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百寶箱 » 懷孕大小事 » 懷孕也想健康動?不同身體狀況孕婦的運動建議

懷孕也想健康動?不同身體狀況孕婦的運動建議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馨蕙馨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曾翌捷

美國女子職業網球球后小威廉絲於上月(編按:2017年4月)公布已懷孕20周的消息,不僅讓喜愛她的球迷為之雀躍,細心的新聞媒體也發現當她以秋風掃落葉之姿,贏得今年(編按:2017年)澳洲網球公開賽時,其實已經懷孕八周左右。也讓這位公開賽時代最多大滿貫冠軍的女子選手更添傳奇色彩。

而日前台南市一位孕媽咪也因為挺著懷孕35周的孕肚持續重訓引起了社會大眾的廣泛討論。讓「孕期是否適合運動?」成為近日診間裡的熱門話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缺乏運動已經被列為早逝的第四大危險因子。隨著現今孕婦在孕期增加體重過多的比例越來越高,其中38.4%的中等身材孕婦孕期超重,而豐滿孕婦更有63.0%的超重比例。

而孕期運動也被證實有助於降低兩成孕期超重的發生率。讓孕期運動成為孕媽咪控制體重的最佳對策。

孕期運動的好處

過去孕期運動總被認為會造成孕婦早產或胎兒發育不良,但義大利學者Daniele Di Mascio於2016年對2059名體重正常的單胞胎孕婦進行統合分析發現,從第一孕期開始適度運動並持續到足月,不會增加胎兒早產或出生體重過低的機率。

另外,相關研究也指出,對於孕前沒有運動習慣的孕婦、罹有慢性高血壓、妊娠糖尿病、或者是身材豐滿的孕婦,適度運動都不會對母胎造成傷害。

推薦閱讀:隋棠有韻味沒孕態,孕期運動更好瘦?

此外,孕期運動也被證實可以降低巨嬰,妊娠糖尿病,子癲前症,剖腹產或器械助產,下背痛,及尿失禁的發生率,有助減少母胎在生產過程中所可能碰到的併發症。

因此,懷孕婦女除非有特殊的產科及個人醫療問題,適度運動已被認為是孕期保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孕期運動:動得健康,動得安心

孕期的身體變化

然而懷孕期間,為了孕育新生命,孕婦的身體也產生了諸多變化。因此,孕婦運動時仍需格外注意。舉例來說,因為孕期體重的增加及身體重心的改變,脊椎及關節負荷了比孕前更大的壓力,讓60%的孕婦無法擺脫下背痛的困擾。

另外,逐漸變大的子宮對橫隔膜的上頂,也會影響孕婦的肺活量,使得無氧運動的耐力下降,隨之而來的呼吸急促也讓孕媽咪在活動上更顯得力不從心。因此不管是運動的種類,強度,及持續時間都需多加注意。

孕期運動:動得健康,動得安心

孕期運動建議

根據美國婦產科醫學會(American Congress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ACOG)及美國醫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的建議,每天進行中等強度的運動20~30分鐘適合大多數無特殊狀況的孕婦。

為了避免運動強度對心肺的負擔太大,孕婦可利用運動時是否可與同行者談話作為衡量強度的標準;或是可利用運動腕表監測最大心律是否小於標準值的70~80%作為判定。

對於孕前沒有運動習慣的孕婦,可以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開始嘗試,例如快走、室內健身車、游泳、及孕婦瑜珈都是不錯的入門選擇。至於本身有運動習慣的孕婦,則可以嘗試強度較高的運動,像慢跑及有氧運動,以達到所需的運動效果。

孕期運動:動得健康,動得安心

孕媽咪運動注意事項

孕婦在第一孕期,若是長期接受溫泉,烤箱或是蒸氣室的高溫,被證實與胎兒神經管缺損的發生有關,但是運動所造成的短時間體溫上升,因為為時短暫且上升幅度較小,所以不會造成胎兒傷害。

但是孕婦仍需注意高溫對身體所可能造成的傷害,體溫調節主要受到水分是否適當補充及周遭環境因素的影響。因此在運動的前、中、後都需適當的補充水分。運動場所也要避免高溫潮濕的環境以免造成熱傷害。

孕期的運動傷害以肌肉骨骼的損傷最為常見,主要是因為孕婦下肢水腫及關節不穩定所造成。因此運動前需適當熱身,並且避免應身體過度伸展。

此外,因為孕婦的血糖濃度波動起伏較大,所以運動前要記得適當補充熱量,以免因為血糖過低產生暈眩及肢體無力導致受傷。若是在運動過程中發生危險跡象就要立刻停下來,避免傷害擴大。

推薦閱讀:林可彤挺38周肚優雅拍泳照,懷孕游泳的好處與限制

另外,由於長期躺臥會阻礙靜脈的回流而影響胎盤供血功能,特別是第三孕期的孕婦應盡量避免此類活動。最後,過重的重量訓練可能影響胎盤血流及骨盆底的肌肉負荷,建議孕婦進行重量訓練時應以輕量、多次的原則進行,而避免尿失禁及骨盆底鬆弛的發生。

孕期運動:動得健康,動得安心

孕期的休閒活動及工作負荷

從事日常的休閒活動,孕婦須避免可能受到衝擊及震動的活動。另外,為了避免血栓的傷害,孕期也不建議進行潛水活動。在登山活動方面,則以海拔6000英呎以下的登山行程為佳。除了日常鍛鍊及休閒活動以外,工作時的負重強度也需多加注意。

根據2013年的丹麥研究證實,每日累積負重量超過1000公斤,或是每日單次負重20公斤超過10次會增加孕婦早產的風險。因此孕媽咪在職場工作需注意搬運重物所可能造成的傷害。

產後媽咪的運動注意事項

孕期好不容易建立的運動習慣容易在產後因為忙於照顧新生兒而荒廢,所以產後在身體狀況許可下,應盡快恢復運動。

一般自然生產會陰傷口的恢復約需兩周左右的時間,剖腹生產腹部傷口則以六周為佳。此外,運動不會影響母奶成分,但是為了避免乳房腫脹造成不適,建議運動前應排空母乳,並且在運動前後適當補充水分。

曾翌捷醫師】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孕期運動:動得健康,動得安心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曾翌捷醫師

婦產科醫師,三個女孩的爸爸。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