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柏鈞醫師》「我該捐多少?」小孩面對愛心捐款的壓力與不解
那天,兒子從學校帶回了一個紅包袋,老師說要拿給爸媽看,隔天交回學校。放學回家的車上,兒子盡責地提醒我們,說老師說明天要交回去。回到家,我們打開了兒子的書包,夾著的紅包袋其實是「寒士吃飽」的募款紅包袋,今年景氣沒有很好,社福團體的募款狀況遲遲無法達標。
解釋給孩子聽晚餐時分,我跟兒子說明了這個紅包袋的用途,以及社會上有些人因為找不到工作或沒有家,常常都沒有飯可以吃,常常餓著肚子;我們過年會去餐廳吃飯,家人們會聚在一起,這份紅包袋我們捐出去的錢,就是想讓這些沒有錢買飯飯的人也可以吃一頓熱騰騰的飯菜,在這個過年的時候。
兒子似懂非懂,我們也只能解釋給他聽,畢竟沒有吃過苦的小孩,你要他懂得什麼叫做吃苦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縱然如此,我跟老婆還是期待他至少能夠學會「當我們有餘裕時,自己少享受一點,把這些錢出來幫助其他人。」這樣的概念和習慣。
修福積德,是我們家一直傳承著的概念,我也希望這樣的家風,能夠在我們的下一代延續下去。最簡單的做法當然是馬上拿出錢來讓孩子帶去學校捐款,可是我不想這麼做,孩子已經漸漸長大,我想讓他知道的是:「捐錢其實另一方面是一種犧牲自己的慾望與享樂的概念。」
所以我跟他說:「你考慮看看你想捐多少錢?你捐多少我就跟你捐多少!」孩子默然.。我心想:「果然在孩子年幼的心靈裡,犧牲自己可以買玩具的零用錢,捐給需要幫助的人,還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啊!」
洗澡的時候,我心裡一直掙扎著,如果孩子決定把零用錢留下來買自己的玩具而不願意捐錢幫助這些寒士們,我該直接掏錢請兒子帶去學校捐嗎?還是我該讓孩子空手去學校,感受一下看著其他同學交出紅包袋,他卻沒有錢可捐的感覺?可是這樣卻又是利用群眾壓力來造成孩子的壓力,這樣可與我的本意相違背啊!!
孩子其實不懂等我洗完澡,吹頭髮的時候兒子跑來找我,說:「爸爸,你可不可以再跟我講捐款的事情?」我這才驚覺,對一個幼稚園的小朋友說「你捐多少我就加碼多少!」這件事情他是完全沒有概念的,他甚至對於「該捐多少?」「可以幫助多少人?」這些也都完全不懂。 換個方式 拋磚引玉
於是我換了一個方式,和老婆陪著兒子喝牛奶吃宵夜時,我重新解釋了這麼做的意義,並拿出錢包裡的一千塊說:「幫忙一個沒有家的人吃飯飯需要六百塊錢,爸爸錢包裡面只剩下一千塊錢,足夠幫忙一個人吃飽飯,可是我很想要幫忙兩個人吃飽飯,但是我的錢不夠,有沒有人可以一起幫忙我完成這件事情?」
老婆跳出來說:「這樣還少兩百塊錢,我可以幫忙出一百塊!」兒子也說:「我也要出一百塊!」「謝謝你們喔!有你們一起幫忙這樣我們就可以幫助兩個人有飯飯可以吃了耶!真是太棒了!」然後兒子跑進房間拿出了他的撲滿,拿出了一百塊錢,我把一千兩百塊仔細地攤平,小心地放進紅包袋,寫上名字,讓兒子帶去學校捐。
【邱柏鈞醫師】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那天,兒子從學校帶了個紅包回家】
延伸閱讀:學會尊重「不一樣」:看見家庭教育的重要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孫藝珍也愛用!Bugaboo 殿堂級嬰兒推車,榮登國際名人與皇室成員御用品牌!
成為父母後如何展現時尚風格?除了透過穿搭,當然還要藉著小寶貝的出行工具「嬰兒推車」來展現!源自荷蘭的頂級嬰兒推車...
爸媽必學6招開學收心操,避免孩子開學症候群
漫長悠閒的暑假即將進入尾聲,長達50多天的假期,孩子們的生活作息可能已經隨性顛倒,面對新學期的開始甚至感到抗拒、...
我要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