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成功」有方程式
夜晚讀書,開著一盞檯燈,靜謐悠閒於書海中。沈櫻是我近一年來注意到的優秀譯者,她擔任過北一女老師,在她的筆下,將赫塞的作品翻譯得出神入化,雋永的文字底子讓讀者如我飽嘗文學之美。
這本書是《車輪下》,講的是一位「學霸」天才,沈櫻說,作者赫塞沒有輝煌學歷却又得獎最多。但引起我的共鳴的是以下她寫的這段內容:
「至於我特選這書來譯,也是別有感觸。因為我曾在全省著名的女校中教過幾年國文,學生全是用功的英才,考試起來幾乎百分之百的全對,想吹毛求疵地扣一點分都不容易,因為她們把老師的講解,弄成翻譯背熟不算·就是生字成語的注釋,也背得一字不漏,問什麼都答得全對。至於有發揮性的問答題,又因為集體閱卷,怕評分不一致,有失公平,不便採用。因此看那試卷成績高得嚇人,可是作起文來,那就完全不同了,既無内容,也無文采,有的甚至把作文題當作試題一般來作解答。好像記憶力的過分發展,已壓扁了這些少年應有的活潑豐富的想像力。」
「還有更令人悲酸的現象,是在這些争強好勝的學生中,每年總有一兩個成了神精分裂症的患者,退出學校,進入病院。單是我教過的班級,幾年中就會親眼看見兩個之多。悲慘的印象,至今難忘。」
她認為,現代教育制度,對於知識傳播,集體訓練,固然有着許多優點,但對於有特别才能的兒童,却真是一種埋沒和摧殘。尤其台灣當前升學競争的激烈,考試範圍的限定,更是從小就阻礙了兒童心智的發展,不但使他們失去了對動物植物的愛好,大自然的欣賞,就連課外閱讀也被取消,是終身無可補救的損失!
以上是沈櫻,這位北一女老師的惋惜,其實真意是「適性就學」就好,這才是沈櫻的真心話。
相信大家都愛孩子,家長們的觀念更要與時俱進,鼓勵孩子往專業技能走,多方探索自己的興趣,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對生活保有熱情的人,據我長期採訪成功人士的心得是,成功的人都有一套公式:
能力+興趣=成功
希望每個家庭都能幫助孩子找到他們的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