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百寶箱 » 孩子健康事 » 寶寶健康 » 「我確診了,該生下小孩嗎?」醫師神回兩句話:只有你有權做決定!

「我確診了,該生下小孩嗎?」醫師神回兩句話:只有你有權做決定!

孕婦確診,新冠孕婦,孕婦,流產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一名孕婦私訊知名婦產科醫師蘇怡寧:「我確診但懷孕了,請問我該不該生下這個孩子?」而蘇醫師則給予兩句神回覆:「醫師不是上帝,無法幫你決定該不該生的問題。」這問題也讓他想起這20多年來,不斷被人詢問類似的問題,他強調醫師職責是協助你解決疑惑,但不能幫你決定要不要生小孩。

面對這樣的問題,蘇怡寧醫師坦言,這20幾年來常常都會被問:「蘇醫師我寶寶有xxxx問題我該不該生?」讓他總是覺得很沈重,他表示寧願被問:「這樣寶寶會不會有什麼併發症,或是我該注意什麼?」而不是劈頭就問:「這樣寶寶該不該生?」他強調,他的答案永遠都會是:「我不會告訴你,因為只有你們夫妻有權利做決定。」

如果懷孕期間確診,到底會不會影響到寶寶?
美國最新一項研究顯示,在若懷孕期間確診,生下的寶寶在未來有較高機率會出現「神經發育障礙」,包含自閉症等等,且若在懷孕後期確診,可能性更高。

哈佛大學麻州總院婦產科,近日在《JAMA Network Open》刊載一項最新研究結果,他們調查了7772位在新冠肺炎期間出生的嬰兒,其中有222名的母親在懷孕時曾經確診,結果發現這些寶寶在出生一年後,更有可能診斷出神經發育障礙。

研究表示,神經發育障礙包含自閉症、思覺失調症、學習困難等等,雖然以上很多症狀都在寶寶長大一些才會出現,但是這些在子宮當中就接觸過新冠病毒的孩子們,更容易出現口語、語言和運動功能相關的神經發育問題,他們也發現,若孕婦在懷孕後期確診,生下來的寶寶有神經發育障礙的可能性就更高了。

當然,研究人員也表示,這些關聯性也需要考量到孕婦年齡、寶寶性別、種族等等因素,且當時這項研究是在Alpha病毒株大流行時進行的,如今是Omicron病毒株,還需要進行更多研究與確認。

認識「母嬰垂直感染」

「母嬰垂直感染」也叫做「垂直傳播」,可分為3類:

1.經胎盤傳播:

指受感染的孕婦經胎盤血液將病原體傳給胎兒引起宮內感染。常見的有風疹、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等。

2.上行性傳播:

病原體從孕婦陰道到達絨毛膜或胎盤引起胎兒宮內感染,如鍊球菌、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肺炎鏈球菌、白色念珠菌、單純皰疹病毒、鉅細胞病毒等。

3.分娩時傳播:

分娩過程中由於胎兒從無菌的羊膜腔內產出而暴露於嚴重感染的產道而致皮膚、黏膜、呼吸道或腸道等被感染。如淋球菌、結膜炎包涵體、皰疹病毒等可通過這種方式傳播。

經胎盤傳播和上行性傳播都屬於「宮內感染」,也就是大家通常理解的孕媽媽直接傳播病毒給胎兒。分娩時的傳播,則屬於「產時感染」。

能確定孩子是「母嬰垂直感染」嗎?

從現在得到的訊息判斷,這種可能性是比較大的,但還不能100%確定。曾經有一名感染新生兒,當時新聞是這麼描述的:「新生兒在出生30 小時後進行核酸檢測,顯示為陽性(即感染)。」

出生後僅30小時進行檢測,就發現感染,是「宮內感染」和「產時感染」的可能性較大,當然也不能完全排除另一種可能,比如說在這30 小時內寶寶接觸了被感染的人,發生了人傳人。

要確定是否屬於母嬰垂直傳播,需要更多的樣本量,通過相關檢測來研究清楚,比如:對感染的孕婦做臍血或者羊水提取,如果檢測出裡面有病毒,那可能屬於「宮內感染」。而目前訊息量還太少,得出「新型冠狀病毒具有垂直傳播能力」的結論還需要更多證據。

孕婦如果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孩子還能要嗎?

看到這裡,很多孕媽媽肯定還是很擔心,要是自己不慎被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該怎麼辦?孩子還能要嗎?目前確實存在母嬰垂直傳播的可能性,但不能直接得出「孩子不能要」的結論,而是需要確定到底病毒是否會發生宮內感染,且宮內感染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

首先,即便病毒在宮內感染到胎兒,但如果沒有造成胎兒畸形的問題,醫生也不會建議放棄。其次,如果評估認為受感染孕婦的寶寶生下來大概率會被感染的話,在寶寶出生的時候,新生兒科的醫生也會及時介入,對寶寶進行隔離治療,全力挽救新生命。

最後想說的是,希望大家不要太恐慌,之前也同樣有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的孕婦順利產下了健康嬰兒的先例。大家在關注疫情的同時,保持冷靜,不要過度焦慮,做好防護。媽媽和寶寶,一起加油!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媽媽經編輯部

媽媽們最關心的食、衣、住、行、育、樂的大小資訊,無論妳是哪個階段的媽媽、媳婦或婆婆,都能在這裡找到妳需要的精彩內容,歡迎媽媽們一同來聊「媽媽經」。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