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認真讀書?小Allen這樣說,他媽媽都傻眼了……
小Allen是個小一的學生,從小讀的是全美語幼稚園,出門有父母專車接送,到校有老師親自迎接,上學像小公子,吃的、用的,全部都是最好的高級品。升上小一,進入住家附近的公立學校,一時之間,小Allen好像不太習慣,在學校講的外文似乎不大有用,因為在學校全都講國語;營養午餐品質也平民化很多。
但小Allen非常努力融入社會化,人際關係非常好。到後來,他交了一些班上同學,但是他發現大家都很隨興,對功課不這麼熱衷之外,連老師交代的事情也都很敷衍了事。但他為了不要被同學排擠,就努力迎合大家,甚至到最後,考試前,沒有一個同學在看書。當媽媽發現後,小Allen跟她說:「反正沒認真讀書也沒關係,交得到朋友就好了!成績又不代表一切。」小Allen這樣說,他媽媽都傻眼了……
為什麼當孩子這樣說的時候,做父母的要很警覺?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很容易被同儕影響。有時候不正確的思想,會深深影響孩子的一生。但是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在孩子剛有這些不正確思想的時候,就給予指導與勸誡,否則等到思想根深蒂固,就很難改變孩子了。
我們可以拆成兩部分,慢慢這樣跟孩子說:
一、讀書。到學校是因為要過團體生活,受教育及跟別人相處,但不是全盤接收。因此,讀書是每個孩子必經的過程(即使在家受教育也是一樣),都是要讀書,所以每個人讀了書,接受知識,朝自己興趣的科目前進,這是最快樂的孩子,也是能悠遊在學校的人才。讀書,就是每個人在生命過程中,去吸收別人知識的過程。讀書,也是每個孩子的本分——就像我們身為父母,要努力賺錢養孩子是一樣的「本分」。
二、認真。既然已經在讀書的路上,一樣要花時間,不如用功一點,成績就會上升。成績上升之後,大家都想問功課好的同學,那孩子的功課好,人際關係又跟著變好,這就是附帶好處。
讀書不難 找對方法就容易認真又專心
不知道大家聽過《但以理讀書法》這本書嗎?這是韓國青年金東煥讀書成功的見證,當他立下像但以理的心志:全人為神而活、一心為神的榮耀而讀書時,突破許多讀書的困境與挑戰,最後以漢城大學第一名、接近滿分的成績畢業。
但以理是誰?據歷史記載,他長相十分俊美,但是西元前607年被新巴比倫王國所擄,並在巴比倫宮廷接受教育。但以理「通達各樣學問、知識聰明俱備」,後來被選入王宮。後來因為巴比倫王有不能解的夢,有人就推薦但以理,說:「在他裡頭有美好的靈性,又有知識聰明,能圓夢,釋謎語,解疑惑。這人名叫但以理。」
所以,當孩子用很輕率的態度跟你說,我為什麼要讀書?或是舉多少例子想說服你,讀書沒甚麼重要,千萬不要被孩子說服了!因為幼年時讀書的態度等於未來出社會工作的態度,請父母謹慎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