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齡談教養 » 嘴饞容易被拐走?四招訓練孩子抵抗零食誘惑

嘴饞容易被拐走?四招訓練孩子抵抗零食誘惑

看到糖果就「對狼走」!四招讓孩子不被點心拐走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大多數家長認為,自己孩子的安全教育做得很到位,根本想不到當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有多容易被陌生人帶走。

用零食引誘小女生占便宜、趁著人多哄走小男生,種種拐人新聞,讓家長人人心惶惶。難道是平時「禁嘴」太嚴,孩子愛吃零食嘴饞更容易被壞人誘惑?對於這種猜測,多數媽媽想也沒想就直接反駁:「想太多,他才不會亂吃東西」。

但實際測試中,多數孩子愛吃零食面對美食或玩具的誘惑多少都會猶豫和搖擺!

當孩子處在低齡階段時,面對「美食」當前的誘惑往往很難抵住,幾乎是一瞬間爸媽就看見自己平日的苦口婆心都化為泡影。孩子為什麼會很難抵擋住美食誘惑的糖衣炮彈呢?

看到點心就失魂!面對糖衣砲彈四招避免孩子被拐

年齡越小自制力越弱,誘惑越有機可乘

年齡越小的孩子,在面對著自己喜歡的物品時就越容易向誘惑投降。陌生人的食物往往意味著「不需要任何代價」就可以獲得,於是這一連串的誘惑就讓很多孩子都敗下陣來。

我平時總告訴小孩不能嘴饞,但他看見朋友孩子手裡有好吃的,更是滿眼放光,每次我都特別生氣,你說他怎麼就這麼沒出息!孩子的這種「沒出息」的表現,其實很正常,這個階段孩子心理發展都有一個特點:「自制力薄弱」,當面對誘惑的時候,無法控制住自己,是這個階段的共性。

不過,正也是因為「自制力差」,才讓陌生人的美食誘惑有了可乘之機。孩子的自制力是可以被後天訓練的一種能力,不能要求一次性到位,要慢慢引導和訓練。

缺乏場景辨別能力 讓危險有機可乘

決定孩子是否會被危險的美食誘惑,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缺乏對「安全的環境」的判斷能力。

  • 場景一:孩子在小同伴家玩,別人家長拿給孩子一顆巧克力,知道媽媽命令禁止自己吃,他還是一把塞進了嘴裡。
  • 場景二:孩子在家門口玩,一個陌生的叔叔拿給孩子一顆巧克力,孩子猶豫後,還是忍不住伸出了手。

這兩個場景,大人可以馬上判斷「安全」和「危險」與否。但孩子最先關注到的,是眼前的「食物是不是我喜歡吃的」,忽略了「給我吃的是誰」這個危險環境的判斷。

那,如果平常滿足孩子的慾望呢,能不能解決面對零食的誘惑?當然不是!單純滿足孩子口慾,卻沒有訓練到抵抗誘惑的能力。自制力與安全意識的缺乏,才是藏在「食物誘惑」背後的問題。提升孩子的自制力與安全意識,才能讓孩子抵擋陌生人的誘惑

推薦閱讀:10個小提示 讓小孩健康吃零食!

怎樣幫助孩子抵制「危險的誘惑」

一、及時滿足合理的需求

不是說不能無限制的滿足孩子的需求嗎?那是不是每當孩子有什麼需求,都要刻意地等待,或盡量不滿足,就可以讓孩子學會拒絕誘惑呢?這當然不可能!這樣的話,孩子學會的只是「忍」而不是「控」。

我們說的自制,是孩子主動控制自己的欲望,而不是被家長刻意延遲或者否決的欲望。往往這種刻意的延遲,只會讓孩子面對誘惑時更快的繳械投降。因為一旦離開家長的「刻意監控」,所謂的「自制力」就會在一瞬間瓦解。

及時滿足孩子合理的需求,是給予孩子信任和對自制能力的肯定。孩子越是對大人信任,能夠自我控制欲望的時間就越長。

同時要注意,如果你曾對孩子許諾,如果抵擋了誘惑就會有獎勵,請一定要兌現獎勵,因為這不僅會增加信任感,更會讓孩子變得更為自立、自制,在以後面對同樣場景問題時會更有信心去處理。

看到點心就失魂!面對糖衣砲彈四招避免孩子被拐

二、確立明確的是非邊界,幫助孩子建立安全判斷能力

對於缺乏情景的判斷能力的孩子,面對誘惑,很多時候他們只會去關注食物本身。而5歲的孩子,很難馬上理解「為什麼不讓我吃」,就算再苦口婆心地勸解,就難以收到效果。更加有效的方法是,用「家長權威」告訴孩子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然後再做解釋和補充,孩子也容易接受。

家長可以這樣告訴孩子

1.家裡客人給的吃的要經過允許後才能吃。
2.獨自在外面任何人給的東西、食物都要禮貌拒絕。
3.有問題請求助最近的警察或店家。

每一次都盡可能幫助孩子去建立屬於他自己的安全情景,確立明晰的是非邊界。

這樣可以讓孩子對一些無法判斷或者是暫時獨自面對誘惑時迅速、直接地做出判斷,也能夠在面臨危險的時候更快的找到求助對象。

三、承認並肯定抵抗誘惑的感受

有時孩子抵擋了誘惑會表露出痛苦糾結,這時千萬別說:「沒事兒,沒事兒,忍一會就好啦!」這其實是對孩子做出對誘惑抵抗時的情緒上的否定。

而這種否定並不有利於孩子的自制力的增長,反而會因為正常的情緒沒有被接納而產生「為什麼總是我在忍,我不忍了」這樣的負面情緒。不要因為似乎表現的或者是表現出忍不住就評價孩子「不好」。

推薦閱讀:面對可怕的公園擄童該加強些甚麼?

家長最好這樣告訴孩子:

我知道當時你很想吃這個東西,我想這一定一點都不好過。可是你做到了!我們來找找看有什麼成功的好方法。感受被接納的時,即便最後還是「沒吃到」,但孩子的自制力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增長的,一次次的積累,會讓他在面對下一次誘惑時表現得更好,這就源自於感受被父母接納時的尊重與肯定。

看到點心就失魂!面對糖衣砲彈四招避免孩子被拐

四、安全從「SAY NO!」開始

有的時候,孩子並不是抵擋不了誘惑,而是面對陌生人的「盛情難卻」不敢「SAY NO!」。所以這時我們可能更需要讓孩子學會說「不」。

這種情況,家長可以通過演練的方式,來讓孩子提升自己拒絕別人的技巧,例如:

1.婉拒:謝謝你,這個我並不需要。
2.推遲請求:我可以再想想看嗎?
3.警示拒絕:我的爸爸/媽媽就在附近,我要先經過他們的同意。

推薦閱讀:帶著孩子一起重拾對陌生人的信心

為孩子設置不同的場景,去訓練預設好的拒絕言辭,這樣也能夠幫助孩子在遇到了類似其他問題時,將自己從「難堪」中將解救出來。

作為父母,我們無法時刻在孩子身邊保護他們,也無法為他們製造一個絕對安全的「真空環境」。我們要告訴他們,這世界有好人也有壞人,學會拒絕陌生人的誘惑,學會保護自己,不讓孩子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專欄作家

想投稿想分享,媽媽經專欄作家換你當!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

揮別突發漏尿,重拾乾爽自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