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六大天賦覺察技巧,幫助孩子自信發展

六大天賦覺察技巧,幫助孩子自信發展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CICI

華人社會的父母們,總希望孩子有扎實的學術知識,最好有一技之長之外,同時還要有信手拈來,就能斐然成章的文采,他們深信這樣的孩子在長大成人後,就能享有高雅的生活。

天賦,覺察,自信,自我價值,發展

Photo by rawpixel.com on Pexels.com

教養在數十年告一段落後,事實證明也的確如此,這些孩子在長大成人後,絕大多數都能有不錯的發展,接著社會便發展出了一種「希望小孩贏在學業起跑點」的教養現象,而且情況幾乎是一年比一年激烈。

我在《孩子如何成功:讓孩子受益一生得新教養方式》一書中,讀到一段十分值得反思的內容,書中提到,200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James Heckman,他在獲得獎項過後,反而將影響力投入在心理學、教育等領域,他提出了這麼一個看法:

「過去數十年來,關於兒童發展的傳統觀念走錯了路,我們在孩童身上一直關注的其實是錯誤的技能,我們也一直使用錯誤的方式培養、傳授這些技能。」

在教育環境、文化、藝術、資訊取得越漸普及的時代發展下,我身邊開始接觸到的新一代父母,他們大約是在1970-1980年後期出生,對於 James Heckman 所提出的看法,多數會有深刻的體會與思考,能有這麼大的教養思想改變,除了歸功於市面上有關教養、品格的書籍琳瑯滿目,也有許多不同以往教育理念的幼稚園,課程與活動的推陳出新,以至近幾年來的父母們在教養上更加關注在孩子適性發展,讓孩子玩出自信,看見自己的天賦。

推薦閱讀:百種教養哪種正確?找到最適合親子關係的平衡點

天賦,覺察,自信,自我價值,發展

Photo by Agung Pandit Wiguna on Pexels.com

找回自己天賦又兜回來的人生故事

這樣的新聞,你是否熟悉?「三、四十歲的科技業精英,突然轉換人生跑道,做另一件全新領域的事業投入。」在台灣這類的新聞,相信你一定不陌生,其實這大多是找回自己天賦又兜回來的結果。

我再分享一個故事,有個年輕人他學醫出生,好不容易得到了婦產科專業領域的證書,但從那一天起,他就再也沒有做過醫生,而是選擇了當作家。於是他開始了創作之路,寫了一本小說,市場反應還可以,但仍不能就此養活自己。於是他開始分析自己的天賦,如何先維持自己的生活。他發現當時戲劇很受歡迎,編劇是個出路,他就投身絕大多數作家都不願也不屑一顧的編劇行業。

幾年後,他成為了當時首屈一指的戲劇文學寫作的作家,也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在寫了近30個劇本後,他宣布以後不再寫劇本,轉而寫小說。在他的名氣之下,要出版小說當然有很多出版商願意合做,但他只寫自己喜歡的題材,甚至不准出版社改任何一字,之後他就一直保持旺盛的創作能力,寫作了一生。

天賦,覺察,自信,自我價值,發展

或許你讀到一半就猜到了,他就是被譽為全世界最會寫故事的英國著名小說家、劇作家William Somerset Maugham. 他的經歷故事,真的可以好好和所有大人、孩子分享,一直以來我們的教育不斷的強調競爭力,讓孩子放棄了自己的天賦,去學習看似高尚或者有用的能力;又或者極端的讓孩子投入自己兒時的願望,學琴學舞樣樣來,何不考慮如何在孩子在發展天賦的同時,讓他帶著天賦自信發展屬於自己的人生。

推薦閱讀:培養孩子選擇的能力,讓他們勇敢面對未來的世界

幫助孩子梳理天賦

至於身為父母的我們,在孩子還沒找到天賦之前,我們可以幫助他們好好梳理自己的天賦。那麼該如何和孩子聊甚麼是天賦呢?接下來我要和你分享底下6個辨別天賦方式:

1.做起來很開心
2.有些入迷,甚至癡迷
3.自己做就開心,不依靠別人的評價
4.不去做時,會很難受
5.從模仿到創作,有主動去做的慾望
6.內心感覺到,不是父母或老師前表露出來的才能

6個天賦察覺技巧:

天賦,覺察,自信,自我價值,發展

6點天賦察覺思考誤區:

天賦,覺察,自信,自我價值,發展

有關於孩子的天賦發展與自我價值,分享就到這了。但願我們和孩子,都可以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種人,享受自己生命的美好。

CiCi哲學教養實驗家】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6個天賦察覺技巧】幫助孩子在發展天賦的同時,帶著自信發展屬於自己的人生

執行編輯:Circle
核稿編輯:Reese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CiCi哲學教養實驗家

不專業哲學家,活出哲學樣子的妻子媽咪CiCi,是一位對兒童哲學有著極大熱忱的實踐者,擅長正念教養、兒童哲學。用親切的文字,回歸與爬梳內在經驗,每個孩子成長的背後都有故事,願我的分享能提供各位父母在育兒路上一些啟發與共鳴。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