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媽媽經主粉ia » 讓孩子養成吃好、睡飽生活自律就從按表操課開始

讓孩子養成吃好、睡飽生活自律就從按表操課開始

親子教養,生活習慣,時間管理,飲食習慣,睡眠,日常作息表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最近很多媽媽,一定都有這種感覺:小孩該起床不起床、該吃飯不吃飯,脾氣還變得特別大,生活節奏全都亂了套,在家帶小孩變得特別累。但你可能不知道,很多時候小孩難搞、愛發脾氣,都是因為他的生活節奏突然被打亂了!

想想是不是從放假開始,孩子的生活規律就完全不一樣了?不知道自己該在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沒有了以前的確定感,孩子也就變得難搞起來。所以,想讓孩子好帶,最重要的就是幫他建立秩序感。

而且,現在養成了好習慣,還能讓接下來很多事情變得省事,能讓過段時間孩子開學適應的更良好;長遠來看,良好的生活習慣會遷移到未來的學習習慣,對孩子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響。所以,幫孩子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建立自律能力這件事,做的越早越好。

親子教養,生活習慣,時間管理,飲食習慣,睡眠,日常作息表

那麼,該怎麼做才好呢?你一定需要這麼一張「日常作息表」。

什麼是日常作息表?

在一位幼兒園園長媽媽看來,核心就是:明確時間的一種方法。只有明確作息時間,合理安排遊戲、學習、鍛煉時間,讓孩子很清楚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情。定好規則之後,實現孩子能夠獨立自主遊戲,老母親安心工作的目的。

同時,這位園長媽媽還給出了具體的參考執行方案:(家長可以根據自己家裡的實際情況調整作息)

•07:30〜08:00起床、測體溫、洗漱
•08:00〜09:00美味早餐
•09:00〜11:00律動、閱讀、繪畫時光
•00〜12:00可口午飯
•12:00〜14:30甜甜午睡ing
•14:30〜17:30遊戲、運動High起來
•30〜18:30營養晚餐
•18:30〜20:30安靜遊戲
•20:30〜21:30洗漱、進入甜美夢鄉

合理整合

1.上午協奏曲

■早上不要賴床,帶孩子感受下早晨的美好時光,每天早上擁抱彼此,也可以在床上嬉鬧一會。讓美好的心情從早晨開始。

■帶著孩子一起精心為自己和家人做一頓早餐,擺個盤、拍個照。放一段舒緩的音樂慢慢品嚐。

■邀請孩子一起收拾餐具,整理自己的房間。

■上午時段空出一段時間,讓孩子自己選擇繪畫或者閱讀,這段時間也是媽媽工作的黃金時間。跟孩子約好,不能相互干擾。

■獨立活動之後,一定要安排一個親子的時間,親子瑜伽、親子運動、親子表演等等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2.下午圓舞曲

■午餐後,坐在一起聊聊天,別忘了讓孩子發表一下他的觀點,這應該是他演講的地盤。

■午睡,踏踏實實睡個午覺,媽媽就可以忙自己的事了。實在不想午睡,就和孩子各自做自己想做的事,生活快樂的源泉在於隨心而動。

■午睡起床後,自由活動,給孩子規定的接觸電子產品的寶貴時光,不超過30分鐘,接下來自由活動時光,可以玩玩積木,這樣媽媽又有自己的工作時間了。

3.晚上小夜曲

■晚餐是一家人團聚的時候,讓孩子幫忙擺餐具,盛飯都是不錯的工作。

■晚餐後幫忙收拾碗筷,感恩家人們一起努力的付出。

■晚上開個小型的聯歡會,讓孩子展示一下才藝,收穫一些鼓勵和掌聲。

■睡前準備,泡泡腳,做做親子操,講個睡前故事,孩子安睡後,媽媽可以整理一下今天的工作。

說穿了,就是把小孩每天一定要做的事,整理一下、條列式寫清楚、貼出來,讓他們一到時間就自覺該做甚麼。接著,我們就從入門級別開始,一步一步地教你怎麼給孩子做一張實用有趣的日常作息表。

推薦閱讀:父母的家教才是最好的教育,這7類家庭特質容易培養優秀的孩子

親子教養,生活習慣,時間管理,飲食習慣,睡眠,日常作息表

Step 1.和寶寶玩拼蛋糕遊戲

所謂拼蛋糕,就是把讓你頭疼的吃和睡,跟小孩一起腦力激盪,拆解做這2件事的步驟。

找個小孩和你都心情都美麗的日子,開心愉快地邀請寶寶來玩拼蛋糕的遊戲。

■比如吃飯的步驟是,洗手、拿碗筷、坐好等。
■比如睡覺的步驟是,刷牙洗臉洗腳洗澡、讀繪本、睡前親親等。

步驟都是根據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來的,沒什麼標準答案。在描述這些步驟時,讓寶寶多說,並且讓寶寶來排序步驟,同時更要尊重寶寶的講述和選擇。

比如有的寶寶會說,睡前還有一個玩玩具的步驟,先不著急打斷他,讓他自己說說看,要玩什麼玩具,玩多長時間等。就算你不同意,也別直接反駁寶寶,自己做主的事情,執行起來可能會更順當一點。

Step 2.給蛋糕做裝飾

跟寶寶商量好這些步驟後,最好給每個步驟拍照,或者跟寶寶一起把它們畫下來,孩子們喜歡看到自己一件件做完需要做的事情。

舉個例子:

寫一張從早上7點起床到8點上幼兒園的日常作息表。每一個步驟的照片,能夠幫助孩子識別對應時間段主要的任務;時鐘能幫助孩子意識到,時間點的變化。

Step 3.吃蛋糕

所謂「吃蛋糕」就是和孩子一起去執行這些步驟。在執行的時候,一定要給自己留足失敗期。小朋友們做「蛋糕」時可能說的很好,等到真要去做,都是狀況百出,說話不算數。

沒關係,可以用一些很好的辦法。比如到了該刷牙的時間了,媽媽問:「寶寶要不要吃睡覺蛋糕?」孩子可能會說,我還要玩。如果你當場暴跳如雷,大吼一聲:「趕緊給我去睡覺!」就失去了做日常作息表的意義了。任何教養工具都不用來控制孩子聽話的,而是要贏得孩子合作。

親子教養,生活習慣,時間管理,飲食習慣,睡眠,日常作息表

這時候你可以用一些小技巧

比如有位媽媽在做日常作息表的時候,加入了寶寶最喜歡的毛絨玩具。媽媽叫寶寶睡覺時,寶寶無動於衷,媽媽就抱起絨毛玩具說,媽媽跟XX(給絨毛玩具起個名子)開小火車去吃刷牙了……。

不管是開火車(抱著寶寶站在自己腳上,這個最好爸爸來),還是坐飛機(媽媽抱著寶寶,快速移動),這些充滿童趣的方式,都比大吼要好。第一次、第二次、第N次,可能你家的日常作息表都是失敗的,沒關係。你要堅信,日常作息表是非常有用的。

大家可能也發現了,我們這份日常作息表針對性地解決了孩子的兩個問題「吃和睡」。這是最基本的,但同時也是最重要的。

對孩子的大腦發育來說,有2種刺激非常有效:一種是基於日常經驗的腦發育,一種是基於學習經驗的腦發育。前者就是我們的日常生活,吃喝拉撒睡;後者就是我們常說的學習,比如認字、拼音、數學等。

所有的嬰兒和年幼兒童的大腦,自然預期會遇到日常經驗。如果確實遇到,並且能做得又好又有規律,他們的大腦就會正常發育。日常經驗在前,學習經驗在後,這是大腦的成長機制。基於日常經驗的腦發育,為較晚出現的基於學習經驗的腦發育,提供了基礎。

所以吃喝拉撒睡真的會影響大腦發育,弄好吃和睡也比報個培訓班有用多了!而且吃和睡是孩子成長中最強烈的需求,當他們知道他們的需求將以一種可預測的方式得到滿足時,他們在情感上會更有安全感;有秩序有規律的生活,也會讓寶寶的情緒更穩定。

推薦閱讀:孩子頂嘴、黏媽媽怎麼辦?兒童5大心理行為解答

很多時候小孩愛發脾氣,其實是他感覺無事可做,日常慣例能讓孩子知道,要去做什麼事情,怎麼做。這樣,孩子就能體驗到有能力做好一件事的自信,有自信的孩子做起事情來,真的像裝了個開關一樣,讓父母省心。

做好日常慣例安排,其實就是幫孩子做好時間管理。這件事無論是讓孩子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還是做事和學習更有效率都很重要。趁著現在,趕緊帶孩子一起做個規劃,把生活習慣培養起來吧!

執行編輯:Hovis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媽媽經編輯部

媽媽們最關心的食、衣、住、行、育、樂的大小資訊,無論妳是哪個階段的媽媽、媳婦或婆婆,都能在這裡找到妳需要的精彩內容,歡迎媽媽們一同來聊「媽媽經」。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