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作家投稿 » 生活放輕鬆 » 上網、3C玩不停?四個重點建立孩子使用網路的好習慣

上網、3C玩不停?四個重點建立孩子使用網路的好習慣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這一輩的孩子們都是網路科技的「原住民」,從出生開始,生活中隨時隨地都有網路、電子產品的存在。但是家長們對於孩子上網、使用手機電腦的習慣、時間長短時常感到擔心,也經常因此而產生親子衝突。如何規範孩子上網、使用手機、電腦的時間、習慣,也是現代家長需要學習的一門「專業知識」,得以透過日常教養讓網路、3C產品成為提升我們生活、學習品質的好「工具」。

 

孩子使用網路需要「管理」,而不是「禁止」

上網看影片、卡通、玩遊戲很容易讓人「忘了時間」,對成人來說會如此,當然對孩子來說更是會。但是當我們自己因為上網追劇、玩遊戲而忘記時間、耽誤工作時,我們應該不會「禁止」自己再也不可以再追劇、玩遊戲吧?比較可能的做法是:想辦法提醒自己注意時間,或者要求自己今天只能追劇追到幾點。

 

因此,當我們擔心孩子因為上網、使用手機電腦而忘記寫作業、耽誤日常作息的話,其實不需要「禁止」孩子再也不能使用,而是嘗試「管理」孩子使用網路和電子產品的時間、習慣。

 

我們可以規定孩子必須在家中的「公共空間」上網、使用手機電腦,一方面光線比較充足,使用時的坐姿也會比較端正,另一方面也比較能確認孩子瀏覽的網站、影片是合乎他的年齡的。如果孩子喜歡玩電腦中的小遊戲,也可以選擇下載安裝能幫助孩子練習專注力、觀察力的遊戲,引導孩子在遊戲中可以兼顧能力訓練。

在使用時間上可以跟孩子約定一次使用是30分鐘,每天只能使用一次。假日的時候可以考慮有較多的彈性,增加次數或加長使用時間之類的選擇,或者孩子表現良好的時候可以多玩十分鐘當鼓勵,表現差的時候減少或取消使用的機會當作「提醒」,都是可以參考的「管理方式」。

 

「管理」的重點在於:跟孩子一起討論上網、使用手機電腦的相關規定,達成共識之後就開始執行,並且爸媽必須堅定的要求孩子遵守這些規則,不會因為孩子哭鬧、哀求而改變,才是真正的「有效管理」。

 

孩子需要多樣的生活體驗,打開興趣和視野

孩子通常對於新鮮有趣的活動都會很有興趣,參與的意願都比較高,但是如果孩子小小年紀卻喜歡抓著手機不放或是只想坐在電視電腦前面,對其他事物毫無興趣,這多半是「後來」才演變成如此的。孩子在發育階段時,身體的各項器官、能力都需要足夠的「刺激」來幫助發展。如果孩子的生活太單調、缺少刺激,自然就容易把手機、電視電腦當作是唯一的娛樂、刺激來源,然後就黏著不放手了。

 

因此,建議爸爸媽媽盡量能在空閒時間,帶著孩子嘗試多種活動:旅遊、爬山、游泳、玩水、玩沙、接觸動物,或者參加一些靜態課程:黏土、繪畫、音樂、積木,讓孩子有多一點的生活經驗,也有多一點與人接觸、互動的機會,讓孩子的身體感官有「工作」的機會,孩子就不會一直想黏在手機電腦前面了。

建立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的成就感,感受真實的人生

此外,在現實生活中,建立孩子的成就感也很重要。當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成就感來源的時候(成績不好、沒有興趣、沒有能被稱讚的事情),就會想在網路遊戲的虛擬世界中尋找成就感–孩子會覺得自己在線上遊戲中能得分、過關,被網友稱讚,獲得成就感,就更想要停留在這樣的虛擬世界裡。

 

在現實生活中建立孩子成就感最簡單的一個作法就是「看見孩子的優點」–孩子是個細心體貼的人,會幫忙老師整理簿本。孩子是個善良的人,願意在同學有難時,問候或者提供協助。如果家長能夠看見這些特質,好好的鼓勵稱讚孩子,孩子會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人」,就是最簡單的建立成就感的方式了。

 

更進一步協助孩子建立成就感,可以從孩子的課業或興趣著手,陪伴孩子擬定計畫(目標、時間表、進度),然後執行,最後達成目標,讓孩子感受到「按部就班的做,持續練習,我也能做到」。在現實世界的成就感能夠讓孩子更樂於投入時間、精力在自己的課業或興趣上。

小一點的孩子(例如學齡前),「協助家事」就是最好的建立成就感的方法了。因為年齡小,能獨立完成的事情有限,所以「家事」是最適合學齡前孩子的練習了!每天固定負責擦桌子、掃地拖地、整理自己的書包、澆花、把髒衣服都丟進洗衣機,可以依照孩子的年齡、身體能力,給孩子適合的工作。做不好、做得慢都很正常,「動機」、「意願」最重要!當孩子完成自己負責的工作,好好稱讚、感謝他,就能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孩子的成就感了!

 

父母以身作則,營造「自律」的家庭文化

成人因為有足夠的能力「自律」,所以比較不會有過度使用的狀況,或者過度使用了也比較容易提醒自己再調整回來。但是「自律」的能力要在小學中高年級之後才會發展出來,在這之前,孩子的「他律期」必須仰賴成人的管理,才能逐漸形成孩子自律的概念,更需要成人的「示範」,來形塑自律的「樣貌」。

 

意思就是說:爸爸媽媽在使用手機電腦、上網追劇、遊戲的時候,還是必須自我管理,避免超時、耽誤工作、家事等等,因為「身教重於言教」,當我們要求孩子不能因為上網而忘記寫作業的時候,自己也要能夠先做到,孩子才會願意遵守家中上網、使用手機電腦的規定。

 

而當親子雙方能夠共同遵守家中使用手機電腦的規定,逐漸就可以形成一種家庭文化:用餐時間不使用手機,保留能與家人互動、聯繫感情的時間。家庭成員都能對自己的工作、課業負責,共同分擔家事,不會因為上網玩遊戲追劇而忘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這些概念成為家庭成員彼此的共識,在使用手機電腦上網時能夠自律,這便是一種正向的「家庭文化」。

網路、手機、電視電腦,提升了我們生活的便利性,也能隨時提供紓解壓力的娛樂,但是這些都只是「工具」。真實的工作、生活、人際關係,還是我們必須掌握的重心。如果能從孩子小的時候就給予適當的管理、引導,讓孩子對網路、3C產品建立正向的使用習慣,這些「工具」才能真正為我們的家庭生活、親子關係帶來正向的幫助,而不是引爆親子衝突的爭端。

 

10月13日星期四上午10點

「爸媽,您真的瞭解我嗎?」系列課程主題:

「每天找藉口不想上學?」

歡迎大家踴躍參加!

線上課程連結:https://bit.ly/3QYM4DV

 

 

在podcast也可以聽到「夫人人生」喔!

每週的新文章也都會錄製成podcast節目

更多經驗分享、更多細節

打開夫人人生podcast、打開耳朵

就能輕鬆收聽

收聽連結:https://open.firstory.me/user/furenlife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夫人人生

夫人本來是位高職老師,但教職工作將近二十年下來,感覺眼前的校園生活在課業之外,對青少年的身心靈能給予的正向影響和協助越發短少。
加上自己兩個孩子接連到來,發現在面對小小孩的管教上施力反而較能看見成效,真心覺得想把這些幼兒的管教照顧心得分享給更多家長,幫助孩子成為一個個身、心、靈健全的「人」,進而增加家庭功能,讓「家」成為穩定社會的力量,因此毅然決定放棄教職,全心投入育兒推廣工作。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