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預測失智症,是定案還是機率?
作者/劉秀枝
「阿茲海默症」占所有失智症的六成
有一回,在一個社團演講「假如我得了失智症」主題,現場的提問非常踴躍。有位社友問:「我有個住在美國的朋友付費做了檢查,被告知他將來會得阿茲海默症,他非常沮喪。請問您怎麼看待這件事?」這位社友並不知道朋友是否有失智症的家族史、目前是否有症狀,以及自費檢測的項目,所以我無法直接回答他的問題。但是,這個提問卻引出了一般人所關心的議題:
●認知正常的人,需要經由檢驗,來預測自己是否會得阿茲海默症嗎?
失智症是長壽的隱憂,占了六十五歲以上人口的五%;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到了八十歲約二十%,九十歲則將近一半。其中,以「阿茲海默症」最為常見,占所有失智症的六成左右。除了比例低於五%的阿茲海默症是因自體顯性遺傳的基因突變所造成,且發病年齡通常小於六十五歲,大多數的晚發型阿茲海默症的病因不明,但與高齡、低教育、少活動、高血壓、高血脂和中風等危險因子有關。
檢查結果只能提供罹病的「機率」,並非定案
阿茲海默症的確切診斷,要靠大腦解剖,也就是看在腦組織中,是否出現大量的「類澱粉斑塊」(乙型類澱粉蛋白)與「神經纖維纏結」(tau蛋白)。這兩種病變在臨床症狀出現的二、三十年前就開始在大腦慢慢堆積,直到腦細胞不勝負荷,無法繼續維持正常功能時,才出現失智。
因此,多年來,專家、學者們致力於尋找阿茲海默症的生物標記,包括:血液或腦脊髓液的類澱粉蛋白或tau蛋白的濃度、腦部葡萄糖正子攝影、類澱粉蛋白正子攝影、tau蛋白正子攝影,以及載脂蛋白基因(ApoE)檢測等。
這些檢查具有學術研究價值,並且對新藥研發的療效評估有貢獻,但都有其敏感度與特異度。檢查的結果,只能提供「罹病機率」(高危險群或低危險群),而無法百分之百診斷或預測將來是否會罹患阿茲海默症。而且,低危險群的人也不一定就不會罹患阿茲海默症,更何況目前阿茲海默症還無法根治,即使是高危險群,也沒有可在尚未發病時給予預防的藥物。因此,一般並不建議認知正常、且無失智症家族史的人,接受這些檢測作為預測工具。

▲ 你怎麼看待老年,它就怎麼回應你
【寶瓶文化】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你怎麼看待老年,它就怎麼回應你:預防失智,快樂的老後實踐】
推薦閱讀:
每三秒多一人罹病!失智為何比癌症還要嚴重?
檢測肝發炎可知阿茲海默症,預防癡呆從日常做起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美白總是效果不彰?皮膚科醫師整理3大美白攻略 這個秋冬輕鬆變白!
每個想變美的女生不是在美白的路上,就是在學習如何美白,誰不想有一張白淨透亮的臉蛋呢?但是美白就像...
愛不因病魔動搖:籌備婚事驚罹腸癌,男友不離棄從未悔婚
作者\記者楊艾庭 根據統計,台灣每4分20秒就有一人罹癌。2019年,剛過完30歲生日的李...
常做夢代表睡不好?睡眠專家:記得夢才是睡不好關鍵!
作者\健康醫療網 你晚上睡覺時也常常做夢嗎?甚至一整晚下來感覺都沒有好好休息,事實上,做夢...
醫曝防疫2妙招:別坐公共場所椅子、外出除了帶酒精噴,「這東西」也很需要!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近期疫情大爆發,單日確診人數達到8萬左右的「高原期」,許多父母盡可能都...
流感、新冠夾擊怎麼辦?父母最在意的流感疫苗四大QA!
作者\健康醫療網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為四價並且分兩階段施打,第一階段已在10/1開打,11月...
我要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