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齡談教養 » 教養方式 » 你是哪一種金錢父母?心理學家:別再對孩子說「這很浪費錢!」

你是哪一種金錢父母?心理學家:別再對孩子說「這很浪費錢!」

金錢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每位父母都知道,樹立榜樣比什麼都重要,言行是教育孩子的有力工具。而今天我們來談談什麼是金錢養育,顧名思義就是教孩子關於金錢的課題。很多時候,我們依賴父母在我們年輕時告訴我們的事情,或者我們不假思索地說話,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但是我們忽略了我們所說的話如何形成我們孩子的價值觀。

推薦閱讀金錢是人生的必修課,孩子12歲前,請務必讓他養成正確的理財邏輯!

讓我們來看看父母對金錢的一些常見說法,當我們在對孩子說話時,孩子實際上聽到了什麼,以及我們可以更好地說些什麼呢?

1.「錢不是從天上掉下來」

這是一句經典的話,可能是從我們自己的父母那裡聽到的,他們告訴我們不要浪費,但我們也知道這些話是多麼的無效。實際上,這些話確實對孩子影響不大,因為它們只是陳述顯而易見的事情,但我們仍可以改變看看,試著說:「為了準備這頓飯,我付出了很多努力,請尊重這一點。」或者「我為此努力工作賺錢,請不要浪費。

2.「我們負擔不起」

想像的孩子想要一個昂貴的玩具,但它顯然不值得或超出您的預算,於是他們在玩具店裡哭鬧,為了讓他們停下來,你告訴他們:「我們買不起。」希望讓他們的哭鬧結束,但通常孩子不會因此停止。父母應該記住,孩子是非常敏感的,「我們負擔不起」很容易與「我們沒有錢」混淆,這會導致孩子對家庭的財務狀況感到擔憂和壓力,我們可以告訴孩子「我覺得我們可以花在更好的東西上。

3.「我不知道這個月我們該如何度過」

心理家鼓勵父母讓孩子參與金錢決策和討論,然而,這可能比「我們負擔不起」更有害,孩子可能會自主嘗試分擔你的經濟困難,但他們可能會因此害怕失去家園或沒有足夠的食物,這會危及兒童所需要感受到的安全感。讓孩子參與金錢討論是好的和健康的,但不需要談論你的恐懼和金錢困難。看到你掙扎和努力工作是一件好事,但要保持「積極」的態度,這是教導他們「延遲滿足」的好時機。

推薦閱讀要如何教孩子等待?「延遲滿足教育」懶人包大公開!

4.「這只是浪費錢」

孩子向你要求要買蜘蛛人玩偶,你看了看價格,然後話便從你嘴裡飛了出來:「這只是浪費錢。」正如你在購買一雙新鞋時,自我感覺良好一樣,孩子在購買東西時也會感覺良好,心理學上說「購買行為」會促進「自我認同感」,這是人類自然的一部分。如果你告訴孩子他們想要的是浪費金錢,等於說他們想要的東西一文不值,因此孩子本身也毫無價值。藉此機會教您的孩子區分需求和欲望。問他們:「我知道你想要它,但你真的需要它嗎?」

5.根本不談錢

有些父母選擇根本不和孩子談論金錢,如果你什麼都不說,你的孩子就會獨自解釋你對金錢問題的沉默,他們可能會發展出不正確的概念和價值觀,這可能會影響他們成年後看待和管理金錢的方式。不談論金錢將會錯失教導孩子重要人生課題的重要機會,花一些時間用正確的詞語和自己的好榜樣來教您的孩子有關金錢的知識,這樣做可以給他們帶來積極的價值觀,並教給他們可以終生受用的實用課題。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媽媽經編輯部

媽媽們最關心的食、衣、住、行、育、樂的大小資訊,無論妳是哪個階段的媽媽、媳婦或婆婆,都能在這裡找到妳需要的精彩內容,歡迎媽媽們一同來聊「媽媽經」。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