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媽疑因產後憂鬱,親手溺斃3幼子!產後憂鬱7徵兆妳一定要知道
美國一名30多歲母親疑似因產後憂鬱,親手溺死了自己的三個孩子,警方趕到後,母親全身濕透、光著腳站在一旁,不發一語,救援人員陸續發現溺斃的孩童,雖然經過緊急CPR,但仍回天乏術,在醫院被宣告不治。
大多數女性(及小部分男性)在寶寶出生後幾天內就陷入了所謂的「產後情緒低落(baby blues)」。
這股來勢兇猛的情緒可能會造成寶媽及部分寶爸心境激盪、莫名想哭、焦慮和失眠——通常而言,這些症狀兩週左右就會消失。但負面情緒持續兩週以上,並伴有諸多其他痛苦症狀的新晉父母則可能遇見了一種較之“產後情緒低落”更嚴重,卻並不少見的情況——產後憂鬱症(postpartum depression, PPD)。
究竟什麼是產後憂鬱症?
顧名思義,產後憂鬱症是一種在生完寶寶之後發生在新手媽媽或爸爸身上的憂鬱症。產後憂鬱症與其他類型的憂鬱症一樣,都應該及時治療。但由於很多患者誤以為自己的症狀只是適應母親或父親身份過程中的一部分,因此可能一時難以開口尋求治療(McNiff, 2021)。
產後憂鬱症通常在嬰兒出生四周內開始,然而實際上,PPD的症狀可能在產後一年內任何時間出現,甚至在分娩前就已經有所表現。
產後憂鬱症的體徵和症狀
PPD的許多常見症狀與其他類型的憂鬱症相似,但具體表現可能因人而異:
• 一連幾週或更長的一段時間裡,全天大部分時候都感到沮喪或情緒低落
• 感到孤立無援,迴避家人和朋友
• 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致
• 飲食和睡眠習慣改變
• 一天裡的大部分時間都感覺很累
• 易怒、煩躁
• 感到焦慮、擔心,出現驚恐發作或思維奔逸
一些統計數據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的估計,平均而言,10%的新媽媽會在生產後出現一個或多個產後憂鬱症的症狀。但在一些地區,每5位婦女中就有1位經歷過產後憂鬱症。相較之下,非裔女性、亞裔女性,以及未滿19歲的年輕媽媽更容易患上產後憂鬱症(cf McNiff, 2021)。
不僅如此,一項在英國展開的大樣本研究發現,大約有4%的父親在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年也會經歷憂鬱症(cf Jaworski, 2020)。年紀較小或原本有憂鬱症史的父親患上產後憂鬱症的風險更高。
男性產後憂鬱和焦慮的常見症狀是:
• 易怒、與他人頻繁發生衝突
• 飲酒量明顯增加
• 沮喪或煩躁
• 暴力行為
• 體重明顯增加或減少
• 疏遠家人和朋友
• 容易焦慮
• 衝動或尋求刺激(可能包括魯莽駕駛或出軌)
• 感到挫敗、憤世嫉俗
• 軀體症狀增加,例如頭痛,消化問題等
• 無法集中註意力或缺乏動力
• 對工作、興趣愛好等失去興趣
• 強迫性地不斷加班,迴避家人
• 擔心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表現
• 疲勞
• 因為自己的真實感受與預期中父親角色不符而心理失調
• 出現自殺或死亡的念頭
• 無故感到悲傷或哭泣
無論是女性還是男性,如果不進行治療,PPD可以持續數月乃至發展成某種長期的心境障礙。
除此之外,目前我們已經知道的是,未經治療的PPD會削弱患者和孩子之間的聯繫,並可能阻礙孩子的健康發展。
具體來說,它會增加孩子以後出現情緒和行為問題的風險,比如語言發展遲緩,睡眠障礙和飲食失調等(Giallo, Woolhouse, Gartland, Hiscock, & Brown, 2015)。
如何治療產後憂鬱症?
產後憂鬱症的主要治療方案包括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兩種,某些情況下醫生會採取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結合的治療方案。具體的治療方式取決於患者的症狀及其對患者正常生活造成的干擾程度:
心理治療
與精神科醫生、臨床心理學家或其他心理健康專業人士的談話治療可以幫助PPD患者處理消極情緒。某些治療流派,如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可以讓患者識別出導致憂鬱的負面想法和認知模式,並學會打破思維反芻的惡性循環。
藥物治療
對於中度或重度的PPD患者,醫生可能會建議考慮藥物治療。常見的抗憂鬱藥如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製劑(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一類的藥物可以平衡患者大腦中的血清素水平——血清素是一種可以調節情緒的神經遞質。(詳見《“情緒調節器”之血清素:我們應該知道些什麼?》)
除了一般的抗憂鬱藥之外,第一種專門用於治療產後憂鬱症的藥物——Brexanolone(別孕烯醇酮)最近已在美國上市。它能夠在短時間內恢復女性在懷孕後改變的激素水平,在緩解產後憂鬱症方面尤其有用。
話雖如此,通過靜脈注射給藥的Brexanolone總共需要60小時的持續輸液治療,副作用包括嗜睡、口感、意識模糊等。但它起效較一般的抗憂鬱藥更快,有的PPD患者在治療剛結束症狀就有了明顯改善(cf McNiff, 2021)。
除了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之外,一些生活方式的改變也可以幫助緩解憂鬱症狀、提高患者應對PPD的能力:
1. 見縫插針地補充睡眠
2. 向家人和朋友尋求幫助
3. 騰出一些自己的專屬時間
4. 建立規律、健康的飲食習慣
5. 定期進行冥想或其他正念練習
常見問題解答
1.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產後憂鬱症?
通常情況下,導致女性產後憂鬱症的不是某個單一的原因。分娩後雌性荷爾蒙的驟然下降和照顧新生兒的壓力被認為是造成PPD的主要原因,此外患者以往的憂鬱症或PPD病史也會增加再次憂鬱的風險。
導致男性PPD的原因可能包括經濟壓力增大、睡眠時間變少、夫妻關係不和諧等。另有研究發現妻子患有PPD會增加丈夫的抑郁風險。
2. 產後憂鬱症會持續多久?
研究者曾對1000位新手媽媽進行過一項為期數年的追踪調查。他們發現,在未經治療的PPD患者群體中,在生下孩子到孩子進入幼兒園這幾年時間裡,大約78%的人憂鬱水平幾乎沒有任何改善,餘下的22%的人則隨著孩子的長大而憂鬱症狀越發嚴重。
3. 藥物治療對母乳有影響嗎?
大多數抗憂鬱藥被認為是安全的。遵循醫生的指導,在母乳喂養期間服用抗憂鬱藥對嬰兒的造成副作用的風險較小(具體操作請聽從醫生的指導)。反之,未經治療的PPD可能會使患者的寶寶面臨發育遲緩和行為障礙的問題。
推薦閱讀:
受疫情影響,媽媽產後憂鬱更加嚴重!?
【孕期營養】避免產後憂鬱,你應該補這些食物
我要回應
2022-09-15 11:34:34
2022-09-15 07:48:03
2022-09-14 06:19:47
2022-09-14 06:15:39
2022-09-14 05:20:09
2022-09-14 05: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