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腦麻女兒再受苦,七旬父悶死愛女再試圖結束生命,照顧者的5大難題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新北市一名78歲陳姓老翁,有一名先天罹患罹患腦性麻痺的50歲女兒,原本女兒與太太同睡一房方便照顧,但後來陳妻年邁開刀,改由陳翁負責照料女兒的起居。不料一日夜裡,他見女兒因牙痛而徹夜哀號,於心不忍,決定與女兒一同結束生命,他先以棉被悶住女兒口鼻,直到女兒斷氣後,自己再輕生。
隔天陳妻發現丈夫與女兒昏迷不醒,趕緊通報警消搶救,後女兒身亡,但陳翁獲救,18天後出院。合議庭認為,陳翁殺害女兒實屬不對行為,但考量到他長年盡心盡力照顧罹患腦麻的女兒,認定情輕法重、情堪憫恕,從輕量處最低法定刑度2年半。
合議庭並指出,陳男如此疼愛女兒,卻又親手終結她的生命,想必他在未來的人生歲月裡,將始終受到「良心監牢」的禁錮,是否有必要入監服刑有再審酌的餘地。若不符合監獄行刑法拒絕收監的要件,合議庭建議有赦免裁量權限的總統,也宜考慮發布特赦令。
病母都是他在顧…男子不堪壓力情緒失控打死母親
屏東一名52歲的蔡姓男子因長期獨自照顧臥病在床的母親壓力過大,造成情緒失控打傷母親,讓母親送醫不治,法醫認定是因為雙腿骨折等傷害,引發大量肺血脂肪栓塞死亡,屏東地院依傷害直系血親尊親屬致死罪,判處有期徒刑9年6月,可上訴。
據了解,蔡男的兄弟姊妹將病母丟給他照顧,他長期照顧下壓力逐漸累積,此前就曾因為有打媽媽的家暴行為,核發民事通常保護令在案,但後來蔡男壓力爆發,在2019年10月1日上午9點25分開始,每隔3到15分鐘,就打媽媽雙腿、膝蓋,造成母親雙腿骨折,導致大量肺血脂肪栓塞,10月2日下午1點2分,發現母親死亡,送醫急救無效。
法醫檢查後釐清死因是左脛骨近端膝蓋處骨折等傷害,引發大量血脂肪栓塞死亡。蔡男一開始還辯稱自己是幫母親按摩,沒有傷害母親。但法院認為,蔡男不顧母親年老體弱,因自己情緒失控打傷母親致死,且事後否認犯行,應予以嚴懲,判處有期徒刑9年6月,可上訴。
長照多悲歌,家屬崩潰傷害病患已非頭一遭
2018年曾發生45歲男子因長期照顧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妹妹,身心俱疲下用枕頭悶死妹妹,再服用老鼠藥企圖自殺;2019年一名75歲婦人,因不堪30年來照顧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的丈夫,趁其熟睡時以榔頭重擊致死,婦人子女替母親求情是因照顧父親30年,身心不堪負荷才犯錯;
2020年9月,一名蔡姓老翁因不忍妻子中風多次,加上長期照顧的辛勞壓力,一時情緒失控摀住妻子口鼻,一段時間後才清醒鬆手,並到護理站求救,但妻子最後仍回天乏術。
從這麼多案例看來,長期照護病人,容易使人身心俱疲、不堪負荷,面對長照家庭,不僅病人需要關心,照顧者的身心狀況更應該被重視。
照顧者的5大難題
根據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統計,家庭照顧者的平均年齡為53歲,正是逐漸邁入老化的年齡,有些照顧者不但要照護老的,還要照顧小的,甚至自己就是病人,除次之外還常面臨5大難題:
一、獨自照顧病人,缺乏支持:
很多照顧者都是長期獨自一人照顧病人,缺乏旁人的支持,就算自己身體不適或心靈已不堪負荷,也只能咬牙苦撐,更因為要時時刻刻緊盯病患,沒有自己的時間與自由。
二、常接受生病者負面情緒:
病人因為生病時常感到身體疼痛,情緒自然好不起來,加上若病情持續惡化,更會變得絕望、憤怒,這些負面情緒也時常加諸在照顧者身上。
三、缺少社交活動:
照顧者因為要陪伴病人,沒有自己的時間和社交圈,長期下來生活中心只有照護,缺乏社交活動,自然容易心情鬱悶。
四、沒有專業醫療知識:
要長期照護的病人,多以中風、癌末、脊椎損傷、失智症、精神病患等居多,但是這些病人的照護者不見得具有醫療背景,會讓照護難度更高。尤其遇到需要幫忙翻身、拍背的病人,容易因缺乏照護技巧,導致肌肉拉傷。
五、缺少旁人的關懷:
照顧者不僅容易身心疲累,也常面臨經濟壓力,因為很多照顧者無法做全職工作,或是為了照顧病人提早退休,而親友又可能因為怕被借錢而不聯絡,導致照顧者更加陷入孤立的處境。其實,有時候家庭照護者最需要的是不見得是金錢,而是陪伴、有接替的人手,讓自己可以稍微喘息。
照顧病人時,別忘了也要好好照顧自己
正因為照顧者的負擔如此沉重,照顧者更要學習好好照顧自己,可以這樣做:
一、給自己適當的休息與放鬆:
照顧者最好能在一天當中,為自己空出一小段時間(即便只有15~30分鐘),做些能使心情放鬆、平靜的事,包括聽音樂、出門散步、運動等,也可以多加練習呼吸放鬆技巧,試著慢慢地用鼻子吸氣,嘴巴吐氣,並專注地去感受氣流經過鼻腔和嘴巴的感覺。
二、定時進行家庭溝通協調:
除了家庭成員彼此分享照顧的經驗與心情,互相支持打氣之外,也可以定期召開家庭會議,檢視每個人的工作負擔,討論目前的照顧模式與醫療決策,避免責任過度集中在少數個人身上,造成心理負擔及壓力。
三、尋求專業的心理協助
當照顧者感受到自己身心俱疲,充滿負面想法和情緒時,需要的是「接納」自己當下有這樣的感受並非是不對的,然後試著找出抒發情緒的方法,例如:向信任的朋友或專業人員(如:醫院心理師、社工師、輔導專線)訴說心中的感覺與想法,並在對方的陪伴、傾聽與互相討論之下,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此外,醫院舉辦的照顧者支持團體,也是一個得到支持的良好管道。
四、善用社會資源獲得喘息
照顧者可以向各地衛生所或長照管理中心申請「喘息服務」,以獲得一段喘息時間,用來放鬆或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充滿壓力的照顧工作中,適度的休息才能細水長流,維護照顧的品質,並且讓照顧者維持良好身心狀態陪伴病人一直走下去。
如果需要幫助,也可以聯繫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獲得諮詢和支持。
參考資料:
1. 常春月刊:久病床前無孝子? 家庭照顧者沉痛的告白:不是不愛他,只是照顧他真的很累 https://reurl.cc/Q3v78p
2. 高醫醫訊:家庭照顧者的身心壓力調適 https://reurl.cc/Q3v71p
推薦閱讀:
婆婆住院媳沒照顧遭親友指責!「為什麼都是我在顧?」長輩照顧該如何協調?
大二女孩休學照顧癌末母親……照顧病重父母是誰的責任?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美白總是效果不彰?皮膚科醫師整理3大美白攻略 這個秋冬輕鬆變白!
每個想變美的女生不是在美白的路上,就是在學習如何美白,誰不想有一張白淨透亮的臉蛋呢?但是美白就像...
兩性專家:夫妻一起健身感情更好!老婆助夫減重更加「性」福
作者\健康醫療網 減肥有什麼好處?相信眾人答案千百種,最常聽到的像是「身體會比較健康」、「...
醫曝防疫2妙招:別坐公共場所椅子、外出除了帶酒精噴,「這東西」也很需要!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近期疫情大爆發,單日確診人數達到8萬左右的「高原期」,許多父母盡可能都...
孩子發燒先別慌!兒科醫分享唯一解法:物理降溫無效還可能有害!
作者\白袍旅人-楊為傑醫師 發燒是家長心中的魔咒,舉世皆然 發燒是每個家長都會擔心的...
無敵星星只是安慰!醫:病毒變化莫測,高風險族群應把握5日黃金治療期
作者\健康醫療網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部分感染者自認有「無敵星星」,康復3個月內到處趴趴...
我要回應
2020-12-10 13:4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