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女兒拿命要挾母下跪!請記得:父母為孩子犧牲一切,便是最可怕的禮物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孩子難教,有時候是自己親手造成的。今天在網路上看到一條新聞,一名年僅10歲的女孩,和姐姐吵架鬧脾氣,就一個人跑到陽台欄杆外,作勢跳樓,這時候大人怎麼處理這個狀況呢?
只見媽媽就跪在屋內,好說歹說求女兒:「媽媽會改的,媽媽已經改了很多,哪天有好東西,我不是寵著你啊?我都說了,姐姐有的你也都有的。」
後來家人報警,警察來到現場,夾在賭氣的少女和求饒的母親中間,一方面要勸導女孩離開陽台;一方面還轉頭跟媽媽說別跪了,那幅畫面實在顯得尷尬又無奈。
才10歲的孩子就懂得利用自己的生命,脅迫媽媽低頭認錯,難以想像長大之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失敗的家庭教育,歸根究柢源於不關心生活中的小事情,教育孩子確實沒有唯一正確的方法,但是父母要堅持一套基本原則,沒有原則的父母,只會拼命滿足孩子的需求,養出需索無度、無理取鬧的孩子,這不是親手斷送孩子的未來,什麼才是?
我們不要以為,這種女兒逼媽媽下跪的畫面只會在電視劇上看到。如果你平常在勸說孩子時,孩子會大翻白眼、理所當然的頂嘴、甚至威脅要做出一些報復行的行為(例如:離家出走、不去上學、傷害自己、輕生)
又或者,父母習慣幫孩子打理好生活大小事,但孩子從沒有正眼看你,表達出一絲感謝,這些也是自私的家庭教育,父母以為自己寵孩子,孩子會開心,會回報自己;但其實父母寵孩子,是在剝奪孩子成長與學會負起責任的機會。
不用多久,大概10歲多的孩子,就會變成一匹忘恩負義的白眼狼,白眼是沒有眼珠、瞎了眼的意思,狼是生行凶狠的動物,白眼狼指的就是那些不知感恩、過河拆橋的人。(典故:自壽詞:「一生不戴烏紗帽,半路常逢白眼狼」
教育孩子並不是要他們對父母畢恭畢敬,但是連一絲反哺之心都沒有的孩子,就犯了林則徐《十無益》中的三項不益,那麼再聰明優秀的孩子也是枉然:
1. 不孝父母,奉神無益:無論你有多偉大的成就,無論你有對神明有多麼虔誠,倘若你對父母不孝,那你既有的光環都黯然失色,一切的信仰都是假的。
2. 兄弟不和,交友無益:對外面的朋友態度很好;對自己的兄弟姐妹卻惡言相向。
3. 作事乖張,聰明無益:指為人處事不講情理,待人偏執、難以溝通,這樣的人再聰明也無益。
十無益是林則徐寫來警惕自己和家人的修身格言,他將一些常被人們看作有益的東西,附上前提,如果不滿足某種條件,一些看來有益的優點,很可能完全沒有益處。
父母寵溺、縱容孩子的當下,可能解決了孩子鬧脾氣的問題;但長遠來看,對父母或孩子而言都是毫無益處的。著名的蘇聯教育哲學家安東·馬卡連柯(Анто́н Семёнович Мака́ренко,1888年~1939年)相信人性是可以改變的,家庭教育就是最重要的一環,他明確的指出:
家長在感情上過度依戀子女,在生活上過份優先子女,在教育上過多地溺愛子女,這種家庭教育是註定要失敗的!這三句話看似老生常談,具體上卻難以做到。
馬卡連柯在《父母必讀》中提到,家庭教育要具有明確目的性與持久性,父母應當有目的地向孩子提出要求和規定,也就是父母在提出每項要求之前,要先想好:我為什麼這樣要求孩子?在大多數情況下要讓孩子知道為什麼我需要遵守這些規定,他們才會有所自知,變得更加獨立、成熟。
這樣的家庭教育下,孩子有更多的成長空間,也能理解父母為什麼這麼做,他們會抱有感恩之心,回報父母給他們一生受用的禮物。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