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當孩子害怕挑戰,用「失敗遊戲」鼓勵孩子勇於嘗試

當孩子害怕挑戰,用「失敗遊戲」鼓勵孩子勇於嘗試

自信心,教養,挑戰,失敗,成長,孩子害怕挑戰,孩子失敗,家長鼓勵,孩子嘗試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陳品皓

當孩子的內在自我還很弱小、不穩定的時候,對失敗帶來的不舒服,會更為敏感,如果我們強迫孩子嘗試,很容易在他心中留下排斥的感受;恐懼於是成為一種邊界,限制了孩子探索的機會。然而,如果孩子因為害怕而放棄嘗試,就又少了成功經驗。所以,鼓勵孩子接受挑戰跟嘗試,是值得家長花時間和孩子一起面對的課題。

我依據這幾年的經驗與臨床研究,整理出幾個供大家參考的方法,可用於孩子害怕挑戰而不敢嘗試時。當然,每一個方法都能和其他方法共同使用。

一、失敗遊戲

孩子如果對於自己的要求過高、過於在乎失敗帶來的損失,就很難願意去嘗試,畢竟嘗試失敗的結果是很難接受的,這很正常。大部分的人都不喜歡失敗,這是人性,我們很難去改變,但我們還是會忍不住對孩子說:「不要害怕失敗!」「你要勇敢堅強。」「這個失敗都不能面對,以後的失敗要怎麼辦?」這些道理違背人害怕失敗的天性,所以很難說服孩子。不過,我們雖然很難改變人性,但是可以轉化「失敗」的意義。

失敗確實是讓人氣餒又挫折的,但如果失敗不見得只有羞恥、難堪或價值低落的感受,還可以有正面意義,這樣是不是就可能變成孩子願意嘗試的契機呢?要營造這種契機,就是改變失敗的意義。家長可以在平常聊天時,或是當孩子失敗時,向他表示:「你剛剛失敗了,我覺得這是好事。」孩子聽到通常會覺得你有病吧?所以你的解釋很重要,例如說:「因為我相信失敗能夠讓你學到更多。」「因為失敗就像是累積遊戲的經驗值,讓你能夠不斷學習到更多。

家長這樣做的好處是,能調整孩子認為失敗就是很糟糕的固執,多了一個重新看待失敗的角度,增加對失敗的容忍度。但要注意的是,我們並非鼓勵失敗,而是鼓勵孩子用學習的角度看待失敗,而不是把焦點放在失敗的傷害中。

自信心,教養,挑戰,失敗,成長,孩子害怕挑戰,孩子失敗,家長鼓勵,孩子嘗試

二、換位思考

孩子不願意嘗試或害怕挑戰,是因為陷入自己擔心害怕的框架裡,而處在保護自我的狀態。這時我們也可以試著透過一些引導技巧,幫助孩子用不同的角度跟自己對話,用自己的話說服自己,從而跳脫恐懼的框架。

家長或許可以試試以下方法:問孩子如果是另一個勇於嘗試、失敗也沒關係、不在乎別人嘲笑的自己,會怎麼做。例如問:「如果今天你是一個不擔心別人的眼光,也不在乎結果是否失敗或出糗的人,你會怎麼做呢?」或是問:「如果是你的好朋友面對跟你一樣的狀況,你會怎麼鼓勵他呢?

幫助孩子透過換位思考,建立自己的內在對話方式,讓他試著安慰自己。這麼做的目的是讓孩子跳脫出自己的角度,把對象換成別人,這時因為是去說服其他人,所以孩子能暫時跳脫框架;在想像說服的過程中,同時也是在鬆動自己的執念。

三、預設準備空間

當孩子停留在失敗的想像空間裡,常常會愈想愈擔心,然後就愈拖延,不願意去嘗試。對此,家長可以採取另一種做法:限縮孩子的想像空間,促進行動的機會。做法很簡單,就是直接透過「給予選擇」的方式,框住孩子的心理準備期,比如說:「我知道你需要時間準備,準備好才會去嘗試,所以請告訴我,你需要多少時間呢?」如果孩子說他不要去,則再往下延伸,告訴他:「「不要去」並不在選項裡,你覺得自己需要五分鐘還是十分鐘做心理準備?」

這時孩子通常會選擇時間較長的選項;有些孩子做了選擇之後,就會在某種程度上暗示自己,要盡量符合所選擇的時間。這時,家長不妨再加上前面「失敗遊戲」的方法,告訴孩子:「你試試看,就算失敗了,我也會覺得很高興,因為你又可以多學到些什麼。

自信心,教養,挑戰,失敗,成長,孩子害怕挑戰,孩子失敗,家長鼓勵,孩子嘗試

推薦閱讀
體驗失敗,給孩子再一次的勇氣
孩子上演「不要」小劇場,練習「勇氣咒語」就能嘗試挑戰

親子天下】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心理韌性:顛覆起跑點迷思,教出有耐挫力、熱情與目的感的孩子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親子天下

2008年8月,面對下一個全球化競爭的新世代,天下雜誌集團創辦《親子天下》雙月刊,內容鎖定「學習與教育」、「家庭與生活」兩大主軸,定期為所有關心下一代未來的父母,與所有教育領袖們,提供知識的「後援系統」、方法的「交流平台」,以及情感的「分享社群」。
[email protected]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

{台中美食}台中一中街美食推薦:「Cherry espresso櫻桃計畫咖啡」,必點超澎湃的早午餐,搭配千層蛋糕+手沖單品咖啡!

{台中美食}台中一中街美食推薦:「Cherry espresso櫻桃計畫咖啡」,必點超澎湃的早午餐,搭配千層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