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態度不一致,愛扮白臉跟黑臉?兩極化關係易養成「陽奉陰違」的性格
作者\林萃芬
通常會過度保護孩子的爸爸媽媽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爸爸或媽媽自己沒有安全感,另一種是過度擔心孩子的安全,但不管是哪一種,為了避免孩子發生意外,都會限制孩子自由活動,不斷叮嚀孩子世界充滿了危險,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認為「世界是不安全的」,跟別人相處的時候「防人之心不可無」,隨時都要提防「有沒有不好的事情要發生」,在這樣的家庭氣氛中長大情緒當然很難放鬆。
我爸爸的教養方式跟媽媽完全相反,是屬於「過度保護孩子安全」的類型,爸爸曾經帶著我們全家到野柳海邊旅行。記憶中,我眼巴巴望著爸爸的同行朋友們和一群孩子徜徉於碧綠的海水中逐浪嬉戲,只有我們一家人遠遠地站在岸上,目睹別人享受踏浪玩水的快樂,只因為父親覺得「玩水很危險」,我們就必須接受這種際遇。
這一幕景象,不僅在我的腦海裡形成永難忘懷的回憶,更令我產生不滿與疑惑:為什麼爸爸要處處限制我們,不讓我們像別的孩子一樣擁有玩耍的自由,可想而知,在小的時候,我幾乎沒有參加過學校旅行,因為爸爸怕我發生危險。
此外,爸爸的過度保護還包括「不讓我單獨過馬路」,為了避免我發生任何意外,從小我都是坐特約專車上下學,並且每搬一個家我就要轉一所學校,長大之後我才發現這些學校全部都在台北市大安區,光是小學時代我就轉了五個小學,好不容易跟同學熟悉了又要轉學了,直到國中才安定下來。
這個百思不得其解的疑惑,在整理父親遺物時得到了答案。
曾經聽姑媽提過,我爸爸十幾歲時一個人來台灣探視姊姊,從此便因兩岸政治情勢的阻隔,讓他一夕之間失去了所有。雖然爸爸從來沒有提過這段歷史,但是恐懼感和失落感,卻已深埋他的心裡,以致往後的歲月,父親會如此珍惜他所擁有的每一樣東西。
● 受到過度保護的性格特質
受到過度保護的孩子,因為大人沒有給他自由體驗各種活動,可能學不到獨立自主,也會害怕自我決定。
父母採取過度保護子女的教養習慣,很容易養成孩子低成就的性格特質,面對不同的狀況都表現出無聊、沒興趣的反應,情緒容易感受到焦慮、不安,對自己的能力評估也傾向於低估自己的表現,對父母師長以消極對立的態度應對。
爸爸媽媽擁有不同的教養態度,根據我個人的親身經歷,好處是可以獲得平衡,讓孩子有不同的學習對象;但也有可能讓孩子無所適從,不知道要聽誰的比較好。從小到大,我對父親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既嚴肅又嚴格的軍人形象。基於這份敬畏,使得我與父親的關係始終維持著一段客氣的距離,很少主動了解父親的想法和感受。
● 過度溺愛放縱的性格特質
跟「過度保護孩子」的父母相反的是,「過度溺愛放縱孩子」的爸爸媽媽,父母允許孩子得到所有想要的東西,無論對孩子有幫助或是有害的,通通滿足孩子的欲望。
生長在予取予求環境中的孩子,一點都不加以限制,一旦環境無法滿足他,或事情不照著他的意思進行時,就可能無法接受挫折,也不能忍受失望的感覺,他們多半欠缺為別人著想的能力,凡事都以自我為中心,理所當然對別人提出各種要求。也因此,他們在團體中會漸漸吃不開,當別人發出「不歡迎的訊號」時,他們對別人的不信任感跟不安全感也會直線上升。
● 父母教養態度一致的重要性
如果父母教養孩子的態度一致、標準一致,都是既能慈愛也能嚴格,孩子比較不會養成「陽奉陰違」,或是「只怕爸爸不怕媽媽」,或是「只愛媽媽不愛爸爸」的兩極化親子關係。
倘若孩子成長過程中有「只打爸爸不打媽媽」的狀況,就不單只是父母教養態度不同這麼簡單,有可能是孩子看到爸爸就引發憤怒的情緒,而這股怒氣又轉成肢體發洩,變成以暴力打爸爸,需要深入了解孩子憤怒情緒的緣由,再找到消化怒氣的有效方式。假如不理解行為背後的原因,一味用嚴厲高壓的方式糾正行為,只會激發更大的怒氣,產生更強的憎恨心理。
掌握情緒習慣的重點
想要深入了解一個人,觀察他在不同階段、不同狀況的情緒習慣,都能幫助我們做出正確的判斷,避免看走眼的風險。
這裡提供四個掌握情緒習慣的重點:
1.引發自己跟對方情緒反應的刺激源是什麼?
2.自己跟對方情緒的按鈕是什麼?當事情沒有按照預期進行時,會有什麼情緒?什麼狀況下會理智斷線?
3.有情緒的時候會說些什麼?做些什麼?伴隨情緒而來的行為反應是什麼?
4.家人之間的情緒習慣是什麼?有沒有使用暴力發洩情緒的習慣?對家人有沒有同理心?
只要掌握這四個重點,不忽略對方情緒的變化,大致就能夠預測對方的情緒反應,有助於做更好的溝通。
情緒習慣影響我們的範圍既深且廣,不只關乎心理健康,也觸及人際關係,更決定我們的行為習慣,如果發覺自己對某些事物有莫名的恐懼情緒,或對某些事物有偏執的成癮行為,都不妨回溯過往的情緒記憶,或許可以解開封存在潛意識的情緒奧祕,找到改變現在行為的關鍵鑰匙。
推薦閱讀:
請適時「管教」孩子,愛與溺愛是不一樣的!
過度保護會降低孩子的適應能力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敏弱肌也適用!皙透肌 HINOKI 養膚關鍵成份檜木醇,溫和守護肌膚原生美
每年到梅⾬季節氣候變得又悶熱又潮濕,連帶⽪膚狀況也跟著起伏不定,您最近是否也很介意肌膚不像以往舒...
心美力3 HMO親護水解配方給寶寶3重保護,自在探索媽媽好安心!
從孩子誕生到世界上的那刻起,爸媽們就開始對寶寶的未來有無限想像:想像孩子赤足在草地上奔跑嬉戲、想...
女廁換衣遭5歲男童闖入!媽媽不道歉發生激烈爭執,給孩子正確性教育有多重要?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媽媽獨自帶孩子出門,許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包辦,但若年幼的孩子要上廁所,你...
五月天怪獸升格當爸!約定讓女兒成為「最快樂的小孩」小孩出生隊友能做的3件事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五月天的吉他手怪獸當爸爸了,他在9月21日分享喜訊,並在臉書溫情對女兒...
六個月寶寶要打好多疫苗怎麼辦?多合一疫苗挨針少、優點多成國際趨勢
新生兒疫苗種類多,像近期碰上流感季,六個月以上首次接種流感疫苗的寶寶還需要打兩劑,令許多爸媽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