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心理學家卻不贊成「鼓勵式教育」?不一樣的劉軒,幕後QA大公開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本集快問快答邀請知名作家、心理學家、DJ劉軒討論「如果可以,您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前半段從父親的角色出發,分享劉軒當爸爸以來,最難與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後半段,媽媽經聚焦現代親子之間,最常見的煩惱與問題,馬上看看積極心理學家劉軒,會如何見招拆招吧!
Q1. 您在養兒子、養女兒上有沒有比較不同的地方?
對女兒就是…更溫柔一些。(笑)
Q2. 當爸爸最難的一件事?
最難的就是時間規劃。
Q3. 當爸爸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最有成就感就是,看到孩子做一件事比自己更厲害,像他們現在游自由式,就比我更厲害。
Q4. 您期待孩子出社會後具備哪些能力?
我希望他們具備「看到問題」跟「解決問題」的能力。
Q5. 小孩愛玩手機、不寫作業,大人如何引導孩子自主學習?
通常容易上癮的東西會列為毒品或管制物品,然而,3C是一個很容易讓人上癮,卻又完全合法的東西。
我建議大人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在孩子小時候就跟他們介紹,APP的設計為什麼容易讓人上癮,讓他們從小就意識到這些程式設計本身是非常厲害的。例如,比起跟孩子說「不可以吃糖」,告訴他「吃糖會長不高」,後者成效更好,讓他了解做這件事情會有的後果,比單純禁止有效。
我都怎麼跟孩子介紹3C成癮?第一,常用3C專注力會受損;第二,快節奏的影片會讓你的多巴胺不斷分泌,以至於你無法好好看完一本書,書本裡面的知識無法滿足你要的新鮮感。第三,我會問孩子這個遊戲為什麼好玩?
舉例來說,我的兒子最近在玩 Super Mario Maker(超級瑪利歐創作家),玩家可以自己設計遊戲地圖,所以他覺得很酷,那我就會嘗試將這一點用在學校課業上,既然遊戲場景擁有鮮豔的顏色,那我們就把寫功課的房間布置得鮮艷一點,提高孩子的學習意願。
總結來說,當父母弱化「玩遊戲」與「學習」的界線,孩子就不會覺得兩者是對立的。

3C成癮的現象低齡化,避免孩子深陷誘惑,劉軒有一套!來源:劉軒提供
Q6. 有人說現代小孩難教,正向教養容易讓孩子隨心所欲、不守紀律?
現代父母正處於一段過渡期,以前「打壓」被視為一種正當的行為,一連串的紀律、規則是為了讓我們能夠一路專注於課業,面對聯考;但現在不一樣了,有人年紀輕輕就成為知名YouTuber,當孩子們看見周遭環境,有些勇於作自己、敢衝敢講的人,他們的粉絲數、按讚數很多,看起來是成功的。所以孩子會問:為什麼我不能隨心所欲?
這就是為什麼,我認為現在不宜過度使用「鼓勵式教育」。
有些父母過去被打壓長大,因此現在覺得自己不能這樣對待孩子,他們會鼓勵孩子:「你只要努力的話,什麼事都能成。」其實,我並不贊成這樣跟孩子說,因為事實上並非所有事情,只要你拼命做自己,就會有理想的結果。
我反而覺得「道德教育」變得非常重要。
以前的教育方式是,我說什麼你就要照做,因為古人都說這樣做才是好的;現在我們必須換個方式了,這件事情為什麼好?因為人是社群動物,我們不能只考慮自己,還必須考慮到身邊的人,遵守規則是為了與人相處,彼此建立信任,讓別人明白要如何跟你合作,我們才能完成更大的事情。
聽起來很抽象,但許多心理學研究都告訴我們,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知道「合作」與「幫助別人」的重要性。父母必須捨棄舊時代的斯巴達教育,從生理跟社會心理的基礎上,形塑孩子的道德觀。
Q7. 講到守紀律,很多人都會提起嚴格的「虎媽」,兩個女兒長大後,雙雙獲得頂尖成就,這是否代表「虎媽式教養」是有效的?
其實「虎媽」不好當,要花很大的功夫。當全家人去旅行的時候,無論你或孩子已經有多累,你還是想盡辦法,找到當地的琴房,把孩子放進去練琴。虎媽最了不起的地方在於,她所樹立的原則,都能堅持貫徹到底。
有人批評虎媽冷血,女兒畫了一張卡片,她居然退件,理由是這張卡片不夠好。但你細看,原來是因為女兒遲遲沒準備,耽誤到最後,草率畫了一張卡片。因此,她才會對女兒說:「我知道妳其實可以做得更好,而我也覺得平常照顧你一點都沒有倦怠,我也值得更好的。如果妳的想法跟我一樣,那妳把卡片收回吧!我相信妳一定能做到妳想要的水準。」
虎媽和孩子的關係,更像教練與選手的關係:因為我知道你可以做得更好,所以我對你有所要求,而我也會用最高標準要求自己、實踐承諾。想當虎媽,絕對不能對孩子說一套做一套,因此,如果你當得了虎媽,那就當吧!
Q8. 您希望孩子長大之後成為怎樣的人?比較成功,還是比較快樂?
「成就鬆綁」是我近期很想要對外推廣的觀念。
很多父母以為只要把孩子推上了成功之路,他們就比較容易得到健康快樂。但,豈知並不是每一個孩子的體質都適合一般世俗的成功之路。
像是我的妹夫,在美國一家頂尖的顧問公司工作,每天不到7點就起床,廢寢忘食忙到晚上11點,所以我的妹妹就要不斷提醒「喝口水啊」、「休息一下」、「你要學會照顧自己」。
工作拼命,只能短暫衝刺,不應該是持久的狀態。所以我們要不就要學會如何過更balanced的生活,要不就應該重新檢視「成功」的定義。
現代社會已經越來越可以接受「成功」擁有多元面貌,成功並不代表你一定要成為醫師、律師,有時候我們發現當了「五師」的人,人生一點也不快樂。所以,我現在比較希望孩子能夠成為,懂得如何讓自己快樂、突破自己的限制、保持上進心的人。
推薦閱讀:
專訪劉軒:我唯一不能對孩子妥協的,就是自尊
哈佛心理學家:這七個時間,你該放下手機和孩子好好相處
【未來親子】專訪協力 新書推薦【成為更好的自己:未來少年的18堂心理必修課】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哪有!才不是!」為什麼我的孩子會有「反駁型」人格?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反駁型人格通常被描述為那些堅持自己觀點、獨立思考、不輕易妥協的個體。 ...
嬰兒半夜哭鬧 3大原因,寶寶何時才能睡過夜?5招成功哄睡嬰兒
作者\babylike 俗話說一暝大一寸,孩子的健康,睡眠品質扮演重要關鍵。本篇分享嬰兒半...
心目中的模範生,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特質?優異成績不等於優良品性!
作者\林晉如老師 又到了每年選模範生的時候,很好奇小朋友心目中的模範生,應該要具備什麼特質...
不要太過急躁!看見孩子的高敏感天賦 幫助他成為更好的人
作者\崔治鉉 育有高敏感兒的父母,不能太過心急。我之所以會特別強調這點,是因為高敏感兒父母...
一碰就大哭…原來是「觸覺敏感」!試試7招幫助觸覺敏感的孩子
作者\babylike 觸覺敏感對兒童,是常見的特質,討厭不預期的碰觸,遇上觸覺敏感的孩子...
我要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