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是不知足?憂鬱症患者吃藥根治的心路歷程
作者\看見心理諮商中心
「吃再怎麼高的劑量,抗憂鬱藥物都壓不住我的悲傷。一開始,化學製劑確實有明顯的緩和效果,但當那個防護泡泡散去,刺痛的不愉悅感會再度回來。強烈的念頭不斷出現,說著人生了無目的,所做的一切不具意義。」《照亮憂鬱黑洞的一束光》的作者約翰‧海利寫道….
抗憂鬱藥物的確有些成效,尤其是越嚴重時越有效。所以一般藥物和心理諮商雙管齊下,是目前較為推崇的作法。前者救急,後者從根源解決問題。
但如果只有吃藥,未去探討根源會如何呢?
藥物似乎會阻斷你多數的情緒,但阻斷了不代表不見,反而是在累積更大量之後反噬。當你壓抑了該有的情緒,但事件持續困擾你,那麼不吃藥的那天會如何?可能是全部一起爆發出來。
聯合國在2017年的世界衛生日(World Health Day)的正式宣言中說明:「主流生物醫學的敘事是基於偏見和選擇性使用研究結果,這會帶來弊大於利的影響,危害人們的健康權利。」
藥物的確有效,但效果並不明確,如果你讀過生理心理學,就會大概知道,大腦雖然受到許多神經傳導物質的影響,但「什麼」導致「什麼」尚未有一個定論,都只是「大概」,某篇研究說是成因,但下一篇研究可能又馬上推翻。況且,一種情緒或是精神疾患,絕對不是由單一的化學物質就能改變。
推薦閱讀:七種吃藥迷思,讓你的身體越來越糟糕
最簡單的說,關於大腦與精神疾患,人類還知道甚少
作者寫道:「我的狀況是這樣……先是好轉,然後效果消退,再試高劑量,接著效果又減弱。我終於明白,抗憂鬱劑再也不管用,無論劑量提高到多少,悲傷都會慢慢回來,於是我猜想問題出在我自己。」
但這也讓憂鬱症患者對治療更沒信心,認為連藥物都治不好,那是不是沒救了?
因此,對作者來說,他在本書想要找到三個問題的答案,分別是:
1.為什麼服用抗憂鬱藥物還是會憂鬱?
2.怎麼會多出這麼多嚴重焦慮和憂鬱的人?
3.除了腦內化學物質失調外,有無其它原因導致焦慮憂鬱?
作者拜訪了許多科學家,也查閱了大量的研究。他發現,許多藥物不但沒有療效,甚至還有許多副作用。其中,最令人顛覆觀念的是:「血清素的高低和憂鬱症並沒有明確的關聯。」
從書本或醫師口中,你常常可以看到或聽到,血清素過低會導致焦慮和憂鬱情緒,這似乎是一種常識,但是許多研究指出,並不是這麼一回事。
可是作者也表明,你不會得知這些訊息,因為藥廠只會將實驗100次中唯一有用的1次拿出來給你看,這樣才能賺錢,尤其對於憂鬱症藥物來說,是賺大錢。所以提升血清素就能治療憂鬱症印成了教科書,向所有專業人員與民眾政令宣導。
再加上,更現實的情況是,人們即使知道事實是錯的,還是傾向矇著眼睛相信,因為如果不信,那好像就真的沒救了。
當有一個簡單清楚的解法出現時,我們會奮不顧身地擁抱它,尤其在你最絕望的時刻。就像是平常不相信鬼神的人,在生命掉進某個漆黑的坑洞時,他也會在經過算命攤時多瞄兩眼,然後默默地走進去。
所以,何況是出現大量「研究保證」和「廣告宣導」的抗憂鬱藥物,又有醫生與眾多權威人士推薦,讓你很難不相信。至少,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但這種對藥物的信任是建立在:許多人認為憂鬱和焦慮純粹是大腦的問題,不是生活的問題。
作者為了驗證這個假設是否真實,找到了一群研究者和治療師的研究團隊,他們探問的是:「憂鬱症患者發病前一年和非憂鬱症者是否有差異?」經過訪談後發現,他們訪問的所有受試者中,非憂鬱症患者約有20%在前一年遭逢巨變,但在憂鬱症患者中,卻有68%的人在發病前一年有人生重大變故。
由這個差異也可看出,問題的關鍵不只在大腦和神經傳導物質,在「心」。
研究人員進一步探究發現,憂鬱症患者所遭遇的並非只是單一負向事件,而是處在長期高壓中。其中,最容易產生憂鬱的三大主因是:重大變故、長期壓力、不安全感。這讓我想到,在心理諮商中最常見到的憂鬱症患者,他們前來的主訴大多是:分手創傷。
那可能是一段還沒分手的感情,但感覺起來像分手。這種要分不分、快分前又見到一點希望、合了又大吵的感情最令人痛苦。它會讓一個人感受到極度的不安全感,不曉得兩人的關係、以及自己的感情之路將走向何方。對未來抱持著更悲觀的想法,且在確實分手後會維持很久一段時間不敢再交往。
每當看到電影、聽到歌曲時,馬上又勾起曾經相愛相殺的回憶,既懷念又痛心,那種失去依靠的感受,通常在深夜回到家,或是一個人下班走在馬路上時最為明顯。失戀者正好符合了重大變故、長期壓力、不安全感。這種情況也出現在喪親者身上。他們都是失去重要他人的人,也失去了想像中,未來的美好憧憬。而倘若沒有未來,我們肯定憂鬱。
這些不只是大腦機制或化學物質能夠解釋的。它們可能真的有所變化,但那不是原因,只是結果。所以也才會說到,藥物的療效極為有限。
推薦閱讀:Omega 3強化免疫擺脫身體發炎,對人體有哪8大健康益處
因為重大變故後的憂鬱,是一個人在逆境中再合理不過的反應。你會想要放棄、躺著無法動彈、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勁,都是很正常的。只是當你能稍稍站起時,你需要做的,也許不(只)是吃藥,而是去找出背後的真實原因,才能安撫到受傷的心。
我們太常將生活的不愉快視作理所當然,像塵土般掃到一旁,但殊不知累積的塵屑只在等待一陣強風,緩緩吹過就足以讓你窒息在痛苦的濃霧中。可是如同作者所言:「你需要這個痛苦。這是個訊息……只有當我們傾聽痛苦,才能跟著痛苦回到本源,也只有在本源,我們才能看出真正的原因,才能開始克服。」
【看見心理諮商中心】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抗憂鬱藥物真的有效嗎?】
執行編輯:Hovis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素食者如何正確補鈣?醫師提醒關鍵觀念:魚油不宜搭配,餐後補充吸收更佳!
「鈣質」攝取不僅關係到青少年的成長發育、老年人的骨骼健康,以及一般民眾的牙齒保健,多數人忽略的是,「鈣質」還直接...
扁桃腺發炎和喉嚨痛有何不同?了解原因、症狀及緩解方法
多數人從小到大都曾經歷過扁桃腺發炎,通常在感冒的時候合併發生,並出現聲音沙啞、喉嚨痛、吞嚥困難等症狀,但是它和一...
歐美健身新潮流「運動零食」,每次只要2分鐘,快速燃脂!
上班久坐族別再說沒時間運動,快用歐美最新流行的「運動零食」保護肌肉!現代人很清楚久坐處理公務或緊盯電視、手機追劇...
3C產品看太多,兒童近視怎麼辦?
兒童近視該怎麼辦?隨著手機、平板等3C普及,除了娛樂之外,部分課業學習可能也需要透過網路來完成,面對學齡兒童居高...
小腹難瘦有解方!營養師傳授「瘦小腹飲食」5招秘訣:蛋白質這樣吃、主餐澱粉這樣選不發胖!
年節、聚餐免不了大魚大肉、熱量超額攝取,而享受美食佳餚後,顯露在身材、腰圍上的肥胖反嗜問題更是讓女性苦惱不已!到...
我要回應
2020-03-19 19:5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