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蚊就愛叮小孩!四招正確處理避免二度感染,造成蜂窩性組織炎、丘疹樣蕁麻疹!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氣溫逐漸升高,不只是清涼的夏天衣物紛紛出籠,蟄伏了一整個冬天的小黑蚊也大舉出現了!小黑蚊可以說是最討人厭的蚊蟲了,常常感到皮膚好像有點癢才發現原來已經被叮咬了!小黑蚊是台灣常見居家蚊蟲,分布廣泛、數量龐大,讓人防不勝防。
小黑蚊喜歡叮咬手肘、小腿等部位,根據每個人的體質會有不同反應,有的人會腫得很大一片,也有人能只有小小一個紅點。醫生指出,被小黑蚊叮咬的部位可能有過敏反應,第一階段大約一周內會消失,有部分人大約過了半個月後再度復發,也曾經有患者因反覆搔抓感染,差點併發蜂窩性組織炎。眼見又到了小黑蚊的活動季節,該如何防範這些不速之客呢?
叮咬後的正確處置:
- 叮咬處用冷水或冰塊沖洗,降低搔癢感
- 使用家用蚊蟲咬傷用品舒緩症狀,嬰幼兒、孕媽咪或是哺乳中的媽咪應避免適用含Menthol成分的蚊蟲藥膏
- 人體肌膚多少附著一些細菌,被小黑蚊叮咬後切勿用手抓癢,避免二度感染
- 如果叮咬處發熱、摸起來硬硬的,並且不見消腫跡象要記得盡速就醫。
推薦閱讀:DIY天然萬用紫草膏,自己動手做看看
如何避開小黑蚊
- 減少小黑蚊生存的環境:小黑蚊習慣出現在屋簷、盆栽、水溝邊緣等潮濕且明暗交替的地方,應常常加以清洗、維持乾燥,盆栽土壤經常翻鬆,避免滋生小黑蚊幼蟲賴以為生的青苔。
- 種植防蚊植物:家中有栽種習慣的,可以嘗試栽種一些防蚊植物作為天然的防蚊工具,香茅、薄荷、天竺葵、丁香、廣藿香等等都是很好種植的防蚊植物。
- 使用防蚊液:盡量選擇使用天然防蚊液,家中有寶寶的話,其實蚊帳、蚊拍是最佳的防蚊方式,不得已使用防蚊液時,記得看清楚包裝上說明的適用年齡喔!
小黑蚊可能造成的狀況:
- 過敏反應:小黑蚊唾液中的蛋白質會讓部分人起過敏反應,除了常見的紅腫癢以外,還有起水泡的可能。
- 蜂窩性組織炎:小黑蚊的威力讓人癢到深處無怨尤,但是拼命抓卻有可能導致蜂窩性組織炎。編編一次出遊被小黑蚊叮了以後,一個禮拜腫塊依舊,只有頂端出現白色小點,還伴隨熱痛,求診後醫生說只差一步就變成蜂窩性組織炎了!
- 丘疹樣蕁麻疹:這不一定是小黑蚊才會引發的症狀,丘疹樣蕁麻疹屬於被蚊蟲叮咬後引起的皮膚病,有的人甚至敏感到接觸一點鱗片就會引發反應。家長應該注意的是,患部劇癢非常,小朋友會按耐不住而去搔抓,進而引起水泡或結痂,導致反覆感染。
這樣做減低被咬的機率:
- 牠動你也動:身處小黑蚊高活動區,應盡量多走動。
- 裝設紗窗紗門:維持家中通風時,避免門戶洞開迎蚊入幕。
- 盡量減少體味:少噴香水、維持身體乾淨整潔,隨身準備毛巾手帕,擦拭汗水髒污。
- 從頭蓋到尾:外出時記得攜帶長袖薄衣物,尤其目的地屬於公園、草皮、或是山丘等蚊蟲聚集地。避免身體裸露是防蚊的第一方法,其次才是使用防蚊液。
推薦閱讀:小黑蚊叮咬搔癢一抓兩星期? 專家說:抓會引起延遲性過敏而愈抓愈癢
這篇文章對您是否有幫助?
這篇文章對您是否有幫助?
感謝您提供寶貴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