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不能亂說!學會克制自己說出3句「地雷話術」讓孩子心理健康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父母對孩子言語的影響,重如幫助建立自尊和自信,輕如可以有模仿的效果;既然爸媽一字一句對孩子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所以表達內容對孩子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有可能會伴隨一生。為人父母即便心情不好或是不開心時,都要忍住心情避免說出後悔莫及的話。以下幾句話真的不要說,一起努力不成為孩子心中的陰影。
「我把你丟在這裡好了。」
有時後,爸媽趕時間,孩子又不願離開。常就有爸媽這樣說,但說出這句話不如找出孩子拖延和不在乎時間的動機,讓孩子明白該怎樣解決面對這樣的狀況,而不是靠著這樣負面的話來引起內心恐懼,卻又沒有效果。
「你看看兄/弟/姊/妹那麼的優秀,你是從外面撿回來的。」
沒人喜歡不斷被別人比較,多看孩子優秀的個人特質去讚賞,別總看負面的條件然後再來叨念或不滿。說出這種有點反諷的句子,會讓孩子感到自己很差勁,甚至更削弱孩子想要積極的認同感,對提昇優點的效果適得其反。
「明明就沒事,哭什麼。」
當孩子出現不適而大哭,家長可能會誤會他在耍賴或是討拍,因此說了這句話。雖然爸媽的原意是慶幸孩子沒有受到重傷,所以不需要痛苦,但若這樣說反話就會變成有點怪罪的意思,讓孩子感受更糟。所以,多理解幫助孩子的處境,然後正視他的情緒。注意別忽視與輕視這些情緒,才能真正同理到內心受傷和感到難過的孩子。
推薦閱讀:
「成績差」就打罵孩子?過來人建議勿過度擔心子女未來,別用分數折磨彼此!
推薦閱讀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揮別突發漏尿、尷尬異味…更年期女性養成3項好習慣,有效重拾乾爽自信生活
許多正值更年期的婦女們都有過類似經驗:一咳嗽或大笑、提重物的瞬間就察覺到褲子滴滴答答,令人尷尬的漏尿問題已悄悄找...
我要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