上就抓著我們半夜翻山越嶺衝去看螢火蟲?!要不就是,去逛街,結果買了兩隻活的差點被宰的小山羊回來說要養?!行動力之高,學習力之強,好奇心之旺盛,真的讓我好生佩服!
臉書噗浪使用上完全不是問題,新鮮事物都要嘗試的精力,讓她以近六十歲年齡,竟然還在進修高階醫技相關課程,期中考、實作考、講義共筆扎實又緊湊!
我一次很認真的請問她:「媽媽,妳以前當人家媳婦的時候,是怎樣的情況?」 婆婆放下手中揉著玩的肉團團我家老二,正色:「我以前就是遇到那種很強勢的婆婆,規定很多、限制很多,連我小孩要怎麼帶都要插手。」
無意間曾冒犯?嚇出冷汗
我超驚訝的!然後想起自己對於帶小孩的方式是屬於「扮黑臉」的那種,老大阿寶跌倒不會哭,自己摸摸摔傷處後向我走來,我問是否疼痛,然後再慰問性的給予安撫;甚至連短腿老二阿圓摔到滾在地板,我也是定格在原地讓阿圓自己爬起後才給予秀秀。
我常跟玻璃心阿寶講的話就是:「哭哭有沒有用?沒有用。妳可以哭,哭完媽媽給妳秀秀,然後我們再動腦筋、想辦法。」就連,婆婆在一旁看到小孩哭,馬上就衝過去要抱小孩,都被我臭臉阻止:「不急,讓小朋友自己爬起來。」
現在想想,還真是冒出一身冷汗!原來!我無意間可能還以下犯上。婆婆又說:「小孩怎麼照顧,我都沒機會決定,那時候我就期許,自己以後當婆婆,一定要當另外一種的婆婆。」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簡單的話,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原來從那麼早以前就開始立定了目標。說真的我能夠當個自由自在、暢所欲言的開心媳婦,真的要感謝當年婆婆遇到的惡婆婆。
我的工作忙碌,阿寶幼稚園下課或是阿圓從保母家離開後,還是由婆婆接送後照顧吃飯洗澡,待我下班後再接回家直接睡覺,我能辛苦但還是維持著外科工作,婆婆是我非常非常大的助力!
也因此,我到婆家根本像是自家後院,輕鬆自然到不行。
三方各司角色,婆媳也能像朋友
檢視「婆媳關係」其實身處在當中的,不只婆、媳、還有先生,眾人都有再如何友善都要堅守的立場跟不能跨越的界線。
身為婆婆,長輩的身段不能當一輩子的令箭,該放下、該裝傻時,讓年輕人去決定就好。
身為先生,一定要挺住太太的所有意見,媽寶不該是身為一家之主的格局,幫忙生孩子、胼手胝足陪伴到生命最後一刻的,終究是另一半。
而身為媳婦呢?能跟相處婆婆如友是三生有幸,但若真有什麼爭議要反應,適時閉嘴,讓先生去私下傳達。
再親不如血親,適度拿捏關係遠近,才有最好的喘息空間。當然,我自己是從醫療受訓環境中,看到眾多護士學姊們欺負學妹,深深了解「女人最會為難女人」,故而理解其實很多身處在嚴苛婆媳問題當中的女性,真的是過著非常水深火熱的日子。
希望這篇文章,能多少給大家一些另外的觀點:婆婆不一定要倚老賣老,媳婦也不一定得溫良恭儉讓,就算這樣還是能開心輕鬆相處,比起婆媳,更像是朋友的關係。
就算到老,依舊可以活得無比精彩,祝福我那世界上最萌的婆婆,天天開心、永遠年輕!
【親子天下 】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在靠北與崩潰之後繼續戰鬥:小劉醫師給爸媽的解憂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