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前真的沒有記憶?三種形式看孩子不同年齡層「記憶方法」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小孩的記憶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記憶形式:
- 意象式記憶(0-2歲):在這個年齡段,孩子主要通過「感官」來獲取信息,他們的記憶多為意象式記憶。這種記憶形式是通過感官經驗產生的,包括視覺、聽覺、觸覺等,因此這些記憶不太具體,也不易被語言描述。
- 過程式記憶(3-7歲):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開始更加注重環境中的事物,進而開始形成過程式記憶,這種記憶是通過學習和實踐形成的。例如,孩子學會走路、說話和寫字等,這些都是過程式記憶。這些記憶需要不斷練習和反復經驗才能保持。
- 意識式記憶(8歲以上):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開始形成更加具體、明確的意識式記憶。這種記憶通常涉及到具體的事件、場景、人物等,這些記憶需要孩子主動去回憶、提取和整合。意識式記憶還可以分為語言性記憶和空間性記憶兩種形式。語言性記憶主要涉及文字、語言等形式,而空間性記憶則涉及具體場景和空間布局。
以下是幾個不同年齡層的典型記憶形式的範例:
- 新生兒(0-1個月):新生兒的記憶能力還很弱,只能記住一些簡單的感覺刺激,如聲音、視覺和觸覺。例如,新生兒可能會記住母親的聲音和臉孔,但這些記憶很容易被遺忘。
- 嬰兒(1-2歲):在這個年齡段,嬰兒的記憶開始有了一些進步。他們可以記住一些基本的事件序列,如在起床後喝奶、換尿布和洗臉。他們還可以記住一些簡單的詞語和短語,如「媽媽」、「爸爸」和「再見」。
- 幼兒(2-6歲):在這個年齡段,幼兒的記憶能力進一步提高,可以記住更複雜的事件序列和更多的詞語和短語。例如,幼兒可以記住一個故事的情節,或是一個新玩具的使用方法。
- 兒童(6-12歲):在這個年齡段,兒童的記憶能力達到了一個較高的水平。他們可以記住更複雜的事件序列、更長的故事和更多的詞語和短語。例如,兒童可以記住一篇文章的內容、一個難題的解決方法,或是一個音樂作品的旋律。
- 青少年(12-18歲):在這個年齡段,青少年的記憶能力達到了成人的水平。他們可以記住更複雜的事件序列、更長的故事和更多的詞語和短語。他們還可以記住更多的抽象概念,如數學公式、歷史事件和科學理論。此外,青少年還可以擁有更多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對自己的記憶和學習有更多的掌控力。
總體來說,小孩的記憶形式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變化,從意象式記憶到過程式記憶再到意識式記憶的轉變。孩子的經驗和學習對於形成不同形式的記憶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揮別突發漏尿、尷尬異味…更年期女性養成3項好習慣,有效重拾乾爽自信生活
許多正值更年期的婦女們都有過類似經驗:一咳嗽或大笑、提重物的瞬間就察覺到褲子滴滴答答,令人尷尬的漏尿問題已悄悄找...
我要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