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vs遺傳,哪個更重要?心理學家的答案可能超乎你的想像!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1980年,一則熱門新聞席捲美國媒體,內容講述的是三個大學年齡的男孩,分別是艾迪、大衛和鮑比,他們通過一系列的巧合發現他們是一模一樣的三胞胎,在出生時就被分開並被收養了。
採訪者驚嘆於他們的相似之處時,他們笑了起來:他們都抽同一個牌子的香煙,喜歡的顏色都一樣,甚至喜歡相似的女人。儘管他們在這個國家不同地區的完全不同的家庭中長大,但在許多方面似乎無法區分。
您是否想知道為什麼在同一個家庭長大的兩個兄弟姐妹會變得如此天壤之別?作為現代父母,我們中的大多數人相信我們對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有很大的控制權,而且,從廣義上講,他們未來的成功或失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的肩膀。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爭論母乳與奶瓶的利弊、擔心螢幕時間對孩子認知的影響,並想知道我們的教養方式類型是直升機或虎媽。
人們如何成為他們自己,多年來一直是心理學家和遺傳學家羅伯特·普洛明 (Robert Plomin) 研究的主題,倫敦國王學院的教授Plomin,研究同卵雙胞胎的世界領先專家之一,他的書 Blueprint 探討了 DNA 如何形成人類性格,在最近在倫敦舉行的一次公開辯論中,他毫不含糊地說:「養育很重要,但不是決定孩子心理素質的因素。」
根據 Plomin 的說法,新數據顯示了諸如您的孩子上哪所學校、他們是否旅行、您在他們小的時候讀了多少本書,對他們現在的身份或他們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不會有很大的影響,換句話說:如果您的孩子喜好反抗,即使您按照嚴格的軍事時間表管理,他們幾乎肯定會一生挑戰權威。
在Plomin看來,那些表明屏幕時間導致認知延遲,或鋼琴練習對運動技能有益的研究結果都不太一致,沒有定論,原因很簡單:你無法有效控制遺傳,並且遺傳是決定我們一切的關鍵因素。
為什麼我們會積極養育我們的孩子?
作為母親,我們本能地鼓勵孩子做作業和鋪床,遺傳學家和進化生物學家認為:「基於本能,我們自然傾向於為我們的努力注入更深層次的意義,因為它讓我們渴望將我們的基因傳給下一代。」
雖然孩子有沒有上才藝班並不重要,但我們提供的基本護理實際上很重要, Ann Pleshette Murphy 是一位治療師和育兒顧問,她不質疑遺傳學的作用,但環境也非常重要,不應該被忽視,她指出:嬰兒的大腦結構明顯受到父母養育「微妙」之差的影響。
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的研究人員強調了嬰兒和照顧者之間「遊戲」的重要性,舉凡眼神接觸、言語或擁抱都能鞏固「神經」的連結,神經在孩子的大腦中建立和加強,支持了溝通和社交技能的發展。同樣,哥倫比亞大學2017 年的一項研究表明,在嬰兒時期「擁抱」孩子可以改變他們的基因組成,並提高他們以後生活的「適應」能力,而打屁股和其他形式的暴力體罰會對孩子未來的心理素質產生有害的影響。
當我們都投入了大量精力,將我們的孩子塑造成快樂、成功的成人,但這些投資真的有效嗎?科學家說:可能真的沒有你想的那麼多,不過,即使我們承認 DNA 占我們性格特徵的 70%,不過,剩下的 30% 也可以產生100% 的差異。
推薦閱讀:
你過度參與孩子的生活了嗎?小心「鏟雪機育兒」的危害!
嫌孩子做不好可以直接插手嗎?小心讓孩子失去獨立性!心理學7點建議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不讀書只知道玩!」別把遊戲跟學習綁在一起,只會讓孩子更想躲進網路的世界
作者 \ 宮田雄吾 ●無法停止打電玩的陸斗 「小陸,危險!」 我慌張地在現場趴下,子彈...
【橘煩惱】公婆帶娃卻讓小孩滿身菸味!先生回我「別要求太多」
作者\蔡沛真 我是雙薪家庭,我跟先生出去工作時,都會請公婆照顧3歲的兒子,但最近發現,公婆...
【獨生子女的優勢教養】想讓孩子了解「兩性平等」大人要先放下偏見
作者\嚴註河 在一則國外廣告中,演出者被要求「跑得像女生一樣」。已經成年的男人、女人和小男...
媽媽的說話練習!孩子念書已經很累 避免說出說有「比較意味」的話
作者\尹智映 「只有你累嗎?」不要對念書很累的孩子,說這種有比較意味的話 「妳在家都...
一位高學歷父親的心願:我不希望女兒未來嫁得好⋯⋯
作者\Goody25 每位父親的願望一定都是希望自己的兒子事業有成,女兒能找個好人家。但偏...
我要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