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吃糖很正常?糖上癮的三大後遺症有這些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兒童是添加糖分的最高消費者,即使高糖飲食與肥胖、心臟病甚至記憶功能受損等健康影響有關,然而,人們對兒童時期的高糖攝入如何影響大腦的發育知之甚少,特別是一個已知對學習和記憶至關重要的區域——海馬迴。
University of Georgia的一名教員與南加州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合作,領導了一項新的研究《Gut microbial taxa elevated by dietary sugar disrupt memory function》,在齧齒動物模型中顯示,青春期每天飲用含糖飲料會損害成年期學習和記憶任務的表現。研究小組進一步指出,腸道細菌的變化可能是糖引起記憶障礙的關鍵。
支持這一可能性的是,他們發現,即使在實驗中從未食用過糖的動物內臟中富含這種被稱為對羥基苯甲酸杆菌的細菌時,也觀察到了類似的記憶缺陷。
這篇論文的第一作者、美國大學家庭與消費科學學院助理教授Emily Noble說:“早期生活中的糖新增了對羥基苯甲酸酯類的含量,對羥基苯甲酸酯類的含量越高,動物在這項任務中的表現就越差。”我們發現,細菌本身就足以像糖一樣損害記憶,但它也損害了其他類型的記憶功能。”
美國農業部、衛生部和公共服務部聯合出版的《美國人飲食指南》建議,將每天添加的糖分限制在卡路里的10%以下。來自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資料顯示,9-18歲的美國人超過了這一建議,大部分熱量來自含糖飲料。考慮到海馬體在各種認知功能中的作用,以及該區域仍在發展到青春期晚期這一事實,研究人員試圖通過腸道微生物群進一步瞭解其對高糖飲食的脆弱性。
給幼鼠餵食正常的食物和11%的糖溶液,這與市售的含糖飲料相當,進一步的分析表明,高糖攝入導致腸道微生物群中對羥基苯甲酸酯類的水准升高,胃腸道中超過100萬億的微生物在人類健康和疾病中發揮作用。
為了更好地確定細菌影響記憶和學習的機制,研究人員通過實驗新增了從未食用過糖的大鼠的微生物群中對羥基苯甲酸酯類的水准。這些動物表現出海馬依賴性和海馬獨立性記憶任務的損傷。
Noble說:“細菌本身就導致了一些認知缺陷”,未來的研究需要更好地確定這種腸腦信號傳導的具體途徑,“現在的問題是,腸道中的這些細菌群如何改變大腦的發育?”確定腸道中的細菌是如何影響大腦發育的,將告訴我們大腦需要什麼樣的內部環境才能健康生長。”
為了促進各國製定有效的政策和法律措施,避免在嬰幼兒食品中使用「不恰當的宣傳」,世衛組織建議:禁止食品生產商在3歲以下嬰幼兒食品及飲料中添加游離糖。建議禁止添加的游離糖包括:
1.添加糖和其他甜味劑(包括所有糖漿、蜂蜜、果汁、濃縮果汁或甜味劑,如糖精、安賽蜜、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甜葉菊)
2.果汁和濃縮果汁(除少量添加的檸檬或檸檬汁作為防腐劑)
此外,作為正餐的原料之一,加工或濃縮的100%水果(水果蓉或水果乾)的含量應該在食物總重量的5%以內。並且在包裝正面,需要顯示糖佔總能量的百分比(供能比)。值得注意的是,這次世衛組織發布的,並不是一個法律法規,是一個建議,針對的也是嬰幼兒食品及飲料(配方奶並不包含在內)。這個建議會給嬰幼兒食品行業帶來怎樣的變化還不得而知,但可以明確給到家長們的一個信號是:嬰幼兒糖分攝入的危害,不可小窺。
這已不是世衛組織第一次發布「限糖令」,早在2015年,就曾在《成人和兒童糖攝入量指南》中建議:將成人和兒童游離糖攝入量降至攝入總能量的10%以下。如果有條件,應將游離糖攝入量降至攝入總能量的5%以下。這次針對3歲這個年齡段進行了特別提醒,「嚴苛」的背後,其實是對於糖分攝入過多給嬰幼兒帶來的健康問題的擔憂。
很多家長知道過多過早吃鹽對孩子不好,但和吃鹽比起來,吃糖危害有過之而無不及。吃糖,會讓孩子上癮很多小孩子一看到甜食,就想吃掉它,每當吃到甜食後,他們就會很快樂。而且非常喜歡吃糖的小孩如果吃不到糖,就會開啟哭鬧模式,還會表現得煩躁、昏昏沉沉。這種感覺聽起來,是不是和煙癮、酒癮甚至毒癮非常相似?
沒錯,因為這就是糖上癮了!
糖會讓大腦的快樂中樞和獎賞中樞興奮,分泌出類鴉片的物質——多巴胺,讓人產生愉悅欣喜的感覺。但獲得糖的快感只能維持一時,大腦會不由自主地控制你的嘴巴,攝入更多醣分,根本停不下來。久而久之,即使孩子不用真實吃到甜食,只需要看到圖片,大腦就會產生反應如上的反應。
吃糖,不知不覺越吃越多
假設,我們把一勺茶匙的糖量定義為4g,一不小心,一天就可能至少攝入40茶匙糖。大多數人聽到的反應是:「這麼多醣?是當飯吃嗎?」而實際上,這40勺的糖量,如果不加以控制,非常容易超過。我們以經常被孩子寵幸有加的零食、飲料為例,看看一個小孩一天會吃掉多少糖。給孩子喝一杯果汁,等於攝入了19勺糖。這麼多醣分,孩子的身體真的需要嗎?
實際上,除了主食、牛奶等食物中天然含有的糖,孩子身體所需的額外添加的糖量為0,其他的糖,都是多餘的。孩子吃進體內的糖,遠遠大於身體所需,這樣的事情持續進行,會發生什麼?
1. 快速毀掉孩子的牙齒
我們會分泌唾液來清潔我們的口腔。含糖飲料、甜品的不間斷攝入,相當於把我們的牙齒浸泡在了糖水噹中。而牙齒在糖水中游泳6個月,差不多就毀了。
2. 影響生長發育
甜食有一個普遍的特點——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這一點和「主食」很像,而它們又都是提供碳水化合物的來源。孩子在吃了含糖飲料、甜食後,血糖會快速提高,很快就感到飽了,然後就不想吃飯菜了。可是飯點沒過多久,血糖就會下降,孩子馬上又覺得餓了。
於是就進入了吃零食-飽腹感-不吃飯-餓了-再吃零食的惡性循環中。但是多數甜食,都不具備孩子必需的營養,時間長了,一定會影響生長發育。
3. 養成「重口味」難以糾正
童年的口味偏好,將形成難以調整的飲食習慣,影響孩子一生。如果從小就給寶寶吃甜味的食物,慢慢就會形成「重口味」,只愛吃外面那些再加工的、高糖的甜食,對於天然的食物失去興趣。久而久之,孩子嗜甜的習慣就會改不掉了。除了這些直接導致的危害,過度攝入的這些糖,最終也會全部都變成脂肪。
隨著脂肪越堆越多,孩子就會胖起來,隨肥胖接踵而來的,是更容易患上糖尿病、血脂異常的風險。因此,我們建議:在3歲內孩子的輔食和零食中,真的要限糖!
參考資料: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1/03/210331130910.htm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8-021-01309-7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懷孕期間異常出血!罕見子宮頸外孕未及時治療恐危及生命
一名40歲孕婦在懷孕8週時,因為持續1週的陰道出血到院就醫,抽血結果顯示懷孕指數為12000,但腹部超音波檢查未...
拉近與青春期孩子的距離!研究揭秘,共聽音樂助親子關係更親密
你平常喜歡聽音樂嗎?聽音樂可幫助調節情緒,並使身心放鬆、減輕壓力。根據2018年的研究指出,親子共同聽音樂可以增...
歐美健身新潮流「運動零食」,每次只要2分鐘,快速燃脂!
上班久坐族別再說沒時間運動,快用歐美最新流行的「運動零食」保護肌肉!現代人很清楚久坐處理公務或緊盯電視、手機追劇...
外勤工作皮膚老化?醫師建議玻尿酸注射重返年輕
42歲于女士從事外勤工作多年,皮膚日益老化暗沉,還被年齡相仿的人叫她一聲「大姐」,讓她覺得有些尷尬,回家照鏡子仔...
保健原料是關鍵!一定要懂的保健食品原料知識
作者\foodnext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保健食品的原料 保健食品的原料來源大致可分為動物、植物、微生物類...
我要回應
2022-03-09 13:40:16
2021-12-06 09:45:00
2021-12-05 05:54:20
2021-12-05 05:11:20
2021-12-04 13:31:16
2021-12-04 11:42:48
2021-12-04 11:26:50
2021-12-04 09:27:28
2021-12-04 07:32:56
2021-12-04 05:4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