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媽媽經主粉ia » 要如何教孩子等待?「延遲滿足教育」懶人包大公開!

要如何教孩子等待?「延遲滿足教育」懶人包大公開!

教養,教育,親子教育,家庭教育,延遲滿足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恬兒職能治療師-醫學領域的兒童發展專家

上集聊到了棉花糖實驗和一些有關延遲滿足的疑問,感謝大家熱烈的回應討論

大家都很努力的在給孩子滿滿的安全感,也要先跟各位爸爸媽媽們說聲辛苦了~

今天要來和大家分享,除了給足安全感之外,我們要怎麼引導孩子練習「等待」呢?

這次一樣提供了好讀好懂懶人包,希望大家可以在分享中得到幫助喔!

也歡迎大家留言告訴我們

還想知道什麼樣的關於情緒教養、兒童發展等的主題!!!

小提示:每張圖片下都有說明,可以幫助大家更好理解詳細的內容喲!

教養,教育,親子教育,家庭教育,延遲滿足

上集我們和大家分享了寶寶時期,滿足嬰兒的需求、給予寶寶安全感,來建立寶寶對等待、延遲滿足的基礎。

教養,教育,親子教育,家庭教育,延遲滿足

下集我們要來和大家分享~大一點的孩子要怎麼教導他們”等待

教養,教育,親子教育,家庭教育,延遲滿足

1.利用”自然發生的延遲滿足”讓孩子漸漸、自然的學習等待和遭遇被拒絕的挫折。

教養,教育,親子教育,家庭教育,延遲滿足

🤷‍♀️什麼是自然的情境呢? ✔其實就是我們真的沒有辦法及時滿足孩子的情況, 有時我們真的沒有辦法及時滿足孩子,例如我們在公車上,就是不可能立刻到達動物園,或是外面就是下雨了,孩子就是必須等到雨停才能出去散步。這樣需要"等待"、"被拒絕"的情境是很自然的。

教養,教育,親子教育,家庭教育,延遲滿足

雖然這樣的狀況,孩子會有些情緒,要等待、不可以馬上得到,好痛苦!!!沒辦法拿到、沒辦法得到滿足,有點傷心QQ

教養,教育,親子教育,家庭教育,延遲滿足

但是,有這些自然的挫折才會讓孩子未來有較好的受挫力和彈性,激起孩子主動追求的動力,並不會因為這樣就造成心理但是,有這些自然的挫折,才會讓孩子未來有較好的受挫力和彈性,激起孩子主動追求的動力!!! 我們要相信孩子沒有這麼脆弱,這些生活中的小挫折, 反而會讓他成長茁壯、更加獨立,並不會因為這樣就造成心理創傷喔!

教養,教育,親子教育,家庭教育,延遲滿足

另外,我們要渡過孩子6個月~一歲多的”轉換期” 這個時期寶寶的需求變得更加多元,他哭泣的原因不只是原本的,肚子餓、尿布濕、想睡覺這類的基本需求,增加了很多想要探索、想要玩、想要爸爸媽媽注意自己等等的不同需求囉!像是想吃吃看媽媽手上的水果、想玩媽媽手上的東西(常見情境是想拿遙控器、湯匙、鑰匙!!!)

教養,教育,親子教育,家庭教育,延遲滿足

這時期孩子不太能延遲滿足,但我們也不可能總是滿足他的需求,面對這種”非基本需求”的狀況,也不好總是用抱抱來呼嚨過去(?這時除了擁抱安撫外,我們還可以用一些其他方式, 先讓寶寶感受到”媽媽有注意到我的情緒了”,像是可以陪伴、語言上的安慰、眼神的注意等,之後再轉移注意。這其實也是運用自然情境,讓孩子練習以其他方式得到安慰, 並且在一些情境下,對於需求有所妥協、初步學習調適情緒、有彈性的轉移需求。 當然,這個階段爸爸媽媽們會比較辛苦了>< 需要去辨別孩子的需求到底是什麼(畢竟孩子都還不會說話),來選擇需要用什麼樣的方式安撫孩子,需要大人不斷的觀察、嘗試,這可就考驗了耐心和彼此的默契了!

教養,教育,親子教育,家庭教育,延遲滿足

2.真正的學習等待 當孩子對於環境擁有足夠安全感後,他會明白要等等、或是要想些其他辦法才可以得到想要的, 又或是不可能得到,需要適時的放棄。當孩子的語言能力進步、前額葉發展越成熟、認知各方面都有所進展,孩子能夠清楚表達需求、也聽懂我們的需求、自我控制能力進步,搭配上適合孩子能力的指令,要求孩子等待一下,這樣才會有意義。

教養,教育,親子教育,家庭教育,延遲滿足

2歲前的孩子,對於「等一下」沒有概念,我們會視覺化讓孩子看到,媽媽需要你「等我把蓋子打開」才可以吃。

教養,教育,親子教育,家庭教育,延遲滿足

2~3歲的孩子,可以了解「先…再…」這時候我們可以要求孩子「先洗手、再吃點心」。兩步驟、清楚簡單的指令,讓孩子了解先後順序!

教養,教育,親子教育,家庭教育,延遲滿足

3歲以上的孩子,可以懂得就更多了,可以開始引導「排隊」的概念囉!運用自然情境讓孩子練習,想玩溜滑梯,那我們得先練習等別人溜下來,並不是大人強迫你這樣,是社會就是這樣運轉的呀!

教養,教育,親子教育,家庭教育,延遲滿足

讓孩子在生活中,自然、多元的情境下練習等待,配合上適合孩子能力的引導方式,長期的累積經驗,孩子便能了解什麼樣的情境需要等待、也較有等待的能力,甚至發展出”選擇要不要等待、要不要先放棄”的能力。

教養,教育,親子教育,家庭教育,延遲滿足

看完之後,是否覺得等待其實是一件頗需要學習的事情呢?雖然過程中會有很多衝突和挫折,但有爸爸媽媽們的陪伴和適當的引導方式,一定會看見孩子慢慢進步的!

若想了解如何解讀和應對2歲前孩子的情緒和需求,可以參考我們超優質豐富的【0-2歲父母必修課 -線上課程】https://www.kid-pro.com/0-2-1/

或是想知道更多其他的主題,歡迎在貼文下方留言告訴我們呦!

推薦閱讀
劉墉:「等一下」對每個孩子都是很重要的
對付無法等待的孩子,爸媽延遲滿足就好

恬兒職能治療師-醫學領域的兒童發展專家】授權轉載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專欄作家

想投稿想分享,媽媽經專欄作家換你當!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