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齡談教養 » 教養方式 » 父母越老越難相處?3方法陪他們度過晚年而不彼此傷害!

父母越老越難相處?3方法陪他們度過晚年而不彼此傷害!

父母,年老,子女
▲三十而已 劇照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Goody25

我們身邊會不會有一位這樣的父母,她\他過於依賴或是愛潑冷水,抑或自戀行為、控制性或是自毀/自虐,還是恐懼類型?

一個嫌東嫌西的父母讓人很難招架,我們會本能地想自衛或反擊,這麼一來,父母的攻擊力道加強,你也不假辭色地還擊。接著,一不問、二不聞、三不看家裡,以逃避、抱怨、爭執的方式開啟了一場沒有贏家的戰事,彼此只有更加氣惱與受傷。

那麼,就讓小編為大家整理分析,我們該以怎樣的形式面對父母、陪伴他們,而彼此不再被傷害。

1. 別對父母以牙還牙,因為沒有效果。

我們總試著與父母講理,強硬把自己的觀點給予父母,但總是硬碰硬總有一方面會受傷。倒不如換一種不抵禦、不批判的對策回應。例如:下次當媽媽罵你,可深呼吸忍耐、讓那些尖酸刻薄的語句從你背後滑落。你一定會認為,這樣哪能受得了!?

你可以的,只要你了解父母其實身不由己,因為這些行為是在反映她嚴重缺乏自信,而為了取走這種自卑,她讓自己相信周遭人的缺點更多。若你開始防禦,會馬上加深他的自卑;反之,若你默默承受,他獲得了自信,就會放你一馬。

2.轉移焦點

有些父母總愛對孩子的每件事物批判,像是穿著打扮。這時候,身為孩子的我們必須學會乾坤大挪移,在父母批評自己的時候,把焦點放入他們自己身上。例如:母親:“你的裙子難看死了!哪裡買的?”

孩子:“我不記得了……對了,你上次穿的衣服其實還蠻不錯看的,是在哪裡買的?”

3. 設想各種可能被父母批評的情境,一一準備好良善的答复。有時也可以找人演練一下

被父母批評的感受很糟糕,而更糟糕的是“父母明明需要你的幫忙卻總以批評對方作為感激”。身為孩子的我們,必須不斷地自行排練,忍聲吞氣、不爭吵,把她吩咐的事給做好。

因為愛對需要幫忙卻對每件事批評的父母,都以自己的獨立精神與自主生活為傲,害怕別人誤以為自己老了、不行了的錯覺。所以默默的在背後幫忙,算是對於老人家的一份尊重以及關懷。

4.不要費力去改變父母,而是試著理解父母

即便無法知道父母行為背後最根本的原因,但理解父母的行為背後有他們的背景因素,這個理解更重要。這能讓你懂得父母並非任性妄為或者存心找茬,他們其實是不由自主的。也許母親一生飽受某種人格障礙之苦,他們是愛你的,這是無可改變的事實。只不過他們的表達方式和一般人不一樣,甚至不小心傷害了你。

希望大家閱讀以後,會有不一樣的啟發。不再那麼容易生氣,並且比較有同理心,和父母一起和睦相處。

推薦閱讀
親愛的爸媽:當你們年老時,請盡量為孩子做好這5件事
孩子最好的孝敬:父母在年老時為自己活,請對自己好一點

Goody25】授權轉載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