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潰!媽媽逼交密碼「從小偷窺監視」親子缺乏界線會帶來什麼後果?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與小孩之間的界線拿捏,一直是許多父母的一大難題,但當然也存在著完全不考慮界線的父母,讓孩子實在是心好累。一名女網友近日在網路上發文,說自己從小在媽媽面前就沒有隱私,就連上了大學,與男友的對話紀錄也一樣被媽媽看光光。
女網友表示,媽媽對自己的私生活完全沒有界線,從國中的心情日記、手機、臉書、Email等,媽媽通通看好看滿,就連教了男朋友,對話訊息媽媽也每一條查看,女網友表示:「自己覺得非常沒有隱私。」但跟媽媽反應時,媽媽卻回應:「我是你媽誒,為什麼不能看?」
直到上了大學,男朋友幫忙母女倆溝通,媽媽的監視習慣才有所緩解,但就在原po覺得一切都要雨過天晴時,某天在客廳看電視,男友卻突然跟他反應:「為什麼已讀訊息卻沒回?」讓原po察覺異樣,衝進房間竟看見媽媽在用電腦看自己的對話紀錄,原po立刻將電腦搶走,媽媽卻一臉無所謂的表示:「不是故意的。」讓原po大喊:「當下真的傻眼到不行…超想哭…」
底下網友紛紛留言:「趕快搬出去吧,有這種媽媽是誰都會瘋掉。」、「我媽也是,可能因為是獨生女吧,注意力都在我身上。」、「最好社交軟體的密碼也換成比較難讓他猜出來的。」但面對改密碼一事,原po無奈表示,如果改了會被逼問到把密碼交出來。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距離、界線該如何拿捏呢?到底該在孩子幾歲的時後,提供給他們夠用的隱私?對孩子來說,「夠用」又是多少呢?其實,父母與孩子之間有一定的界線控制,才是對擁有親密親子關係最好的方式。
多少父母親心中是夢想著:與另一半和寶貝孩子一起建立一個不分你我、最親密無間的家庭。但很可惜的是,夢想總是最美的!家庭關係其實與社會人際關係一樣,需要每個家庭成員留給彼此一個「邊界(界線)」。
換句話說,也就是家庭成員間的親密必須加上私人空間和界限做出親密感情的間隔,才能達到家庭成員彼此「親密無間」的效果。這或許顛覆了父母原先的想像,但現實生活中,父母與孩子的距離因為少子化而愈拉愈近,造成的「親子一體化」的現象,其實是家庭衝突的原因。
舉例而言,媽媽看到孩子房間髒亂而幫孩子收拾,但孩子卻因此和媽媽大吵一架,這是因為雖然房間看似只是空間上的界線,但孩子卻會認為這空間是屬於他的小宇宙,是只能容下他的心靈上的空間邊界,因此侵犯該領域的媽媽,就是在破壞孩子的自主權與不想受到打擾的內心,才會造成母子吵架。
上述這樣幫孩子包辦好生活的行為,是造成家庭衝突常見的其中一項原因,不過家庭關係因為這樣的邊界問題而產生衝突,還有另外四種情況,分別是:身體安全、隱私空間、選擇控制與能力剝奪。
家庭要親密,必須了解並釐清每個家庭角色都有自己的界限
一個人不論是在社會還是在家庭中,都會有自己必須扮演好的角色,而這角色通常不會只有一個,就像志明是他爸媽的兒子、是春嬌的丈夫、是小明的爸爸……此時一個角色扮演的好與壞會牽動另一角色的處境,因此找到一個平衡邊界,讓每個人都能享有緩衝的空間,是重要的!
「夫妻」、「親子」、「與自己父母的關係」,這三種關係如何排位?
現今,小家庭與三代同鄰的概念都非常盛行。不過,這也引發了究竟哪一個家庭關係應該獲得自己最多的重視以及優先處理?
中親聯教育研究院院長、家庭教育網上學習平台「百家談」的發起人王占郡表示:在一個健康的系統中,無論從時間的長度上,還是從重視的程度上,都應該是「夫妻關係」高於「親子關係」;而接下來,親子關係排在後面的應該是與自己父母的關係。
他並說道:「可現實生活中,很多家庭都認為最重要的是孩子。媽媽是大圓,孩子是小圓,爸爸是另外一個圓。那麼,三個圓是重合好,還是分離好呢?孩子0-3歲時,媽媽跟孩子的關係更親密,可是隨著孩子的長大,媽媽不能再把愛人邊緣化。家要和,夫妻關係一定要和諧,孩子才能安全健康成長。」
雖然夫妻關係是三段關係應該優先處理的,但現實是父母對親子關係的重視,很難在一時半刻被擺在第二順位,因此這邊要回歸來談父母與孩子間的界線與親子關係的處理。
「爸媽這是為你好、為你著想」
很多家庭確實對兒女疼愛有加,甚至父母早已幫孩子想好他未來該走的路,但其實大部分都是打著愛的名義,來實行對子女的控制。許多父母可能會認為自己並沒有這樣做,但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沒有跳出框架的父母,要意識到這個問題,難矣!
除了控制子女以外,父母親所謂「為孩子好」的原因還有這個:父母只看的到當下他們對孩子的付出不夠多、父母只想的到他們能對關愛孩子的時間是一天一天不斷地在減少,所以他們自然就不會意識到,放手不再過度管控孩子是短痛,而家庭關係的不和諧是長痛。
「一個人的蜜糖,可能是另一個人的毒藥。」
不邀請的幫助就是暴力,即使幫助是多麼地善意,亦然。在家庭關係中,也是如此的!就像老人家總是覺得孩子吃不夠,什麼都不問地就不斷地替已經快飽的孩子夾菜,夾到孩子喜歡吃的就算了,若夾到孩子討厭的食物,孩子心中的怒火可燒得旺了。
會造成上述情況,也都是父母們或是祖父母們有自己的家庭價值觀念,但卻忽略了其實「給我所愛的人自由」、「給彼此一點尊重與空間」才是維持家庭親密和樂的關鍵。
把孩子本應享有的選擇權還給孩子
父母對孩子的干預的情形,在孩子填志願或選擇未來的配偶等重大事件時最為常見了!做父母的當然能夠提供意見與想法給孩子作為參考,但給予意見時,應盡量秉持客觀中立,避免孩子從用字遣詞或語調而有刻板印象,甚或放棄心中的所選,而再回過頭來埋怨父母親當初的干預。
各位爸媽們或許您看完文章後,會認為家庭關係的處理比想像中的還困難,但確實家庭關係的經營,本身就是一道難解的題目,更不用說每個家庭的組成與背景都不同,肯定會有不同的經營方式。
只能說家庭成員間,若能「各歸其位、各取所求、相互尊重、給彼此自由的空間」,那家庭關係雖然表面上給人的感覺是「親密但有間」,但它的效果卻是夢想中的「親密無間」!
推薦閱讀:
家人間的教養功課:設界線避免傷害
婚姻千萬別聽而不聞!艾力克斯:家庭要像工作一樣經營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揮別突發漏尿、尷尬異味…更年期女性養成3項好習慣,有效重拾乾爽自信生活
許多正值更年期的婦女們都有過類似經驗:一咳嗽或大笑、提重物的瞬間就察覺到褲子滴滴答答,令人尷尬的漏尿問題已悄悄找...
爸媽必學6招開學收心操,避免孩子開學症候群
漫長悠閒的暑假即將進入尾聲,長達50多天的假期,孩子們的生活作息可能已經隨性顛倒,面對新學期的開始甚至感到抗拒、...
自拍修圖才敢上傳、每天盯著按讚數!研究揭青少年「缺讚」超憂鬱
作者\優活健康 青少年總會在社群媒體上放自拍照、發文記錄生活,為了能獲取更多認可,大部分的人都會將自拍照過...
爸媽必學 | 讓幼兒愛上閱讀的五個方法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統。」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閱讀雖然不是人生的全部,卻可以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
我要回應
2020-09-25 11:40:19
2020-09-24 00: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