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齡談教養 » 「不讀書只知道玩!」別把遊戲跟學習綁在一起,只會讓孩子更想躲進網路的世界

「不讀書只知道玩!」別把遊戲跟學習綁在一起,只會讓孩子更想躲進網路的世界

網路成癮
▲圖片來源:unsplash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 \ 宮田雄吾

●無法停止打電玩的陸斗

「小陸,危險!」

我慌張地在現場趴下,子彈彈到斜前方牆上,敵人就在後方。我轉頭朝向對方射擊,距離我相當近的敵人就此倒了下去。

「謝謝!幫了我大忙。」

「好危險喔!但小陸腰射真的很厲害!等等教教我啦!」

雷娜總是很親切地對我說話。她的年紀應該比我大一點吧,很擅長長距離的步槍射擊。

「敵人還剩下一小隊,在對面的那棟建築物裡。」隊長艾傑的聲音傳了過來。

「我從右邊繞進去,左邊就麻煩小陸了。雷娜從這裡開始掩護我們。」

「知道了。」

「好的。」

▲圖片來源:Pexels

為了殲滅最後的敵人,大家開始行動。我們「CRUMBLE」這隊的裝束與武器統一為藍色,團隊合作出類拔萃,勝利就在眼前。然而,就在此時,意想不到的敵人亂了我們的陣腳……

「陸斗!你到底要玩到什麼時候?適可而止!」

耳邊傳來高分貝的聲音。媽媽強行扯掉我遊戲用的耳機,甚至硬拔掉插頭。差一點就要大獲全勝了欸!無臉見一起奮戰到剛剛的艾傑與雷娜他們了。

「妳是怎樣啦!」

「你這麼晚都還在玩遊戲!就連學校也不去!」

「吵死了!!」

我因為憤怒而失去控制,想都沒想地直接對媽媽出手。媽媽嚇到身體僵直,但我仍舊持續毆打媽媽,不斷不斷地持續對媽媽拳打腳踢……

這是陸斗開始暴力行為的緣由。陸斗的父親只要一賭博就會失控。

▲ 圖片來源:甜蜜殺氣的家族 劇照

「有了孩子就會改變吧」,母親這樣的想法只是幻夢一場,就算有了陸斗,男人也沒有絲毫戒賭的意思。不只不顧家,還因為賭博一直借錢,為此受夠的母親把剛生下不久的陸斗帶離了那個家。之後,他們開始了兩人生活。母親做著行政職,把陸斗養大。養育頑皮又令人費心的陸斗並不簡單。在媽媽忙碌時,他也會一直要媽媽陪他玩。煮飯也好,洗衣也好,都很難一次就搞定。而且也沒有其他人能夠陪陸斗。

但媽媽發現讓陸斗玩手機遊戲時,他就會很安靜。陸斗會玩遊戲時,是托兒所大班的年齡。陸斗很討厭輸,只要遊戲輸掉就會耍脾氣,有一次還把智慧型手機丟在地上,導致手機壞掉。

上了小學後,陸斗也很難坐著乖乖聽講。不是常常聊天,就是心不在焉,為此總被老師斥責。同學也漸漸變得會取笑被老師責罵的陸斗。就這樣,當陸斗升上高年級時,他完全就是討厭學校。

進入國中後,課程內容變得困難,功課更多,學校也是討人厭的地方。而能讓陸斗忘卻在學校裡所感受到的焦慮不安的,就是遊戲了。小學時就玩智慧型手機遊戲的陸斗不斷地央求媽媽,上了國中後,終於昂貴的遊戲機入手。媽媽買給他時,他答應媽媽──「做完作業的一小時就是遊戲時間」。因為要是沒答應媽媽,她就不會買遊戲機了。不過比起功課,遊戲比較有趣。

「功課做好了嗎?」陸斗無視於媽媽的詢問,持續打電玩。特別是一款名為「戰鬥之街」的遊戲,緊緊抓住陸斗的心。這是款透過網路,能跟全世界的人們一起玩的TPS(Third-person shooter)遊戲,也就是第三人視角的射擊遊戲。從主角的上方或斜上方觀看,操作主角,使用槍枝等武器打倒敵人的遊戲。打倒敵人時的成就讓人心情飛揚。而真實的槍聲與各式各樣的音效令情緒亢奮,而且不管什麼樣的武器都超帥。

▲ 圖片來源:甜蜜殺氣的家族 劇照

陸斗一開始不是很會玩。為了要熟練,一小時的時間完全不夠。遊戲時間更長了。陸斗的腦袋裡全是遊戲,無法思考學校或讀書方面的事。終於,熟練腰射的陸斗,登上排行榜前幾名。

其間,總是處在排行榜前幾名的艾傑與雷娜向陸斗發出組隊的邀請。那時,隊伍統一的裝束以及武器顏色相當流行。「隊伍的裝備就統一用藍色吧!」這是雷娜的提議。陸斗也覺得這樣很帥。

武器或裝束得用轉蛋的方式花錢才能得到。陸斗將存了一陣子的紅包錢用掉,卻沒有得到想要的顏色。因此陸斗偷偷使用媽媽的信用卡儲值。結果,為了備齊藍色裝備就花了五萬日圓。媽媽直到收到信用卡帳單才發現這件事,她斥責了陸斗,陸斗剛開始也道了歉,但實在抵擋不過裝備充實的魅力,之後反覆擅自儲值。

打遊戲最興奮的是打過午夜十二點。直到深夜還持續玩遊戲,因此陸斗的生活完全日夜顛倒,早上起不來,當然遲到,成績也每況愈下。媽媽或老師總會責罵陸斗,因為被罵就更討厭學校的陸斗最後選擇不登校。

他幾乎沒有真實世界的朋友。能夠了解他的夥伴就是艾傑跟雷娜而已。打電玩的時間越來越長,一被白天要工作的媽媽詢問,他就撒謊:「我白天沒有玩」,其實有時候玩了超過十六小時以上。

而陸斗終究對阻止他玩遊戲的媽媽行使暴力,而且一次比一次嚴重。當媽媽要拿走他的遊戲機時,他反應非常激烈,牆壁上甚至因此出現好幾個洞。

國中三年級時,每當媽媽看到他就會問:「你要考高中嗎?」

陸斗本身對考試非常在意,也曾經打算減少打電玩的時間。但一旦開始玩遊戲,就會變得非常熱中且無法停手。在玩遊戲時,也不用去想學測的事。當想要戒掉遊戲,就會更焦躁不安,差一點就要爆發出來,陸斗也就因此更投入在電玩裡。

終於,在家裡大肆胡鬧,讓媽媽骨折的陸斗被半強制地帶到了精神科。

▲圖片來源:Pexels

●如何才能脫離遊戲成癮?

目前正處於反覆試驗的摸索階段,尚不清楚要透過什麼樣的治療才能脫離遊戲成癮。

陸斗的情況首先要從住院治療開始。為了慎重起見要先說明,只因遊戲成癮,旁人是不能強制成癮者住院的。這就像你也不能將瘋狂賽馬迷強制送入精神科治療,只因他欠下了大量的金錢。

然而,陸斗是由於太常對母親暴力相向,甚至令其骨折,所以精神科醫師提議暫時讓他離開家裡。雖然有些不滿,但他仍舊同意了。

我想,陸斗應該也感受到了「這樣下去會很糟」吧。但一般來說,不只是遊戲,著手成癮症的治療時,應該毫無打算要他一開始就戒掉電玩,多半有這種程度的準備。

進入兒少醫院的陸斗,暫時被禁止使用遊戲。他已經好久沒過無遊戲的生活。一開始雖然焦躁,非常想玩遊戲,但就是沒有遊戲可玩,最後只好放棄。而為了矯正日夜顛倒的作息,陸斗受到醫生指示,要恢復吃好睡飽的基本生活原則。

與醫師會面時,討論為了停止暴力行為要控制怒氣,同時也要接受關於遊戲成癮的教育。精神科醫師不僅不會劈頭就斥責「遊戲不是好東西,所以要治療這個疾病」,還指出了陸斗沉迷於遊戲的情況。

▲ 圖片來源:甜蜜殺氣的家族 劇照

陸斗本來就不擅長靜靜待著,是喜歡刺激事物的孩子。但母親忙碌,而且上課又無聊。遊戲的存在,能幫陸斗填補那份乏味。還有,陸斗總是被要求「乖乖坐好」、「好好念書」,是遊戲撫慰了他被責罵的不愉快。在學校裡總是感覺孤單的陸斗,遊戲也療癒了他那份孤單感。

正因如此,精神科醫師才說:「遊戲對你痛苦的生活而言,是很重要的存在吧」,並提議將這些心情「盡可能用遊戲之外的活動一點一滴地排解」。

此外,在精神科有職能治療以及團體心理治療之類的課程。因此,陸斗會和其他住院的孩子們活動身體、勞作、一起遊玩,也會聊天。陸斗好久都沒有感受到心情那麼清爽了。

與陸斗的治療同時進行,媽媽這邊也接受面談。首先為了限制玩遊戲而討論了具體策略。例如,陸斗偷用母親的信用卡去儲值,因此要換成新卡片,並且和金錢一起慎重地保管在攜帶式金庫裡。另外,媽媽也學習了如何設定遊戲機的限制使用時間,或是Wi-Fi路由器相關的定時功能之類。

關於母親該怎麼應對,也有好幾個提議,尤其受到強調的,是比起在玩遊戲的時候責罵,當兒子採取母親所期望的行為時,可以如何積極地給予讚美或讓他開心。因為兒子就是受到責罵才逃到遊戲裡,但又因此被責罵,而陷入這樣的無限迴圈裡。有些家長會詳盡地逼問如「你要玩到幾點?」這類的事,但這樣只會造成爭執,建議還是不要這麼做比較好。

此外,也向母親建議,別將遊戲跟學習綁在一起來責怪孩子。「不讀書只知道玩!」這種責罵孩子的話,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討厭讀書,而想逃到遊戲的世界裡。另外,倘若爸媽總是跟孩子「交易」,像是「讀了兩個小時就能玩遊戲」反而會增加孩子討價還價的空間,說:「那買遊戲給我,我就念書。」建議最好一碼歸一碼,讀書是讀書、遊戲是遊戲區分開來思考。

經過這樣的治療後,陸斗出院了。

出院後,陸斗不再對母親使用暴力,但仍好幾次都回到電玩世界裡,也經常向學校請假。媽媽為此雖感到焦急,卻不會像以前那樣劈頭就開罵,至少也會留心,稍微讓家裡有著快樂的氣氛。於是,陸斗自己也發覺不能像以前那樣,眼下以考高中為目標一點一滴致力於讀書上。

上了高中的陸斗加入射箭社,將虛擬遊戲裡的槍枝置換為實體弓箭。弓箭很帥氣,正中紅心也令人雀躍,而且他結交到了真正的夥伴,甚至還有個如雷娜般的學姊當女友。是的,陸斗現在終於找到了遊戲之外的容身處了。就這樣,陸斗漸漸遠離了遊戲。

我想,充實現實生活,就是脫離遊戲或網路的最佳方法。

網路成癮,青春期,教養

▲你的心,14歲就能開始懂:憂鬱、社恐、飲食障礙、強迫症等11種難以言說的心事,精神科名醫為你撫平傷痛

遠流出版】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你的心,14歲就能開始懂:憂鬱、社恐、飲食障礙、強迫症等11種難以言說的心事,精神科名醫為你撫平傷痛

推薦閱讀
離開手機大喊無聊!擔心孩子網路成癮,爸媽該怎麼辦?
妳是孩子的社群帳號的朋友嗎?調查:網路成癮的隱憂,平均每個孩子有3.8個帳號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遠流出版社

在數位時代建構一個博學多智的百科知識庫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

揮別突發漏尿,重拾乾爽自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