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齡談教養 » 教養方式 » 高中兒曠課100節,父氣不過管教反遭判刑!教育男孩4大重點,一定要懂!

高中兒曠課100節,父氣不過管教反遭判刑!教育男孩4大重點,一定要懂!

父母期望,教育,男生,嚴格,孩子
圖片來源: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劇照。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媽媽經編按:高雄一名吳姓男子因不滿就讀高中的兒子曠課高達100多節,憤而動手管教兒子。不料出手太重,爸爸將兒子打得鼻青臉腫,因此兒子被打後心生不滿跑到警察局報案。由於《兒少法》規定「成年人故意對兒童犯罪」須加重刑期1/2,雖然法官只判吳父3個月刑期,但依法不得易科罰金,吳父仍然得去坐牢。

爸爸某日收到兒子學校寄來的曠課單,才得知兒子曠課100多節課,因此將兒子痛罵了一頓。沒想到兒子當面回嘴,爸爸氣不過,直接朝兒子頭部出拳猛毆,導致兒子右前額、左耳及左耳後擦挫傷。事後兒子不滿父親動粗,報警後持醫院驗傷單、家暴通報表等資料,對父親提告傷害。

爸爸到案後坦承犯行,態度良好,但父子關係因此鬧僵,吳男至今仍未取得兒子諒解。要改變孩子的偏差行為,首先父母要先以身作則,而不是一昧動粗導致管教過當。 許多父母認為打小孩是為了管教,但專家表示,這並不會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


高雄地院審理時,吳男坦承管教過當,法官認定吳男未能以理性方式溝通,毆打自己的孩子,觸犯傷害罪。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男孩的成長過程中,總是背負著父母比較多的期望,像是要獨立、要負責、要頂天立地、要出類拔萃…之類的,所以在教育上,父母也較為嚴格;但是在學齡環境,調皮搗蛋、愛做小動作、不守規矩、考試成績差,讓師長頭痛的,一般來說也是以男生居多。為什麼父母的嚴格要求,好像反而讓孩子反其道而行,離父母的期望愈來愈遠呢?

有著這麼一個案例:一個男孩子因為上課不守規矩,老師屢勸不聽,就打電話給家長,爸爸知道後就打他罵他,但男孩子卻變本加厲,更頻繁地大聲說話及影響同學,老師就再打電話,爸爸就再打他;直到有一次,爸爸又準備要打他的時候,他就衝到廚房拿了把菜刀,作勢要砍爸爸…這個孩子,才八歲。

男孩天生比女孩具有更多的好奇心以及冒險精神,相對也就比較容易闖禍、惹事;很多爸媽覺得:「我從小就是被打大的,所以我也應該這樣教育孩子。」便用威權式的教育來教孩子,讓他們害怕被打被罵而不再犯錯;但此舉容易讓孩子壓抑負面情緒,對於被處罰而懷恨在心,一旦爆發出來,就會做出殘害自己或他人的動作,釀成悲劇。

除了好奇心和冒險精神,男孩和女孩不同的地方還有很多,經過歐美許多國家的研究指出,他們的大腦至少就有100個差異,當然也大大影響他們的思考和行為模式。

一般來說,女孩比較容易養成自律、守規範的性格,讓爸媽頭痛的還是以男孩居多。其實要幫助男孩更明白事理,內心更成熟,還有很多比用威權壓迫更有效果的方式,爸媽甚至也能從中成長,真正成為孩子心中的完美爸媽!

1. 與其來「硬」的,不如聽聽他的聲音

有時候,男孩做出不守規矩的行為,只是想要引起大人的關注,或是讓爸媽理解他們的心聲,卻又不知如何表達。

所以爸媽必須放下「不打不成器」的觀念,可以試著拉近和孩子的距離,像個朋友一樣和他們相處、聊天,分享他的喜怒哀樂,藉著溝通聽聽他心裡的聲音,再從中循循善誘,教導正確的行為和想法。如果在學齡前沒有和男孩當成朋友,他就可能會在青春期後,把爸媽當成敵人。

2. 身教的影響很大,做他的好榜樣

學齡前的男孩有超強的模仿能力,會記住爸媽很多不經意的言語和行為,並試著效法。如果常在他面前表現急忙、慌張的態度,也很難培養出有耐心的男孩。

如果在他面前明顯說謊,像是不想聽電話,就交代孩子:「說我不在家。」明明還沒出門,卻拿著手機和朋友說:「我已經在路上,快到了快到了!」這些事情,都是孩子的「學習典範」男孩很容易因此變得沒耐心、不專注,又愛說謊,爸媽需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勿以惡小而為之。

3. 別事事都幫忙,偶爾讓他自己來

現在父母生得少,對孩子特別寵愛是很普遍的現象。但是幫男孩做得太多,容易養成依賴的個性,以致於無法獨自面對問題和挫折,爸媽只要不在身邊就好像什麼都不會,所以要讓孩子將來能獨當一面「教他做」比「幫他做」更重要。

有的時候甚至不用說太多,只需要在旁邊提點一下,男孩就會自己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對他以後的人生,會是莫大的助益

4. 你知道男人有錢會亂來,就別讓男孩太有錢

在大人的世界,我們都說「男人有錢就會亂來」,所以從教育男孩開始,就要注意這個現象,正所謂「自古紈褲少偉男,從來富貴多淑女」。

比起女孩,男孩較沒有正確的金錢觀,手上有太多錢就會想要揮霍;切記給零用錢要適當,不能予取予求,必須給他灌輸「自己需要的,要靠自己努力爭取」這樣的觀念,讓他明白金錢得來不易,才會培養主動積極的上進心。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媽媽經編輯部

媽媽們最關心的食、衣、住、行、育、樂的大小資訊,無論妳是哪個階段的媽媽、媳婦或婆婆,都能在這裡找到妳需要的精彩內容,歡迎媽媽們一同來聊「媽媽經」。


3 則回應

我要留言

1 2 3 ... 31
推薦閱讀

揮別突發漏尿,重拾乾爽自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