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百寶箱 » 不洗手,病菌吃入肚!小心腸病毒與腸胃炎!

不洗手,病菌吃入肚!小心腸病毒與腸胃炎!

夏天兒童傳染病高峰期,小心腸病毒與腸胃炎!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病從口入!夏日預防病菌大作戰馬虎不得
雙手只「過水」病菌洗不掉!預防腸病毒正確洗手很重要

台灣夏季氣候溫暖潮濕,是細菌孳生的高峰期,只要一不小心就會將病菌吃下肚。2015年馬偕醫院統計夏天十大常見疾病中,其中兩項就是父母聞之色變的「腸病毒」與「沙門氏菌腸胃炎」,孩子生病難受,對媽媽而言比自己生病受傷還傷心,要讓孩子們遠離疾病,就該先了解病菌如何傳染?又該怎麼有效預防?

腸病毒・避之唯恐不及卻又防不勝防

腸病毒是經由飛沫、接觸及糞口傳染,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從發病起到發病後十二天,病人的口鼻分泌物都會有腸病毒病菌,感染後會引起發燒嘔吐,皮膚上會形成小紅點或是水泡,每年6-9月為高峰期,孩子會因為學校群聚生活而相互傳染,越小的孩子感染機率越高,最嚴重甚至會引發心臟與腦部的併發症。
夏天兒童傳染病高峰期,小心腸病毒與腸胃炎!

沙門氏菌腸胃炎・拒絕生食勤洗手就是杜絕病菌

沙門氏菌通常存活於未處理乾淨的食物中,7-10月為高峰期,甚至有醫師指出,嬰兒奶粉也曾經大規模感染沙門氏菌,感染後會造成高燒、嘔吐與腹瀉等症狀,較危險甚至會引發腸穿孔與敗血症。

預防感染除了勤洗手,抗菌也該主動出擊

其實孩子容易感染流行性傳染病的最主要原因還是「病從口入」,在公共場所或是學校玩耍、進食,也順勢將手中、食物中的病菌給吃進肚子,醫師及媒體都在強調及倡導勤洗手,但因為現今細菌的抗藥性越來越強,孩子若只是隨便洗幾下,也無法洗去頑強的病毒,因此主動出擊做防護是刻不容緩的。
夏天兒童傳染病高峰期,小心腸病毒與腸胃炎!

在公共場所除了用餐前、遊戲後、上廁所後要洗手之外,利用乾洗手噴霧先行消毒也很重要,像是上廁所前消毒馬桶座墊、餐廳吃飯前先以乾洗手噴霧擦拭桌面,都能有效減少病菌感染,「南僑水晶葡萄柚籽乾洗手噴霧」經SGS檢驗抑菌程度高達99.99%,在勤洗手之餘更多了一層防護,有效抵抗細菌,居家或在校時再搭配抗菌洗手液及抗菌洗手皂,將壞病菌通通隔離,大人、小孩才能夠更安心。
夏天兒童傳染病高峰期,小心腸病毒與腸胃炎!

夏天開始了,孩子健康防護大作戰馬虎不得,正確且有效洗手,遵循「濕、搓、沖、捧、擦」之外,充份洗淨手心、手背及指縫,洗手時間至少10-20秒,搭配抗菌洗手產品洗去病菌多層防護,雙手乾淨了,也就不怕孩子將壞東西吃下肚,寶貝健康快樂,對媽媽而言比什麼都重要。

不洗手,病菌吃入肚!夏天兒童傳染病高峰期,小心腸病毒與腸胃炎!

了解更多「南僑防疫手護神」系列:  http://bit.ly/1UhvNrS

延伸閱讀:爸媽看這邊!盤點小兒夏天常見五大疾病)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廣編企劃

媽媽經廣告特別企劃專區。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