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齡談教養 » 「媽媽妳好兇」!溫柔和教養可以並存嗎?

「媽媽妳好兇」!溫柔和教養可以並存嗎?

溫柔的教養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凱若媽咪

在這個強調自我表現,生活步調又極為快速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變得簡短而直接,更討厭浪費時間,這樣的心理狀態,也影響了我們與孩子的相處。往往在期待「快速完成任務」的目標下,每天孩子聽到最多的不是「我愛你」,而是「快點!快點!」

在時間的壓力下,情緒往往難以控制,常見的場景是,抓狂的爸媽面對著一頭霧水卻被嚇哭的孩子。

凡事快快快的壓力,讓人很難有時間好好從對方的角度來看事情,無論大人或孩子都一樣。若是自己從旁邊看著這一切,我們都不難看出,其實自己只需要停下來,深呼吸,蹲在與孩子一樣的高度看著他們,就能減少許多的「失控」。因為讓人抓狂的,往往不是孩子,而是我們急躁而失去耐心的自己。

姐姐小的時候,我是個新手媽媽,也頗年輕,常常和姊姊一個「對峙」就讓我情緒起伏很大,然而當時又覺得在孩子面前不能生氣,不可以發飆,有一次竟然用拳頭捶牆壁!

一捶,我就後悔了。痛得要命不說,我看著害怕又不知所措的女兒,覺得自己傻爆了!她帶著問號的天真眼神,似乎在跟我說:「我那個溫柔又充滿笑容的媽咪到哪去了呢?我要我的媽咪!」

溫柔的教養

孩子故意要惹我生氣嗎?

大部分不是的。只是我在自己的情緒之中,想要孩子這樣那樣的期望之中,很容易就忘了靜下來聆聽或觀察,孩子這麼做是為了什麼。他們的行為或許惱人,但動機往往很單純,就算到了青春期,都還是一樣。

倒是我們,常常想著如何教養?卻遺忘了溫柔。優雅與溫柔,一定與教養相衝突嗎?我希望不是的。

否則幾十年當母親的歲月過去,我肯定會被鏡中的自己給嚇壞的。

推薦閱讀:仙女媽媽的溫柔五招:輕鬆擺脫虎霸母形象!

無可疑問,我「想」成為一個溫柔的母親

我希望讓孩子無論歡喜悲傷,都覺得與媽媽在一起愉快而溫暖。然而在每日的教養責任與家務壓力之下,真的是件不容易的事!

某天早上,一歲半的寶貝兒子那天不知怎麼了很不好「溝通」。在一邊整理家務,一邊陪著玩遍他所有玩具三個小時之後,我真的覺得這時的自己離「理想中」的溫柔母親形象好遠好遠。在兒子終於自己坐下來看書的短暫時間,我決定寫下來,我心中溫柔的教養,究竟該是怎樣的模樣?

溫柔,不只是輕柔的話語或沈靜的臉龐,而是我願意去暫時放下自己,聆聽或觀察孩子的內心。

溫柔,是在要求孩子的好行為之前,先看到他們的好。

溫柔,是有原則地指正錯誤的行為,但絕不在語言或行為上攻擊孩子。而且在指正的同時,仍然能看到他們的好。

溫柔,是願意等待,願意陪伴。不用我的期待與速度,要求孩子跟上,而是走到他們身邊,陪他們一起走過。

溫柔的教養

溫柔,是當孩子對我說話,願意放下手邊的事,將眼神看著孩子的眼睛,認真回應他們。不管說的內容我同不同意,都不打斷或馬上批判,先聆聽全部,思考後再回應。

溫柔,是不在情緒之下說出傷害孩子的話。

推薦閱讀:不怒吼不打罵,四步驟實現溫柔教養

孩子願意改變行為的原因,應該是「是非與對錯」,而非因為害怕或擔憂父母的情緒。

溫柔的父母,可以十分堅持原則,卻不會成為孩子的敵人,反而是最支持他們完成夢想的朋友。

寫完這些,我心情也平靜不少。當然,兒子給我的空閒時間也結束了。

這個功課,很難,然而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到的!我告訴自己,一定要。因為,他們是我最最親愛的寶貝,也因為,我仍然希望永遠保有優雅與溫柔啊!

Carol’s World】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溫柔的教養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凱若媽咪

我是凱若 Carol,快樂的斜槓媽媽。在台灣出生成長,目前旅居歐洲。Multipreneur 多元創業家、講師、個人創業輔導、作家。每天在育兒與三份事業之間穿梭。「幫助更多期待『家庭/事業』雙軌並行的父母」是我的志業!

【著作】
《每一天的教養,都為了孩子獨立那天做準備》(天下文化,2017)
《我在家。我創業:家庭CEO 的斜槓人生》(天下文化,2018)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