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小孩的經濟先修課】培養「儲蓄」習慣!孩子覺得「存小錢沒用」該怎麼鼓勵他?
作者\金聖火
你曾經減肥成功過嗎?大部分人在訂下減肥目標後,都能在二週左右減掉一兩公斤,不過從那之後就會變得很困難,會非常討厭體重計上的數字,因為那數字就像刻在體重計上一樣,一丁點改變都沒有。明明吃得很少、動得很多,體重卻沒有繼續往下掉。再這樣下去,恐怕要咬牙忍受削骨的痛苦,體重才會下降吧。所以一般人到這種時候通常都會放棄,問自己「體重有那麼重要嗎?」然後叫炸雞來吃。
儲蓄也像減肥那樣會遇到停滯甚至回彈,當然每個人情況各有不同,但我經常看到很多人明明很順利地存到某個金額,但就在快達到目標金額時,突然發生一定要花錢的事情。大人都這樣了,更何況是小孩子呢?
小孩子要花錢的地方也很多。他們都有各自的理由,就像大人也有非花錢不可的理由一樣。不過,小孩子還沒有過辛苦賺錢的經驗,所以會很輕易地開口跟父母要錢。在我擔任高年級班導時,常常在孩子們的日記或報告中看到這種想法。
「等我變成大人之後,至少要FLEX一次。」
「FLEX」這英文單字的原意是「彎曲、暖身」,但現在被衍伸成炫耀財力或貴重物品的行為,主要是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在使用。聽說由來是一九九○年代嘻哈文化裡饒舌歌手炫耀自己的財力或名牌的行為。最近在孩子們身上很容易看到這種現象,因為他們常常在YouTube或綜藝節目裡看到他們喜歡的藝人或YouTuber炫耀名牌或住在豪華房屋內。各種傳播媒體都在孩子腦中植入「消費是最棒的美德」。
我想先表明我對儲蓄的看法:存錢就是積沙成塔。就算是小錢,依然在忍耐和節制的基礎上培養持續存錢的習慣,這就是經濟習慣的根本。其實就算是小錢,只要長時間充分利用讓錢滾錢的複利效果,依然能形成一筆可觀的金錢。忍耐和節制不僅僅是經濟習慣,也是生活時絕對需要的態度。
該怎麼告訴孩子存錢的重要與必要性呢?要有什麼動機,才能引導孩子擺脫想消費的慾望,轉向想要存錢的目標呢?
在上班族當中流傳著一種名為「拿鐵因子」的投資方法—如果省下每天喝一杯四千韓元的拿鐵的錢,一個月就能存到十二萬韓元。這個道理要怎麼運用在孩子身上呢?換個名字改成「辣炒年糕因子」好了!計算看看,如果省下每天放學習慣買辣炒年糕來吃的錢,十年後能存到多少錢?時間的威力是小額儲蓄的孩子能相信的最強工具。請觀察孩子平日是否有固定消費某些東西(零食、扭蛋、鬥片、貼紙、手機貼圖、電玩配件)?請跟孩子討論看看那是什麼。
如果孩子每天都會在校門口前的文具店轉扭蛋,那麼平均一天會花五百韓元,單看一天會覺得錢很少,但如果他持續從小一到小六每天放學後都去文具店轉扭蛋,那麼大約就是一百九十天×六年×五百韓元=五十七萬韓元。只是每天轉扭蛋而已,花的錢都可以買一台平板電腦了。已過的時光無法倒轉,只能徒增後悔而已。
當孩子瞭解到習慣消費的可怕後,接下來就要幫助他開始培養願意一點一滴儲蓄的念頭。不過,孩子可能會覺得自己還沒有能力一個人存錢。最近的小孩如果不是存一萬、兩萬韓元這種大錢,而是一週存一千、兩千韓元,就會反問要存到何年何月才能存到一大筆錢。可是如果有人陪他一起存,就會覺得同心協力比較能做到。
孩子與父母可以訂個共同的儲蓄目標,然後一起努力。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執行任務,一邊彼此鼓勵打氣,一邊持續養成存錢的習慣。假如孩子的夢想是成為一名運動選手,那麼當前目標就是培養出強健的體魄。為了培養強健的體魄,請跟孩子討論並選出他想學習的運動項目。如果他想學游泳,就要計算游泳課程的預算,其中包括游泳課需要的物品的費用、課程報名費用等等,也要瞭解需要學習多久,然後估算出總共需要多少錢。
這樣掌握大概的預算後,就再計算看看,一個月要存多少才能在希望的時間內報名游泳課。如果覺得很難存到課程的費用,那麼至少要將購買游泳課需要的物品當成儲蓄目標開始把錢存在撲滿裡。家長還可以提議說,為了存到那筆錢,爸爸媽媽會一起合作,媽媽會從一週喝三杯咖啡改為一週喝一杯,這樣就能存下兩杯咖啡的錢;爸爸會從一週吃兩次宵夜,改成一個月只吃一次,這樣就能存下七次宵夜的錢;再加上孩子一週原本吃三次的辣炒年糕,改為只吃一次,存下吃兩次的錢。
用這種方式存錢會讓孩子得到力量,也會產生想存錢的動力,因為孩子體會到不是只有自己在存錢,爸爸媽媽也像自己一樣忍住不做想做的事、不吃想吃的東西,為了自己的未來而投資(儲蓄)。一想到父母支持自己、共同為自己的未來努力,孩子當然就會被激勵而自動自發存錢,也能有效訓練全家人一起減少不必要的消費。
大家都這樣努力存錢後,一個月能存多少呢?如果只有孩子忍耐不吃想吃的辣炒年糕,一個月頂多就是八千韓元,但媽媽一起加入後,就多了四千韓元×二次×四週=三萬二千韓元;如果爸爸也一起參與,就又多了二萬韓元×七次=十四萬韓元。三個人的力量加起來,一個月能存十八萬韓元,六個月就能存到一百零八萬韓元這麼多。
孩子透過這個過程會實際感受到,就算是少少的錢,只要凝聚很多人的力量一起存,也會成為一筆可觀的錢;就算是少少的錢,只要長期維持儲蓄的習慣,再加上大家一起存,也能成為一大筆錢。用那筆錢實現自己的目標(學游泳)時,全身都會充滿達成目標的喜悅。只要體驗過一次這種儲蓄過程,就會以這經驗為基礎養成儲蓄的習慣,等到長大成人,也就具備能存更大筆錢的潛力,還會瞭解到全家人都支持自己的夢想並一起努力,這也有助於提升孩子的自信。
如果持續練習一起存一大筆錢,也能將它視為孩子未來的種子基金。方法都是一樣的。父母可以跟孩子討論,如何預備久遠的未來需要的錢。請讓他瞭解到滿二十歲開始獨立後,就會出現許多需要花大錢的事,比如創業資金、結婚費用、購屋費用、進修費用等。如果能從小持續存到三十歲,想必能存到一筆驚人的金額,這將會是孩子在人生重大時刻需要的種子基金。
所謂積沙成塔,沙子絕對不會僅止於一盤散沙。小東西要聚集起來才會變成大的東西。落實存錢方法的人能存到種子基金,也能投資自己的夢想。
推薦閱讀:
12歲男童戶頭竟破百萬?理財專家分享「子女教育金」10大重點
【台灣廣廈出版】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富小孩的經濟先修課:掌握6-12歲黃金期!三階段財商教育X致富習慣養成,教孩子正確用錢,建構影響一生的理財思維】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揮別突發漏尿、尷尬異味…更年期女性養成3項好習慣,有效重拾乾爽自信生活
許多正值更年期的婦女們都有過類似經驗:一咳嗽或大笑、提重物的瞬間就察覺到褲子滴滴答答,令人尷尬的漏尿問題已悄悄找...
我要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