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齡談教養 » 研究:富裕的人未必幸福!越貧窮的家庭,應該更重視孩子的教育

研究:富裕的人未必幸福!越貧窮的家庭,應該更重視孩子的教育

貧窮,教育,孩子,教育,投資,社會,心理學
▲圖片來源:《我們的藍調時光》劇照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收入」會決定主觀幸福感

什麼是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簡稱SWB)?這是心理學研究中一個經常被研究的變量,就定義上來說,主觀幸福感可分為「情緒面向」和「認知面向」,前者指的是整體感受,後者是整體評價,像是:生活滿意度等。

收入提高,人們的期待也越高

雖然,研究者Deaton (2008)在全球範圍的研究調查發現,生活滿意度和人均GDP接近「線性關係」,也就是富裕國家的主觀幸福感比貧窮國家還來得高。

不過,Tella & MacCulloch(2008)則認為人們對於收入的提高是有「適應性」的,隨著收入提高,人們的期望也越來越高,抵消了收入增加所帶來的幸福感,所以,感到最幸福的人,並不一定是在最富裕的國家。

「社會參照」心理學的影響力

心理學提到「社會參照」是人類天生會發展出來的一種能力,人們傾向參照和和自己差不多的人,這是生存上的一種能力,尤其是在資訊模糊不清的時候,可以幫助生存,但當比較「收入」時,就會影響主觀幸福感。

當一群貧窮人聚集在一塊,他們擁有「社會支持系統」,感覺不會太糟,但是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貧窮人也能看到廣闊的世界,當看到富人的生活過得多采多姿時,他們的幸福感也會懸崖式地急速下降。

貧窮,教育,孩子,教育,投資,社會,心理學

貧窮和心理健康是惡性循環

有學者提出「社會因果假設」,貧窮會帶來更多的社會壓力,如遭受暴力的風險、社會排斥,甚至是營養不良等,這個理論派的學者認為貧窮是因,心理疾病是果,因為人們貧窮,所以出現了心理疾病。

也有另一派的學者提出「社會選擇假設」,心理疾病的出現,精神狀態出問題,而導致失業、收入降低,加上人的刻板印象,進而產生「社會疏離」的現象,最後治療的費用增加,又加劇了貧窮,因此,此理論派的學者認為心理疾病是因,貧窮是果

越是貧窮的人,越不重視教育

貧窮會降低人們冒險的意願也就放棄追求長遠利益的機會如此減少未來收入,進一步加深貧困。且貧窮的人對於未來的很沒有耐心需要看見「立即的回饋」,因此,比較不會選擇投資自己。

諾貝經濟學獲得者卡尼曼提出的「有限資源理論」說道:資源總是有限的,且在任務上分配多少資源直接影響該任務表現。例如:城市裡長大的孩子在「衣食無憂」的狀態下學習,就會把很多「認知資源」分配到儲蓄、投資和學習的處理上,相比之下,鄉下的孩子則會把大量的「經濟資源」都分配到房租租金、吃飯問題等基本生產的面向上。

心理學中的「基本歸因謬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也可以解釋貧窮人在做行為決策時的高度不理性。基本歸因謬誤的盛行,是因為考慮時「快速」、「方便」和「容易」的特性所犯的錯誤,貧窮人在思考上特別注重風險性和時效性,偏好「零風險」和「短期目標」缺乏整體性的思考。

推薦閱讀
永遠不要跟孩子哭窮,這只是父母虛偽的謙虛
「哭窮式教育」貧窮感的灌輸,一生都會是窮人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媽媽經編輯部

媽媽們最關心的食、衣、住、行、育、樂的大小資訊,無論妳是哪個階段的媽媽、媳婦或婆婆,都能在這裡找到妳需要的精彩內容,歡迎媽媽們一同來聊「媽媽經」。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