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百寶箱 » 懷孕大小事 » 待產、生產到出月子的經驗感受!新手媽媽的寶貴分享

待產、生產到出月子的經驗感受!新手媽媽的寶貴分享

新手媽媽,坐月子,待產,餵奶,產兆,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小咪媽咪

常看到新手媽媽產後因種種因素而憂鬱,因此萌生了寫這篇經驗分享的念頭,希望能幫到準媽媽們先有一些心理建設~

《待產篇》

產兆怎麼還不來?加速子宮頸軟化的各種方法

超過37週後已算足月,當寶寶在肚子裡體重漸增,準媽媽也是越來越忐忑不安,怕放在肚子裡太久會太大不好生、又擔心胎盤鈣化、吃到胎便與臍帶繞頸等風險。但無產兆催生聽說要很久又有較高的吃全餐(陣痛+剖腹)機率,令人害怕。

這時候只好仰賴Google大神看大家分享各式各樣的加速產兆的方法了!雖然不知道有沒有效,但盡人事聽天命嘛!

【生產懶人包】生產前必看!如何讓新手媽媽輕鬆度過待產、生產到出月子的經驗分享

第二胎約好催生日期後,經過各種努力,終於在催生當日落紅並開了1.5指,省去了塞藥的步驟。最後6個小時生出來,比起第一胎從半指到生花了60小時,生完復原的速度快很多。

無痛分娩不一定打的到

對於生產的痛,準媽媽們或多或少都會感到恐懼,網路上也很多媽媽推薦一定要打無痛分娩。不過打針的時機其實有限制,初產婦大約開2指(4公分)後才能打,開4指後也不用打了!

剛收住院時會先抽血檢查能不能打無痛,過半小時才知道結果,對後期開指快的人可能就來不及打。我兩胎都沒打到,省了一萬六。

《住院期間》

經濟許可下,有單人房的話絕對要選單人房!

剛生產完又累又痛,需要好好休息與睡眠。在醫院即使是半夜也會有醫護人員來換點滴、量體溫血壓等,還有嬰兒室四小時一次call餵奶的電話,一個病房有幾床就會受到幾倍的打擾次數。

就算白天想補眠,室友的講電話或手機訊息提示音、別床的親友來訪(有的人還會拉錯簾子哩)、收垃圾送餐等各式各樣源源不絕的噪音都讓人很崩潰。

還有一間只有一個廁所,產後上廁所要帶的東西很多(沖洗瓶、產墊、沾到血時要換免洗內褲與外褲),單人房的好處是可以直接放自己的東西在廁所,且自然產後解便需要時間又很臭,單人廁所上起來沒時間壓力真的好很多。

我第一胎是住雙人病房,覺得那三天度日如年;第二胎有排到單人病房,住起來超舒適,還有一個客廳區可以用餐,整個很享受〜

【生產懶人包】生產前必看!如何讓新手媽媽輕鬆度過待產、生產到出月子的經驗分享

(單人房空間大又有隱私,可以好好休息)

全親餵以後再說,先補配方奶讓寶寶喝飽吧!

雖然說新生兒的胃容量很小,但其實很多剛生完的媽咪奶量還沒起來。如果親子同室就會發現新生兒不太可能撐到四小時才喝一次奶,尤其他們往往喝一下就睡著了,只是嬰兒室會維持4小時才call媽媽去親餵。

在新手媽媽奶量不足,親餵次數又不夠的情況下,可能會導致寶寶脫水性黃疸或結晶尿。我第一胎時就是出院前晚嬰兒室告知,寶寶可能因喝太少而黃疸,問我要不要補配方奶。我同意後才知道寶寶在親餵完後馬上又喝了50cc的配方奶才有飽,頓時覺得好心疼,原來我一直讓寶寶餓肚子卻不知道。

那時候手擠奶連小量杯的底部都填不滿,怎能產出那麼多的的母奶讓寶寶喝飽?第二胎不想那麼累,直接簽配方奶同意書,讓護理師在親餵後補奶,然後半夜1點跟5點兩餐也直接餵配方奶不要call我,結果就睡的超舒服的,打算到月子中心再來追奶。

【生產懶人包】生產前必看!如何讓新手媽媽輕鬆度過待產、生產到出月子的經驗分享

(剛生完要擠到50〜60ml真的是要天生母乳多或非常勤勞擠才辦的到吧!)

可以跟護理站借氣墊圈

自然產後尤其本來有痔瘡的話,下面的傷口往往讓媽咪頭幾天光坐著就很痛。可以借氣墊圈(像游泳圈一樣中間有個洞)來用,坐著時墊在下面會舒服許多。

哺乳內衣記得帶

產後常常要去嬰兒室親餵,乳頭經過寶寶頻繁地吸吮後如果含乳姿勢不良很容易就腫脹或破皮流血。如果沒穿哺乳內衣,受傷的乳頭與住院服一直摩擦會讓人痛到想流眼淚,因此建議一定要準備哺乳內衣。

《月子中心篇》

想睡時就放心推回嬰兒室吧!

花了大錢住月子中心最幸福的地方,大概就是有嬰兒室可以把寶寶推回去了!白天精神好時可以試著與寶寶磨合,喝完奶後練習哄睡與無止盡地洗屁股。但媽媽感覺累或想睡的時候別猶豫,就推寶寶回去嬰兒室吧!以媽媽的身體復原為主,畢竟回家後還有得累呢!

【生產懶人包】生產前必看!如何讓新手媽媽輕鬆度過待產、生產到出月子的經驗分享

(有視訊的月子中心還可以遠端看寶寶的睡臉哩!)

離開月中的前一晚還有點失眠,想著這是最後一個能好好睡的夜晚了!

母奶不足沒關係,有配方奶備用好安心

因為我一開始母奶量不足,在月子中心就先買一罐奶粉擋著先。第一胎還會因為奶量而憂鬱,第二胎好像就很隨便了!寶寶疑似喝不飽時,就奶粉泡一泡給他喝,反正不是辛苦擠的,不怕溫太多又喝不完浪費。之後因為勤勞擠奶,出月子中心時還帶回了一大袋冰棒。

別忘了帶筆電或平板,擠奶變成快樂的事

在月子中心有很多時間花在擠奶跟吃飯,完全是追劇的好時機。對第一胎的媽媽來說擠奶追奶可能會有點辛苦,畢竟沒有擠奶經驗,又覺得三四個小時擠一次時間都變的零碎,半夜還要定時調鬧鐘起來擠,以及無限洗擠奶器的輪迴。

其實生了小baby就是這樣啦,需要時間來適應,回家後可能還會懷念在月中沒人打擾的擠奶時光呢!回家後隨時要處理哭泣或大便的寶寶,好好吃飯擠奶可能都變得困難。

總之讓月中的擠奶時間等於可以看劇的時間,有時候還會因為劇情太精采很想繼續看下去,而到了擠奶時間就很期待。不過擠完還是要趕快睡覺休息,不要看太入迷了就一直看。

【生產懶人包】生產前必看!如何讓新手媽媽輕鬆度過待產、生產到出月子的經驗分享

小心母奶大魔王-乳腺炎

這真是母奶媽的天敵,一不小心就直接找上門來,請特別注意!

症狀有:乳房紅/腫/脹/痛,乳房有奶卻擠不出來,按壓有硬塊,發高燒全身無力等等。

切記每次擠奶完記得用手摸一摸乳房四周有沒有硬硬的還沒軟的地方,或是按壓會痛的點,務必按摩柔軟然後用手擠掉它。有時候是半夜起不來,隔天早上就直接塞奶了,因此在月子中心時還是乖乖定鬧鐘起來擠吧!

如果不幸塞奶了,可以嘗試以下的方法:

【生產懶人包】生產前必看!如何讓新手媽媽輕鬆度過待產、生產到出月子的經驗分享

話說我原本塞一邊就發燒了四天,漸漸按通之後原本快好了,然後換另一邊堵塞又燒起來,真的是痛到想退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如果確定之後要回職場需要擠奶的話,奶量上來後就直接買擠奶器吧!雙邊電動用起來輕鬆又快速,還可以加購手動配件,是擠奶媽的首選。另外如果不想每次擠完就趕著洗跟消毒,不妨多買一套配件。

也有人是擠完把擠奶器冰冰箱,一天消毒一次,不過我覺得管道間還是有殘奶,一直退冰又冰回去感覺有點不太放心。

【生產懶人包】生產前必看!如何讓新手媽媽輕鬆度過待產、生產到出月子的經驗分享

(雙邊電動擠奶器與手動擠奶器)

選擇輕鬆的親餵姿勢

在月子中心可以請護理師教妳各種親餵姿勢,像是標準的抱著橫餵,橄欖球式,以及躺餵等。抱著餵的好處是可以坐著餵一邊吃飯或追劇,躺餵則是個人覺得最輕鬆的姿勢,寶寶後面墊個小枕頭側躺面對媽媽的乳房,媽媽頭上也躺枕頭側睡,一手還可以划手機。尤其是很累的時候往往躺餵到自己也快睡著了!

推薦閱讀《新加坡爸爸真實記錄》提醒老公們別忘了老婆生產的痛!

《回家篇》

在月子中心最後幾天記得抽時間回家整理

非常建議趁還住在月子中心有人照顧寶寶時,先抽空回家布置好需要的物品。例如:消毒好奶瓶、鋪好嬰兒床(旁邊準備尿布和紗布巾)、放置洗屁股所需的物品(沐浴乳、乾濕兩用巾、毛巾)、布置洗嬰兒的場所(嬰兒澡盆、泡泡浴露、紗布澡巾、浴巾)、洗好穿衣服的地方(旁邊放好包巾、衣服、口腔護理、臍帶護理用品、乳液)等等。

將寶寶一整天的作息與會用到的東西在心裡順過一遍,並擺放對應的物品在方便取用的位置。這樣從月子中心帶嬰兒回家時比較不會那麼手忙腳亂唷!也比較容易發現忘記準備的物品,還來得及添購。

四小時喝一次如浮雲?

寶寶從月子中心回家後由於照顧者與環境變化,往往作息也會跟著改變。在月子中心乖乖喝飽睡、奶量紀錄表上每次都喝光光、四個小時才餓的這些理想作息可能都會成為歷史,這就是考驗新手媽媽與寶寶的磨合期了!

新生兒哭哭可能是因為肚子餓、尿布濕了、太冷或太熱、想打嗝、脹氣不舒服、想睡覺、想抱抱等原因,當然也有找不出理由就是愛哭的寶寶(通常一律歸因為腸絞痛)。新手媽媽可能會因判斷不出原因而時常被寶寶哭聲影響,一直哄寶寶什麼事都無法做,進而變得憂鬱。

有時候讓寶寶哭一下子沒關係,確保環境是安全的就好,而家事雜事那些就等老公回家再說吧!如果有親密背巾可以揹著嬰兒的話,至少能騰出手來做事,或者媽媽也能練就一手抱寶寶一手擠奶的功夫,總之遲早會適應的。

回家沒後援的話就訂月子餐吧!

剛接寶寶回家時由於作息大亂,可能連吃飯擠奶都沒時間,遑論煮飯了。但沒有充足休息加上沒有補充湯水之下,奶量很容易下滑。如果沒有後援幫忙,花點錢加訂月子餐宅配會是比較輕鬆的作法!至少不用出門三餐都有著落,照顧寶寶之餘不用擔心吃的問題,也不用洗碗。

益生菌

老大疑似腸絞痛的緣故,滿月前幾乎白天都在蹬腳大哭,按摩肚子/擦脹氣膏/買防脹氣奶嘴等等都無效,非得抱著拍屁股走來走去才能暫時止哭。動員了娘家爸媽一起來住,四個大人輪流抱嬰兒,才不至於累垮。

滿月打疫苗時還特別問了隔壁媽媽是不是也有遇到這樣的情況,結果那個媽媽說:「不會啊!寶寶喝飽就睡了,餓了才會哭」天啊〜好羨慕啊!

後來問醫生後他開了益生菌,早晚吃半包,結果似乎真的有效!寶寶早上平穩睡覺的時間變多了些,也有可能是隨著長大腸胃越來越健全的關係,總之遇到哭鬧寶可以嘗試看看。

親餵跟瓶餵哪個好?

我第一胎是全瓶餵母乳,第二胎到目前1m多幾乎是全親餵。

1.瓶餵

優點有:知道喝多少,餵一次可以撐比較久才餓(3〜4小時),別人也可以幫忙餵。

缺點有:要抽時間擠奶,如果寶寶哭鬧不休很難好好擠、要洗一堆擠奶器跟奶瓶、出門東西非常多(奶瓶/母奶/冰寶/溫奶的熱水/擠奶器)。

2.親餵

優點有:不用洗瓶瓶罐罐,躺餵超輕鬆,帶寶寶出門不用帶一堆東西。

缺點有:不知道喝多少,餵一次可能很快又餓了(1〜2小時)。

以四小時內(瓶餵一次+擠奶)VS (親餵兩次)比起來,個人感覺是親餵比較輕鬆。主要差在擠奶,因為寶寶不知道何時會哭,擠奶常常擠到一半被打斷,心理壓力大又容易擠不乾淨塞奶。

親餵的話至少在餵的時候寶寶不會哭,而且還可以躺著一邊滑手機,寶寶就像一台自動吸奶器讓我可以躺著不動地擠奶,而且洗奶瓶跟擠奶器也是蠻麻煩的事。只是親餵寶寶作息比較難固定,不太確定何時會餓,而且兩餐之間時間短,導致寶寶睡眠比較零碎中斷。

瓶餵寶寶吃完玩完後比較能睡久一點才到下一餐用餐時間,作息較規律。所以換個角度想,親餵瓶餵都各有好處,餵配方奶也很方便,不用太執著形式,畢竟有快樂的媽媽才有快樂的寶寶唷!

推薦閱讀卸貨倒數!新手媽咪必備待產包清單

竹亭聽雨】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生產前必看!如何讓新手媽媽輕鬆度過待產、生產到出月子的經驗分享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小咪媽咪

從初出社會的情侶,經歷了看屋,結婚,寶寶誕生~ 與賽亞先生和小小咪一同構築的溫暖小窩 - 竹亭聽雨。
http://q82465.pixnet.net/blog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