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三個關鍵」讓寶寶跟尿布說掰掰,不過於心急是重點!

「三個關鍵」讓寶寶跟尿布說掰掰,不過於心急是重點!

戒尿布,教養,尿布,尿床,寶寶,嬰兒,新生兒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可愛的寶寶滿一歲了,開始要學著自主如廁,該怎麼訓練孩子自己上廁所呢?其實,從便意得控制,再到養成坐馬桶的習慣,需要經過一段訓練過程,才能讓孩子學會自己去廁所大小便。

這是媽咪也是寶寶的生活課題,請教了專家來教大家幾招,訓練孩子上廁所的好方法,給大家參考,希望媽咪的孩子們都能順利上廁所喔!

Tips 1. 年紀到了再訓練,時間減短、效果加倍!

幾歲的孩子可以進行如廁訓練呢?專家說,其實沒有一定的時間表可以讓家長參考,但是根據經驗,訓練孩子上廁所最適當的年齡最早可以從一歲半開始,因為1歲半至3歲的幼童處於「肛門期」,這個年紀正是寶寶肛門括約肌的神經發展時期,已經有能力憋住便意、尿意,也大略開始可以完成認知、自主想法表達,所以一歲半到三歲的孩子是比較恰當的年紀去訓練如廁。

逗寶寶的方式錯誤,嚴重可導致腦癱!

Tips 2. 表達是關鍵!孩子語言發展要比如廁訓練早

一歲半到兩歲的孩子,已經可以約略理解語句、文法,也能夠組合簡單的片語或短語,也能組織文句去表達自己的意思,在如廁訓練以前要先評估孩子的語言能力,如果孩子的語言啟蒙比較慢,要先訓練孩子正確無誤的表達自己,才能執行如廁計畫。

因為如果孩子連表達都無法順利,要怎麼說出他的如廁需求呢?另外也不可以勉強訓練,勉強訓練的壓力會讓孩子有不敢表達要上廁所的想法,還可能出現容易哭泣、咬指甲、猛吸手指、脾氣暴躁或說話口吃等等,不良反應,一步一步訓練,不需要揠苗助長。

Tips 3. 理解力成熟,能面對指令後才是最佳訓練時機

該如何評估孩子已經可以接受如廁訓練了呢?其實父母一定要從觀察孩子的理解力與行為開始,首先是寶寶的四肢協調度,當孩子的肌肉發展到一定程度,能夠自主控制肌肉、並且活動力旺盛時,就是生理上的訓練成熟期了。

其次是評估心理是否進入訓練成熟期,除上面提到的語言表達之外,理解力也是評估標準之一,但懂得理解,只是開啟如廁訓練大門的鑰匙,還要能面對與執行大人指令才是關鍵,也要能認知大便和尿尿的差別意義,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去評估觀察孩子的狀態。

1. 喜歡模仿大人行為與動作。

2. 能聽懂、理解大人給予的指令並執行。

3. 能簡單傳達自己需求。(像是會說:媽媽,我想吃奶奶)

4. 孩子能意識到自己想大小便的感覺。

5. 尿布能夠間隔2~4小時維持乾爽不濕。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媽媽經編輯部

媽媽們最關心的食、衣、住、行、育、樂的大小資訊,無論妳是哪個階段的媽媽、媳婦或婆婆,都能在這裡找到妳需要的精彩內容,歡迎媽媽們一同來聊「媽媽經」。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1 2 3 ... 13
推薦閱讀

揮別突發漏尿,重拾乾爽自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