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齡談教養 » 教養方式 » 照顧與分離都是爸媽的必修課!不懂分離的家庭,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照顧與分離都是爸媽的必修課!不懂分離的家庭,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分離焦慮,大人分離焦慮,孩子離家,幼兒園,教養,開學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開學季到臨,容易看見小孩子拉著媽媽的衣角緊緊不肯放手,或是哭喊著「我要找媽媽」?看到這裡,身為媽媽的妳是不是心頭一緊,腦袋裡開始浮現小孩子可能發生危險、可能受傷、睡不好,認為沒有妳照顧不行。如果妳已經有產生這樣的念頭,那妳可能要注意自己是不是正在面臨分離焦慮

媽媽也有分離焦慮?

不只孩子會有分離焦慮,媽媽與孩子分離的過程中也會產生同樣的情緒。不捨孩子、擔心孩子過不好、沒有自己不行等想法,都是分離焦慮所造成的。如同我們常聽到的「空巢期」,即孩子離家求學等等,父母會感到空虛、寂寞、沮喪,在嬰幼兒時期,特別是孩子第一次上學,踏入校門跟妳道別,同時也意味著孩子的個體成長、個體分離,而面對這樣的分離,相比孩子之前依偎著媽媽,媽媽會容易因為那股落差感而感到沮喪,難以割捨,甚至感到自責、愧疚、不安。

「沒有人比我更會照顧我的孩子。」分離焦慮的母親,也容易對老師產生不信任感,更對無法照顧孩子的自己感到難過、氣餒。而媽媽產生的分離焦慮症狀,多半為:整天只想著孩子做不下別的事、擔心孩子在校的任何狀況、擔心孩子生病而過度保護,都是因為分離焦慮而產生的不信任感、無安全感。

分離焦慮,大人分離焦慮,孩子離家,幼兒園,教養,開學

造成分離焦慮的原因,多半為:生活重心以孩子為主,而忽略自己想做的事、對孩子過分依賴,無法與孩子分開,任何對孩子的過度保護感,都有可能加重分離焦慮,而這媽媽的分離焦慮感,是會著著實實地讓孩子感受到的,因而也加深孩子的分離焦慮。

同樣是分離焦慮,也受母親早期經驗的不同而有差別,如同感冒也有輕、重感冒之分,而感冒的嚴重性也會受壓力、免疫系統等而影響。因此,造成分離焦慮的輕重原因諸多,不可以一概之,根據Hock, Mcbride & Gnezda(1989)的研究結果指出,母親的分離焦慮程度是有個別差異的,且高焦慮的母親在行為上會故意拖延與孩子分開的時刻,好讓孩子多留在身邊一會,或是母親自己的人格特質、智力、家庭成就傾向、特質焦慮、工作時間、孩子年齡、產序與母親早期經驗的分離感受等等(龔如菲,2005),皆可能影響母親對於分離焦慮的感受高低。

為什麼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有分離焦慮?

撇除女性生物學上就比男性更具有同理心(同理心腦區的發展結構),母親從受孕、懷胎、生兒,歷經這一連串與孩子血脈、心跳的緊密相連,自然與孩子的緊密程度就比爸爸高。同樣地,嬰兒在很小的時期第一個辨識出來的人也通常是母親,根據Mehler研究亦顯示,四天大的嬰兒偏好母親的聲音。由此可知,母親與嬰兒從最一開始便以締下深厚的感情,且不輕易動搖的,連父親也不例外,也因此,面對分離時,女性焦慮的程度也明顯高於男性

分離焦慮到底好不好?

喬治亞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許博士在研究報告中指出,在媽媽與孩子分離的過程當中出現些許焦慮的情況是正常且健康的,但過度的分離焦慮對於父母的健康、教養行為,以及孩子的發展都是有害的。因此,了解分離焦慮是什麼以及如何排解它才是解決之道!

如何排解分離焦慮?

從跟孩子相處的時候,就應建立好一套完整且健康的心態:(來源:張旭鎧。兒童職能治療師)

一、理解分離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你的心理健康對於孩子的發展也是相當具有影響力的一環,因此經營自己的生活也很重要,找時間與朋友共進午餐、逛街購物或與丈夫約會。在嘗試分離時可由短時間(20分鐘內)開始練習,再慢慢延長與寶寶分離的時間,試圖將自己的焦慮減至最小化,。

二、逐步信任代理照顧者:不論你是要將孩子交給保姆、家中成員或朋友,都該保留一小段你、孩子及代理照顧者同時相處的時間,了解彼此的相處模式,若信任提高了,焦慮就會相對的減少。

三、果斷的與孩子進行分離:當你與孩子說完再見後,就該迅速離開現場,而非不斷表現出依依不捨的情感,這樣不僅影響到自己的感受,也會擾亂孩子的情緒,兩者都無法愉快的享受分開的時光。

四、降低內疚感:將孩子託付給你所信任的代理照顧者後,提醒自己不論決定要做什麼事情,都不該覺得內疚,因為你是有價值的個體,需要充電的時間才能讓自己變的更好,更有能力照顧你的孩子。

了解這些小技巧之後,相信媽媽們已經可以好好面對孩子們的「分離」,從孩子出生就無不掛心他們的媽媽,也要好好相信孩子一定能在學校過得很充實、美好,別忘了「放手」固然重要,但也要安心地對孩子放手喔!

推薦閱讀
寶寶超黏媽媽?改善分離焦慮有撇步
孩子到幼兒園就哭,六招解決分離焦慮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媽媽經編輯部

媽媽們最關心的食、衣、住、行、育、樂的大小資訊,無論妳是哪個階段的媽媽、媳婦或婆婆,都能在這裡找到妳需要的精彩內容,歡迎媽媽們一同來聊「媽媽經」。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