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寶寶黏著老師討抱抱,職業媽媽淚崩了…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小娟剛脫離全職媽媽行列,在離開職場18個月後,又重新回到工作崗位。原本一心想重新拾回經濟獨立的她,最近卻開始猶豫起來,常常看到她紅著眼睛進公司,有機會就看著視訊發呆,「欸,妳覺得我該不該回家?」嗯?
寶寶黏著老師討抱抱,新手媽媽心都碎了
小娟說第一天送寶寶去托兒所時,她轉身就哭了,聽到身後寶寶的哭泣聲音一度差點回頭帶走小孩。一路揪著心走回車上,打開視訊看到寶寶站在那裡無助地哭,就好想趕快衝回去抱住他說媽媽在這裡,不要怕!
後面幾天,寶寶忍著躁動的情緒乖乖和媽媽說再見,有一次小娟不放心去看狀況,發現原本怕生的寶寶跟在不熟悉的老師後面,想要抱抱秀秀,讓小娟復職後幫自己做好的心理建設全部碎了一地,「我幾乎每天哭著離開的」,在職媽媽無法陪伴孩子的罪惡感油然發作,讓小娟動起離職念頭。
「關掉妳的視訊」,我誠懇地對她說,「這只是個過程,然後好好把握現在能準時上下班的工作,為你們家未來做準備」。
壓垮職業媽媽的往往是「不能陪小孩的罪惡感」
小娟和老公都是獨生小孩,婚前就已經負擔起各自家計,婚後多了家庭和小孩的開銷,不得不成為雙薪家庭。「我的個性也不可能日復一日在家裡做事」,小娟坦承,隨即又紅了眼眶:「但是看到小孩又整個不忍心….」
對職業媽媽來說,能夠阻止她產後回職場上班的,不是老公一句「我養你們」,也不是家人反對,往往是「不能陪伴孩子的罪惡感」,看到寶寶在陌生環境哭得面白氣促,媽媽們也跟著柔腸寸斷,「要是我能邊帶小孩邊賺錢就好了」、「要是我再厲害一點就好了」,但是工作、家庭往往是無法兩全其美的事情,一天能使用的時間就這麼多,學著向媽媽的愧疚感說不,考慮未來與現實。
弄明白孩子真正需要什麼
照顧孩子與工作兼具是職業媽媽的矛盾,想多與孩子親近、互動,但往往又因為工作,只能利用有限的時間安排坊間親子互動的書籍、訓練、遊戲讓人目不暇給,讓父母越看越恐慌,好像不給孩子讀故事、不訓練孩子做遊戲,就可能影響他們的發展,好像無法陪孩子盡情活動的就不是好父母,在工作和帶小孩間游離,結果都忘了孩子到底需要什麼?
劃清家庭與工作的界限
如果覺得放寶寶去托兒所,自己去上班感到很愧疚的話,那就好好把握下班與孩子相處的時間!上班時候拋棄想孩子的心情,提高工作效率、準時下班回家,到家後關掉手機電腦專心陪伴寶寶,畢竟寶寶望眼欲穿等著媽媽來接他回家,也等的好辛苦啊!
延伸閱讀:不管全職媽媽還是職業媽媽,用心就是好媽媽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給肚肚3倍呵護,爸媽3倍放心!亞培心美力3HMO親護水解,育兒神救援!
相信許多爸媽都有以下經驗,晚上為了照顧情緒反應較大的寶寶,從量體溫、餵奶到換尿布…各個面向找原因...
適合全家補充元氣的好物?營養師推薦滴雞精,營養滿分照顧全家的健康!
小時候總是驕傲自己有位「超人媽媽」,上班以外,還要張羅家庭的三餐與孩子們的大小事。長大後才發現,...
與妻恩愛,10分鐘後夫突然失憶… 醫:性行為可能引發中年男子短期失憶!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根據外媒報導,一名愛爾蘭66歲男子下午和老婆行房,但10分鐘後卻突然喪...
曾為「小燕姐接班人」卻退隱台東!54歲曹蘭:先把自己活好,才有辦法照顧別人
作者\郭美懿 或許是對青春的追戀,對曹蘭的印象始終停留在「檳榔姐妹花」的絢麗五彩,然而剝掉...
女人最好的日子是35到55歲,這五件事情一定要管好!
作者\白茯 收藏家馬未都曾說:“人最好的日子是三十五歲到五十五歲。這二十年是你的黃金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