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齡談教養 » 看孩子寫作業總生氣?可以先問問自己三個問題

看孩子寫作業總生氣?可以先問問自己三個問題

教養,寫作業,分心,反思,標準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犀牛踩踩

每次看孩子寫作業,甚至在作業本上亂塗鴉的樣子,我腳底的板塊就開始震動。隨時都有可能進行的造山運動,讓我的一手握拳,一手緊握著橡皮擦,一邊在掙扎是否要把他亂畫的塗鴉擦掉;心裡又有一個小小的聲音在說服自己,那一切都是個過程;另一方面很慶幸孩子準備在家自學,不用向老師交待回家功課而感到鬆一口氣。否則,寫作業這件事,一定會為我們親、師、生三方崩壞的原因。

除了亂塗鴉,字沒對齊、筆順寫錯、比例不對、字體大小不一、寫太醜,擦掉! 我很想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我對作業有一種近乎完美的要求,讓我對剛學寫字的孩子有如此嚴格的標準?三個問題開啟與自己的對話

●我有什麼感覺?
●孩子做了什麼事情讓我有這樣的感覺?
●這件事讓我想到什麼?

我有什麼感覺?

答:我很生氣、很煩惱、也很擔心。

孩子做了什麼事情讓我有這樣的感覺?

答:他寫作業分心;他沒有按照我的方式寫作業;他亂畫作業本。

這件事讓我想到什麼?

答:他沒有專心寫作業;他浪費我的時間,不尊重我的指導;他不把自己的作業保管好,不夠嚴謹。

解決自己的情緒反應之後,讓我能夠退位思考。理解孩子手部肌肉發展的原因,放下自己嚴格的標準,並以較客觀地方式觀察孩子寫作業的狀況。

孩子寫作業分心?

我觀察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其實是專心的,字體的大小、比例還在嘗試著做,因為小肌肉的發展,讓他還不像成人能自由控制握筆;孩子也有依照練習題的上的筆順寫字。只是他發揮創意的小腦袋,在寫完練習題後,飛快地在作業本上亂塗鴉。

孩子故意浪費我的時間?

孩子的時間觀念才開始建立。對孩子來說,他只想好好的玩,要他練習寫作業才是浪費他的時間(雖然作業不多,一天寫不到10個字)。與其一直往情緒裡鑽,不如放下身段和孩子好好溝通。我告訴孩子我希望他練習寫字的目的,雖然他還不能理解,但我知道他一直放在心上。

孩子對自己的作業不夠嚴謹?

孩子常常在作業上亂塗鴉,讓我擔心他不重視自己的成品,未來如果要做專題報告或成品展示時,草率的態度,可能會讓作品不完整。除此之外,學校的教學評鑑常會要求學生在作業上保持整潔,我也是這麼被教育長大的。自然形成的文化觀念,讓我無法理解孩子的行為。

然而,我在孩子的畫作及自製的小書上,看見他對自己作品的重視。他保護自己的作品,交待家裡所有的人不能任意觸碰,並小心的收藏自己的作品,放在妹妹拿不到的地方,給作品一個能安全存放的位置。

面對自己的傷痛

如果我們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那是因為他們觸動了我們內在的傷口,威脅到一些依然緊抓不放的自我執著。──《覺醒父母》

當我開始慢慢接受孩子字跡潦草、亂塗鴉這回事,我才察覺到心裡另一道傷口。事情發生大概是小學的時候,老師和父母都告訴我,「字」代表一個人,字要寫的端正人才端正。 雖然這是激勵我們寫字的話語,但過度解讀帶給我另一種感受,我對字體「端正」的執著,以致於我嚴刻地要求孩子寫好,甚至認為沒教好孩子是我的責任。放下我執與自己和解

我從對待孩子的方式,理解過去師長與父母對我的期待,並且寬容自己曾經未達成的「標準」只是練習不夠而已,也理解品性不是靠單一方式評量或判斷。而我也漸漸捨棄對孩子錯誤的期待與要求。

從新定義「作業」的目的

我覺得作業是學習的延伸,我們可以透過作業的反覆練習,讓自己達到熟練。如果我的目的是要讓自己的字體美觀,就會需要反覆習字。然而,知識的吸收,非得需要反覆抄寫,才能讓自己的印象深刻嗎?更改練習的方式

過去的社會,家長忙著賺錢提供給家庭更好的物質生活,大部分的家長並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完成作業,我能理解當時的老師,出「寫」的作業,的確是他最容易且最方便批改、評量孩子是否有回家練習的方式。

在家自學,我不需要為孩子要向老師交待作業而煩惱,所以我可以更自由的安排孩子適合的練習方式,而且盡量在學習的20分鐘內完成。從閱讀開始,大量重覆的字句讓孩子識字,再用問題提問引導孩子思考,培養孩子的能力,讓孩子經過一次次的練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也提醒自己,別用舊有的評量方式,扼殺孩子的能力。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犀牛踩踩

愛自學的媽媽,帶著孩子在家自學。透過閱讀的力量,找到知識與解決生活中的大小事。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