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齡談教養 » 6-12歲 » 7歲童獨自一人國小新生報到,該心疼還是欣賞?想讓孩子獨立上學,父母需注意的5件事

7歲童獨自一人國小新生報到,該心疼還是欣賞?想讓孩子獨立上學,父母需注意的5件事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家中有小一生,對大部分家庭來說想必都是令人興奮又開心的事,許多爸媽甚至會請假一天,陪伴孩子去新生報到與第一天上學,就是希望孩子能夠感受到「升小一」是件重要又有意義的事,但如果,有忙碌的家長真的無法陪伴孩子,你看見獨自新生報到的七歲小一生,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

一名網友就在網路上分享,自己在某日國小新生報到當天,在校門口招生,眼尖的他在熱鬧的人群當中,突然發現一個大約七歲的小男孩,手拿著透明的資料夾,裡面似乎是放著戶口名簿等資料,一個人默默的走進校園,警衛叔叔彎腰問了孩子是否是要新生報到,孩子也安靜地點了點頭,便走進校園中。

過了不久,孩子一個人從校門口走出來,獨自離開。該名網友表示,自己做國小招生20多年,第一次看見獨自一人報到的小男孩,心裡很有感。雖然不知道為什麼讓孩子一個人來新生報到,但在眾多的被家長擁護來到校園的孩子當中,這名孩子似乎特別顯眼,也「獨立的讓人心疼!」

許多網友紛紛留言:「小朋友好勇敢獨立,大人也實在太放心了吧!」「我相信小男孩會記得一輩子!」但也有網友持著另一種想法:「7歲小孩子獨立我覺得挺合理的。」「現在的小孩上個學像皇帝出巡才不正常吧!」「我30幾年前也是自己一個人去的。」

為何「獨立的孩子」在現今變得獨特?

台灣近幾年來少子化越來越嚴重,美國CIA前幾日公布了全球生育率預測,台灣更是全球227個國家當中的最後一名,平均一個女人只會生育1.07個孩子,也就是說,每個家庭當中只有一個孩子的機率會越來越高,父母勢必會將所有的寵愛、疼愛、心思都放在這一個孩子身上,當然也就顯出獨立自主孩子的獨特性了。

升小一,新生報到,獨立,自主,自己上學

為什麼孩子需要學會獨立?

其實,獨立是孩子的天性,當父母過度保護孩子,會發現孩子對許多事情失去了主見,甚至是失去了探索世界的渴望,蒙特梭利博士曾經說過:「當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像是自己繫鞋帶、自己穿脫衣,快樂和成就感都會滿足地寫在臉上。」

學會獨立對孩子來說,是培育毅力、自律、自信的關鍵,美國曾經做過對1500個孩子的研究,發現自小時就學會獨立的孩子,在30年後取得成就的比例越高。

想讓孩子學會獨立上學,父母需要注意的事

既然獨立這麼重要,父母不如從「讓孩子自己上學」開始吧,如果家裡離學校距離不遠,讓孩子嘗試自己從家裡走到學校,放學時自己從學校回家,只要注意好以下幾點行走時的注意事項,想必就是孩子擁有獨立自主個性的第一大步。

1.專注行走,不東張西望

年幼的孩子很容易被外在有趣的事物吸引,因此父母一定要提醒孩子,上學路途上一定要專注在自己行走的道路上,不要輕易東張西望,以免跌倒受傷,發生危險。

2.過馬路時,舉高雙手

由於孩子的身高較矮,過馬路時有時可能會讓駕駛注意不到,因此父母可以提醒孩子,在過馬路時可以把手舉高,讓駕駛可以更明顯的看到自己。

3.避免靠近路緣等待

路緣就是車子轉彎時靠近人行道的地區,有時孩子等紅綠燈時可能沒注意到離車子太近,駕駛又因為視線死角沒看到孩子,意外就可能因此發生,因此父母要提醒孩子,等紅綠燈時記得離馬路遠一點。

4.不輕易和陌生人說話

這想必是每個家長從小就給孩子灌輸的觀念,但現在外面的壞人越來越聰明,可能使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吸引孩子,比如問路等等,因此家長一定要提醒孩子,不論如何不要跟陌生人說話,如果真的需要回答對方的問題,最好確保身邊有其他大人,發生危險時才不會太措手不及。

5.陪伴孩子走第一次

如果家長擔心孩子提醒後仍會犯錯,可以在第一天上學時陪孩子走一次,路上邊告訴孩子每一個地點的注意事項,也告知孩子「這次媽媽陪你走,之後你要自己去上學」的觀念,讓孩子更加注意路況,也將提醒的事項記在心裡。

推薦閱讀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尊重孩子有不想與妳分享的個人空間
小小孩上學去,你準備好了嗎?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媽媽經編輯部

媽媽們最關心的食、衣、住、行、育、樂的大小資訊,無論妳是哪個階段的媽媽、媳婦或婆婆,都能在這裡找到妳需要的精彩內容,歡迎媽媽們一同來聊「媽媽經」。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

揮別突發漏尿,重拾乾爽自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