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齡談教養 » 人生的路跑得慢又如何?孩子的才能與天分就隱藏在「想嘗試看看」

人生的路跑得慢又如何?孩子的才能與天分就隱藏在「想嘗試看看」

教養
▲圖片來源:小捨得 劇照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岡崎大輔

「究竟是要拖到何時啊!還不快點做完!」、「不是往那裡!是這裡!」。讀者們是否曾對我行我素講不聽的孩子感到煩躁呢?

沉迷於某件事時,就會對其他聲音充耳不聞。來到沒去過的地方時,總是一個勁地往前衝然後迷路。沒辦法乖乖坐在椅子上念書。總是無法完成被交代的事物。沒錯,就是在說我。不管在哪裡都會被大人教訓:你給我安分點。

做好應做到的事、靜下心來學習是很重要的。現代社會尤其講究工作效率。因此,大人也在無形中傾向排除無謂的事物,追求「更快、更多」成為基本生活模式。

嚴禁順道亂逛。無論如何都得想辦法找到捷徑。這樣的社會對我而言,實在太有壓迫感,非常痛苦。這樣的狀態連大人都覺得艱辛,硬要把同一套做法加諸在孩子身上,真的妥當嗎。孩子也會因此身心俱疲,整個人被掏空。

真的有必要跑很快嗎?

我不這麼認為。跑得快固然是很寶貴的能力,但能從跑步這件事中找出樂趣的洞察力也很寶貴。找到捷徑誠然重要,得知世上有各式各樣的路徑也很重要。重要的事並非僅有一項。人生就是一趟旅程,但願孩子們能體驗各種道路的風景,盡情享受人生。畢竟兒童的人生才剛開始而已。

此外,沿途順道逛逛對於培養孩子堅持到底的毅力也十分有效。

受到「想嘗試看看」、「感覺很有趣」的好奇心驅使,從既定的路線往外跨出一步。翻開磚頭看看背面長怎樣、前往平時不常去的公園遊玩、初次造訪打擊場等等。

教養

▲圖片來源:小捨得 劇照

或許大人們會覺得「是要浪費多少時間在這些無謂的事物上啊」。然而,走出固定的生活範圍,往往能帶來新發現。「這個地方居然有很多潮蟲耶」、「盪鞦韆好好玩」、「棒球可能挺有趣的」或許會讓孩子因而找到喜歡或擅長的事物,也可能因此結交到新朋友。

像這樣,受到「想做做看」的念頭驅使的經驗,會成為孩子生活的原動力。忘了時間經過,只是全心全意地投入。做這件事不是為了獲得稱讚,而是自己想做。這種從內心深處所湧現的熱情,能鍛鍊出不輕言放棄的毅力,培養出往前跨出一步的勇氣。

「得加快速度才行」、「必須照著計畫走」、「非得完美不可」。父母親奉行這樣的主義時,會奪走孩子的好奇心,限縮其未來的可能性。看到孩子無法照著規劃走時,就會煩躁動肝火,因而陷入惡性循環。

擬定日常行程時請記得在時間上與心靈上保有餘裕,允許孩子沿途順道逛一逛。不妨礙、不焦慮、不求結果,這三項原則就是培養孩子好奇心的關鍵。話雖如此,父母親也有自己的行程、生活與人生。若凡事都以孩子為中心思考時,生活難免大亂。例如帶孩子去公園讓他們玩到盡興,就會來不及做晚餐。父母親會先被搞得焦頭爛額。

因此,若接下來有行程時,請在出門前先跟孩子約定「今天只能在公園玩一小時喔」等等。在尊重孩子情緒的同時,父母親亦不忍耐壓抑自身的情緒,做到理性溝通是很重要的。當某一方必須犧牲時,彼此的關係就會走向破裂。因此,父母親無須刻意隱忍,記得尊重自己也尊重孩子。

「順路、岔路、繞遠路,通通都是路。」這是人氣動漫「Smile光之美少女!」主角所說的名言。孩子的才能與天分就隱藏在「想嘗試看看」的好奇心裡。偶爾走錯路也樂見其成,還請帶著笑容溫柔地予以守護。

好奇心,天份,教養

▲透過正向教養,讓「容易放棄的孩子」變成「堅持到底的孩子」

推薦閱讀
爸媽錯誤的誇獎方式,是在否定孩子的價值
「我全都是為了你好」說話之前先停一下!這句話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嗎?

台灣東販】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透過正向教養,讓「容易放棄的孩子」變成「堅持到底的孩子」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東販出版社

台灣東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0年,是台灣第1家獲許投資的國外出版公司。本公司翻譯各類日本書籍,並且加以發行。近年來,致力於原創作品的開發,積極拓展商品的類別,期望朝全面化、多元化、專業化之目標邁進以滿足讀者。
由中華動漫出版同業協進會主、協辦漫畫博覽會暨台北國際動漫節之中「日本館」皆由台灣東販主辦,負責對日招商、攤位安排、活動規劃等事項,台灣東販跨出出版範疇,讓公司經營有更多的面貌。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